热点题材☆ ◇688612 威迈斯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充电桩、高压快充、飞行汽车、低空经济
风格:融资融券、回购计划、两年新股、破发行价、专项贷款
指数:科创100
【2.主题投资】
──────┬──────┬────────────────────────────
2024-07-10│低空经济 │关联度:☆☆☆
──────┴──────┴────────────────────────────
公司的车载电源产品可以应用于飞行汽车中。
──────┬──────┬────────────────────────────
2024-06-07│飞行汽车 │关联度:☆☆☆
──────┴──────┴────────────────────────────
公司的车载电源产品可以应用于飞行汽车中。
──────┬──────┬────────────────────────────
2023-10-17│高压快充 │关联度:☆☆☆
──────┴──────┴────────────────────────────
公司800V车载集成电源产品已获得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客户定点。
──────┬──────┬────────────────────────────
2023-07-27│充电桩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液冷充电桩模块等
──────┬──────┬────────────────────────────
2024-06-18│华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客户涵盖了某头部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合众新能源、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整车厂
;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
以及Stellantis集团、雷诺、阿斯顿马丁、法拉利等海外知名车企,且华为也为公司客户之一
──────┬──────┬────────────────────────────
2023-12-22│无线充电 │关联度:☆☆☆
──────┴──────┴────────────────────────────
公司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已经获得多个主机厂的项目定点并已达到可量产状态。
──────┬──────┬────────────────────────────
2023-11-28│长安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国内客户涵盖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合众新能源、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整车厂;上
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
──────┬──────┬────────────────────────────
2023-08-10│理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国内客户涵盖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合众新能源、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整车厂
──────┬──────┬────────────────────────────
2023-08-10│吉利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国内客户涵盖了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
──────┬──────┬────────────────────────────
2023-07-28│小鹏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公司已成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合众新能
源、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以及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的核
心供应商,与之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3-28│破发行价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公司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跌幅为:-42.92%
──────┬──────┬────────────────────────────
2025-03-03│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10000万元(287.85万股),回购期:2024-10-10至2025-10-09
──────┬──────┬────────────────────────────
2024-10-20│专项贷款 │关联度:☆☆☆
──────┴──────┴────────────────────────────
公司已获不超过1亿元股票专向贷款
──────┬──────┬────────────────────────────
2024-07-26│两年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3-07-26上市,发行价:47.29元
【3.事件驱动】
──────┬───────────────────────────────────
2025-03-18│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充电407公里
──────┴───────────────────────────────────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可实现最高充电电压1000V,最大充电电流1000A,最高充电
倍率10C,最大充电功率1MW,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实现1秒2公里,5分钟充电407公里。
──────┬───────────────────────────────────
2023-09-22│全球首个超快充电池专业工厂将投产
──────┴───────────────────────────────────
南沙独角兽企业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日前透露,全球首个超快充电池专业工厂将在南沙投
产。巨湾技研总裁在会上表示这个工厂预计下个月就会投产。当前,巨湾技研自主研发的XFC极
速充电动力电池,最大充电功率达480kW,0—80%充电时间最快7.5分钟,增加超400公里续航,
充电速度是现有普通电池的6倍,现已搭载在埃安车型,并以“充电5分钟,续航207公里”的成
绩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颁发的“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认证,真正实现了“让充电像
加油一样快”。券商表示,随着以比亚迪、小鹏、理想为代表的整车企业,以及宁德时代为代表
的电池厂持续发布快充车型/电池产品,电动车快充进入大规模推广的拐点已至。
──────┬───────────────────────────────────
2023-07-28│大众计划向小鹏投资7亿美元
──────┴───────────────────────────────────
大众汽车计划向小鹏汽车投资7亿美元,并与小鹏合作开发基于大众MEB平台的两款车型,新
车型将搭载小鹏XPILOT软件,于2026年上市。交易完成后大众将持有小鹏约4.99%的股权。业内
认为,此次合作是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双赢。大众汽车此前已经在电动化方面进行了数百亿欧
元的投资,受限于智能座舱和高阶智驾的能力,大众汽车在华电动车业务销量表现不及预期,与
小鹏汽车的合作能够弥补大众汽车的能力短板。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车企中高
阶辅助驾驶能力的“天花板”。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一直以开发和量产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为方
向。截至今年7月初,小鹏汽车高速NGP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160万公里,用户渗透率达到84.32%。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 │,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供应商。 │
├──────┼─────────────────────────────────┤
│产品业务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域产品的研发、生产│
│ │、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车载电源的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 │
│ │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电驱系统的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电动汽车通信│
│ │控制器以及液冷充电桩模块等。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适度备货”的采购模式。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原│
│ │材料库存等情况,制定原辅材料的采购计划。公司采购部门会根据市场整体│
│ │供需情况、价格变动情况以及供应商的交货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生│
│ │产计划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建立适当的安全库存。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模式进行生产安排。生产管理部门│
│ │主要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同时会根据销售计划以及市场│
│ │需求预测进行适量的备货。 │
│ │3.销售模式 │
│ │公司产品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内外知│
│ │名整车厂商。 │
│ │(1)订单获取方式 │
│ │公司主要通过同步开发的方式获取订单,即公司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厂新开发│
│ │的车型项目协同开发配套的车载电源、电驱系统等相关产品,通过客户的测│
│ │试认证之后开始批量生产并销售,即在量产销售前需要通过客户的同步开发│
│ │的产品认证。 │
│ │(2)订单的主要结算方式 │
│ │在直销模式下,公司与整车厂商客户主要存在两种结算方式,包括寄售方式│
│ │和非寄售方式。其中,在寄售方式下,公司根据客户要求将货物运送至其指│
│ │定的VMI仓,并按月根据客户从VMI仓领用的产品情况与客户核对确认销售数│
│ │量及结算金额,核对无误后确认销售收入;在非寄售方式下,公司按月根据│
│ │产品的到货签收情况与客户核对确认销售数量及结算金额,核对无误后确认│
│ │销售收入。 │
│ │4.研发模式 │
│ │鉴于公司车载电源、电驱系统产品系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众多整车厂商、众│
│ │多新开发车型的应用,具有需求定制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公司建立了以客户│
│ │定制化需求为导向和以技术平台为基础相结合的研发模式。 │
│ │(1)以客户定制化需求为导向的同步开发模式 │
│ │公司的产品研发主要采用以客户定制化需求为导向的同步开发模式。公司研│
│ │发活动主要是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下游整车厂商新开发的具体车型项目的定│
│ │制化需求,同步开发配套的车载电源和电驱系统等相关产品,通过客户的测│
│ │试认证之后完成研发活动。同时,公司结合新能源汽车动力域产品发展趋势│
│ │及市场需求情况,与下游整车厂商保持紧密的技术交流,把握新能源汽车发│
│ │展趋势、技术动态以及客户潜在需求,进行前瞻性研发,储备创新性的技术│
│ │和产品平台。 │
│ │(2)以技术平台为基础的产品开发模式 │
│ │公司围绕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在硬件开发、软件开发、│
│ │系统设计、测试验证、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构建了系统性的电力电子│
│ │产品共性技术体系和扎实丰富的技术平台,并积累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 │的核心技术,支持满足目标产品的快速开发、量产,可高效满足众多客户、│
│ │众多车型的多样化同步开发需求。 │
├──────┼─────────────────────────────────┤
│行业地位 │连续两年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 │
├──────┼─────────────────────────────────┤
│核心竞争力 │1.研发创新优势 │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有CNAS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
│ │与电力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产│
│ │业化工程实验室以及深圳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参与起草多个电动汽│
│ │车有关国家标准。自设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经过多年的投入与│
│ │积累,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 │
│ │2.技术积累优势 │
│ │经过十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围绕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汽│
│ │车领域的应用,在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设计、测试验证、产品结构和│
│ │生产工艺等方面构建了系统性的电力电子产品共性技术体系和扎实丰富的技│
│ │术平台,并积累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满足产品的性能│
│ │和可靠性要求的目标产品的快速开发、量产,可快速、高效满足众多客户、│
│ │众多新开发车型的多样化、定制化同步开发需求。 │
│ │3.生产制造优势 │
│ │经过十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和工艺研发创新,公司在自动化生产、产能规模│
│ │以及质量管控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生产制造优势。 │
│ │4.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在车载电源行业深耕多年,致力于建立多元化、分散化的客户群体,以│
│ │分散经营风险。 │
│ │公司凭借研发创新、技术积累、生产制造以及产品品质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 │积累了大量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整车厂客户资源。 │
│ │5.管理团队优势 │
│ │公司致力于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域产│
│ │品供应商,创始人暨主要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动力域产品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 │的相关行业经验,能够对市场变化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判断,并在把握│
│ │行业和公司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和经营规划。 │
├──────┼─────────────────────────────────┤
│经营指标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52266.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09%;实现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39.54万元,同比增长70.47%;实现归属│
│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791.13万元,同比增长77│
│ │.67%。 │
├──────┼─────────────────────────────────┤
│竞争对手 │欣锐科技(SZ.300745)、英搏尔(SZ.300681)、汇川技术(SZ.300124) │
│ │、精进电动(SH.688280)、富特科技、法雷奥、科世达(KOSTAL)、台达 │
│ │电子(TW.2308)、弗迪动力、新美亚(SANM.O)。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
│营权 │2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8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授权专利408项│
│ │(其中境内发明专利56项、境外发明专利21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1│
│ │2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在车载电源行业深耕多年,取得了领先的市场份额,积累了大量具有战│
│ │略合作关系的整车厂客户资源。根据NETimes数据,2023年,公司在中国乘 │
│ │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8.8%,排名第二。2023年,公司在第三 │
│ │方供货市场出货量市场份额约为32.38%,排名第一。公司目前的客户涵盖了│
│ │某头部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合众新能源、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整车厂│
│ │;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东风日产、│
│ │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以及海外知名车企Stellantis集团、雷诺、阿斯顿马丁│
│ │、法拉利等,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向境外知名品牌整车厂商出口的境内厂商之│
│ │一。 │
├──────┼─────────────────────────────────┤
│消费群体 │某头部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合众新能源、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整车厂│
│ │;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众多知名车企;东风日产、│
│ │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以及海外知名车企Stellantis集团、雷诺、阿斯顿马丁│
│ │、法拉利等 │
├──────┼─────────────────────────────────┤
│消费市场 │其他业务、境内、境外 │
├──────┼─────────────────────────────────┤
│增持减持 │威迈斯2024年8月2日公告,公司股东辰途六号计划未来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
│ │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506.5388万股│
│ │,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2%。广州广祺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92.│
│ │53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65%。蔡友良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 │
│ │超过631.43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5%。胡锦桥计划减持公司│
│ │股份不超过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024%。截至公告日,辰途│
│ │六号持有公司股份506.53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2%;广州广祺持有│
│ │公司股份692.53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65%;蔡友良持有公司股份2│
│ │269.94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39%;胡锦桥持有公司股份2107.6003│
│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01%。 │
│ │威迈斯2024年12月9日公告,公司股东新余同晟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 │
│ │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减│
│ │持数量不超过841.91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截至公告日,│
│ │新余同晟持有公司股份2099.68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99%。 │
├──────┼─────────────────────────────────┤
│行业竞争格局│1)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
│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
│ │展的两个突出问题,“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目标│
│ │之一,其主要思路是在供能端、用能端以电能替代热能和机械能。新能源汽│
│ │车是用能端电能替代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
│ │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
│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经过多年的布局和发展,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有│
│ │力支持下,我国汽车整车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
│ │的弯道超车,改变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长期落后于外资品牌的现状。在国│
│ │务院2012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立 │
│ │的“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
│ │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方针指引下,相关产业支│
│ │持和补贴政策支持下,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
│ │得了巨大成就。 │
├──────┼─────────────────────────────────┤
│行业发展趋势│2024年,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三大发展趋势,根据│
│ │中国汽车产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预测报告》,2024年,│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5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新车型的迭代周期缩短、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
│ │,整车厂的产品创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能力面临挑战,整车厂的竞争格│
│ │局可能会面临结构化调整;众多整车厂加速推进全球化发展,探索新的增长│
│ │空间。以上变化将给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更多机遇。 │
│ │在集成化方面,车载电源、电驱系统产品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新│
│ │能源汽车小尺寸、轻量化、降成本的重要载体。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向集成化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行业中车载│
│ │电源、电驱系统已形成各自的集成产品,并实现了规模化的量产销售。 │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汽车整车厂│
│ │的出口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国内生产+贸易出口模式、贸易+本地│
│ │化建厂模式、股权合作+海外渠道模式、国内生产+海外品牌模式等多元模式│
│ │,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带来国际化业务拓展机遇。中国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正│
│ │在形成伴随式联合出海效应,以实现双赢,零部件企业助力整车企业在海外│
│ │快速实现本土化供应链搭建的同时,借助来自整车企业的订单在初期形成规│
│ │模,助推零部件产品在当地形成口碑与成本优势。 │
├──────┼─────────────────────────────────┤
│行业政策法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
│ │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
│ │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道路,围绕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丰富产│
│ │品线,打造产品技术、质量和成本的领先优势,致力于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
│ │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域产品供应商。 │
│ │公司未来规划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 │一是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巩固技术优势。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 │强化研发创新能力,提高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域的核心竞争力,积极跟进│
│ │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及时响应客户的定制化、多样化需求。 │
│ │二是积极进行产品拓展,丰富产品布局。未来,公司将持续进行产品拓展,│
│ │丰富产品布局,在车载电源产品拓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驱动系统的集成化│
│ │产品、集成“电源+电驱”的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EVCC以及液冷充电桩模 │
│ │块等产品的研发。 │
│ │三是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未来,公│
│ │司在巩固并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将继续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
│ │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拓展更多海外客户。 │
│ │四是积极进行自动化产线扩充,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未来,公司将通│
│ │过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逐步扩大自动化产线,建立全自动智│
│ │能立体仓库。通过在长三角区域进行产能扩充的同时,公司努力打造数字化│
│ │、智能化工厂与园区,在改善公司产能的区域布局的同时,利用全自动化组│
│ │装技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快速扩产能力,强化公司│
│ │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就近供货和成本控制的能力,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 │五是持续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公司将进一步完善│
│ │培训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以及合理、有效│
│ │的薪酬体系和激励计划;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强│
│ │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合理搭建人才专业结构,满足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
│ │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动力。 │
├──────┼─────────────────────────────────┤
│公司日常经营│(一)聚焦主业,主营业务稳步发展,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
│ │2023年,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新产品,随着公司技术水平的不│
│ │断提高以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稳│
│ │步增长。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2266.30万元,同比增长44.09%;实现归属 │
│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239.54万元,同比增长70.47%;实现归属于母公│
│ │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791.13万元,同比增长77.67%。 │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23078.56万元,同比增长78.17%;归属于母公司的 │
│ │所有者权益337847.82万元,同比增长227.52%。 │
│ │(二)技术研发力度持续加大,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
│ │2023年,公司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道路,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及市│
│ │场发展趋势开展研发活动,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26898.03万元,同比增长40.53%。报告期│
│ │内,公司新增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新增软 │
│ │件著作权18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授权专利408项(其中境内 │
│ │发明专利56项、境外发明专利21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12项;截至2│
│ │023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69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0.54%,其中本科│
│ │及以上学历人员533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77.25%,高质量的人才团队为 │
│ │公司研发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
│ │(三)推动精益生产变革,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成本结构 │
│ │公司不断加强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提升自动化生产能力。通过│
│ │引进高度自动化生产设备,公司利用车载电源全自动化组装技术,缩短生产│
│ │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快速扩产能力;同时,通过自动化生产采用│
│ │各种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进给、调整、检测系统或部件,可以保证产品装│
│ │配生产的高精度,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
│ │目前,公司通过深圳宝龙生产基地的建设已经形成自动化生产能力;公司芜│
│ │湖花津工厂已于2023年7月投产,目前已基本达产。芜湖花津工厂为按照工 │
│ │业4.0标准投资和建设的现代化数字工厂,规划配置多条生产线及全自动智 │
│ │能立体仓库,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强化自动化生产优势,面对快速增长的下游│
│ │客户需求,在交货及时性、产品品质稳定性等方面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公│
│ │司车载电源自动化产线投产规模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经验的积累,产能规模优│
│ │势进一步凸显,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成本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
├──────┼─────────────────────────────────┤
│公司经营计划│1.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
│ │公司将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 │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方向为指引,基于公司的发展战略,以现│
│ │有核心技术体系为基础,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重点升级技术中心,更新│
│ │研发设备、引进研发人才,加大行业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公司现有产│
│ │品和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及应用能力,保持优势产品的领先地位并加大新产│
│ │品的开发力度。 │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将继续加大投资研发相关制造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巩固优势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公司将持│
│ │续对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液冷充电桩模块及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等新能源汽│
│ │车动力域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丰富公司的核心技术及产品体系,持续│
│ │加码技术创新。 │
│ │在公司主要产品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方面,公司将持续结合专利磁集成技术、│
│ │专利立体散热技术、多板叠层及立体安装工艺设计等多项技术,在多功能、│
│ │多电压平台、性能指标、体积大小、高功率密度等方面持续自主研发设计,│
│ │保持公司产品在技术上的市场领先地位。 │
│ │基于公司现有技术积累与研发优势,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业务版图领域中,│
│ │如液冷充电桩模块方面,公司已取得了极氪汽车、某头部造车新势力等知名│
│ │整车厂的定点;在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细分领域中,目前公司是业内最早投│
│ │入新能源乘用车配套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研发和生产及销售的厂家之一,│
│ │公司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已经获得多个主机厂的项目定点并已达到可量│
│ │产状态。 │
│ │2.加快募投项目建设,实现产能跨越式发展 │
│ │公司将紧紧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充分利用现有各方资源,持续提升公司产│
│ │能与技术,以满足海内外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在公司在募投项目建设方面│
│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募集资金投入募投项目“新能源│
│ │汽车电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工厂芜湖花津工厂已于2023年7月 │
│ │开始投产,目前已基本达产。工厂是按照工业4.0标准投资和建设的现代化 │
│ │数字工厂,规划配置多条生产线及全自动智能立体仓库,生产产品涵盖新能│
│ │源汽车电源、电驱类产品等,为公司后续进一步扩大业务及生产规模,巩固│
│ │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
│ │3.继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持续提升团队实力 │
│ │公司仍将进一步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