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623 双元科技 更新日期:2025-02-2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锂电池、机器视觉
风格:融资融券、回购计划、两年新股、破发行价、专精特新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3-06-08│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双元科技锂电池面密度/厚度检测系统在锂电池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
──────┬──────┬────────────────────────────
2023-06-08│机器视觉 │关联度:☆☆☆☆☆
──────┴──────┴────────────────────────────
公司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薄膜、无纺布/卫材和造纸领域。
──────┬──────┬────────────────────────────
2023-08-22│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建立了在线测控和机器视觉检测两大技术平台,实现为多个行业知名企业提供质量在线
自动化测控和机器视觉检测解决方案,如比亚迪、亿纬锂能等
──────┬──────┬────────────────────────────
2023-07-06│传感器 │关联度:☆☆☆
──────┴──────┴────────────────────────────
公司片材在线测控系统、激光测厚系统两类产品搭载的传感器、检测原理和检测指标不同,
其中,片材在线测控系统可选择使用X射线传感器、β射线传感器、微波水分传感器或红外水分传
感器等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
2023-06-08│首日破发 │关联度:☆☆☆
──────┴──────┴────────────────────────────
公司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跌幅为18.66%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2-21│破发行价 │关联度:☆☆☆☆☆
──────┴──────┴────────────────────────────
截止2025-02-21,公司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跌幅为:-55.31%
──────┬──────┬────────────────────────────
2025-02-06│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5000万元(54.5256万股),回购期:2024-02-23至2025-02-22
──────┬──────┬────────────────────────────
2024-06-08│两年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3-06-08上市,发行价:125.88元
──────┬──────┬────────────────────────────
2023-08-31│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是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及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产品生│
│ │产过程中的面密度/厚度/克重/定量、水分、灰分等工艺参数检测并对生产 │
│ │过程进行高精度闭环控制的在线自动化测控系统,以及适用于表面瑕疵检测│
│ │、内部缺陷检测和尺寸测量的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系统。 │
├──────┼─────────────────────────────────┤
│产品业务 │公司在线自动化测控系统包含片材在线测控系统、激光测厚系统和冷凝水回│
│ │收/集散控制系统三类产品。公司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系统分为WIS视觉检测系│
│ │统、VIS视觉检测系统和X-ray内部缺陷检测系统三大类,可实现的检测功能│
│ │覆盖表面瑕疵检测、内部缺陷检测和尺寸测量系列产品。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依靠所积累的在线测控和机│
│ │器视觉检测两大技术平台,在充分了解客户生产工艺流程和自动化测控需求│
│ │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设备及服务,从中取得收入、获得盈利。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主选择供应商,根据客户订单来制定生产计划、安│
│ │全库存需求,进而确定原材料采购计划。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产品采用“订单驱动为主,标准化部件适当备货”型生产模式。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的经营方式为直销。 │
│ │5、研发模式 │
│ │公司研发中心下设在线测控组、机器视觉组和机械设计组,打造了在线测控│
│ │和机器视觉检测两大技术平台,形成核心技术支撑核心部件和关键软件算法│
│ │,进而支撑各类检测及控制解决方案的研发体系。 │
├──────┼─────────────────────────────────┤
│行业地位 │公司锂电池检测系统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在线自动化测控系统的技术涵盖了核物理、微波技术、嵌入式数据处理│
│ │、电子测量技术等领域,是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公司│
│ │通过不断自主研发,在射线传感器、微波水分传感器、高速数据处理模块、│
│ │闭环控制软件算法等核心部件和软件算法的研发设计上形成多项核心技术成│
│ │果。 │
│ │(2)技术和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可拓展性强 │
│ │公司成立以来,重视研发资源的投入,积累了传感器技术、闭环控制技术、│
│ │高速线扫描相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在线测控│
│ │技术和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两大技术平台。在在线自动化测控系统和机器视觉│
│ │智能检测系统两大核心产品的协同并进下,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从造纸逐渐渗│
│ │透至无纺布及卫材、薄膜、新能源电池、玻纤、印刷和食品等领域,拥有丰│
│ │富的系列产品和多个应用领域的项目经验。凭借公司多个应用行业的技术积│
│ │累和跨领域应用能力,充分了解下游用户需求和用户工艺后,基于两大技术│
│ │平台做产品应用层面的迁移,向更多领域的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和控制拓展。│
│ │(3)具备提供测控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
│ │与传统的纯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商或者纯在线自动化测控系统解决方│
│ │案商有所不同,公司通过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和在线自动化测控系统融合使│
│ │用,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自动化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 │,实现各系统间信息的交汇,还可有效节省客户的沟通成本,减少客户因设│
│ │备故障等待不同供应商提供维修服务产生的停工时间损失,促进自动化生产│
│ │线上不同设备的配合控制,减少客户后期运维服务的支出等。 │
│ │(4)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
│ │公司从事在线测控和机器视觉检测业务十多年,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储│
│ │备和项目管理经验,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项目安装和运维的工程师团队,能│
│ │够有效应对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各项系统按照技术协议和客户要│
│ │求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
│竞争对手 │中控技术、奥普特、深圳大成、凌云光、天准科技、精测电子、矩子科技。│
├──────┼─────────────────────────────────┤
│品牌/专利/经│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拥有50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
│营权 │型专利21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 │
├──────┼─────────────────────────────────┤
│投资逻辑 │公司成为新能源电池、薄膜、无纺布及卫材、造纸等相关行业内一流企业的│
│ │供应商,确立了公司在片材检测领域的领先地位。 │
├──────┼─────────────────────────────────┤
│消费群体 │新能源电池、薄膜、造纸、无纺布及卫材等行业企业。 │
├──────┼─────────────────────────────────┤
│消费市场 │境内-华东、境内-华南、境内-西南、境内-华中、境内-西北、境内-东北、│
│ │境内-其他、境外、其他业务 │
├──────┼─────────────────────────────────┤
│行业竞争格局│(1)过程控制领域 │
│ │美国Honeywell、瑞士ABB、美国赛默飞、美国Mahlo等国外龙头企业在过程 │
│ │控制领域发展较早,在技术水平、品牌知名度、业务规模等方面相较于本土│
│ │企业具备竞争优势,占据以石油、化工等大型复杂项目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主│
│ │要份额。 │
│ │我国过程控制领域企业众多,呈现业务多集中单一或具有类似特征下游应用│
│ │行业,如集中在石油、化工等过程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积累,以公│
│ │司、中控技术等为代表的国内过程控制企业逐步进入各细分应用领域,逐步│
│ │实现对于国外品牌的国产替代。 │
│ │(2)机器视觉领域 │
│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行业的发展,产业链某一环节的企业逐步向全产业链发展│
│ │,比如:奥普特以光源作为突破口,向产业链中游拓展,逐渐成长为机器视│
│ │觉成套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服务于3C电子领域苹果、华为等多家知名企│
│ │业;公司从多个下游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向产业链上游拓展,逐步实│
│ │现对工业线阵相机、光源及恒流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 │
├──────┼─────────────────────────────────┤
│行业发展趋势│(1)过程控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 │①产品形态从单一系统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
│ │传统模式下,工业自动化行业内自动控制系统与自动检测系统相对独立,自│
│ │动检测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提供专业的检测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商专注于│
│ │对各类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和控制。随着全球工业和制造业正向着一体化、数│
│ │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检测、控制设备等均出现更精细化、专业化的│
│ │要求,对自动化的需求上也将从单一系统转向整体解决方案。 │
│ │②行业国产替代趋势日趋明显 │
│ │相较于欧美、日本等国家,我国过程控制产业起步较晚,国外知名厂商占据│
│ │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近年来,我国本土工业自动化品牌快速发展。相较于│
│ │国外企业,本土企业在服务和产品价格上具备明显优势。服务方面,本土企│
│ │业贴近下游用户,对客户的需求和现状有充分了解,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 │,提供全面且有保障的后期服务;价格方面,国内品牌具备成本优势,更加│
│ │适合国内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节奏,满足其低成本自动化改造需求。 │
│ │(2)机器视觉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 │①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推动相机智能化 │
│ │嵌入式系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形成以智能相机为代表的智│
│ │能化机器视觉设备。相比于基于上位机的视觉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将用于│
│ │实现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算法的AI模块集成至工业相机,实现边缘智能,能│
│ │够同时胜任图像采集与数据处理工作。 │
│ │②逐步将上位机的图像处理能力移至图像采集卡或图像处理板卡 │
│ │随着FPGA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等多种底层技术的发展,图像采集卡的预处理│
│ │能力和图像处理板卡处理能力未来将日益强化,大数据量复杂运算的实时处│
│ │理都变为可能,上位机将成为简单的信息交互界面。 │
│ │③深度学习技术逐步融入机器视觉系统 │
│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技术有望与机器视觉系统在工业│
│ │检测领域充分融合,进一步提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检测水平。 │
├──────┼─────────────────────────────────┤
│行业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 │产法(2021年修正)》、《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2011修订)》、《智能│
│ │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十四五”信息化和工│
│ │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关于做好2022年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
│ │的通知》、《“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工业和信息化部│
│ │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自动化过程控制和机器视觉技术领域,经过十多年的│
│ │沉淀发展,在新能源电池、薄膜、无纺布、造纸等多个下游行业形成一系列│
│ │以质量控制为目标的系统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抓住国家传统制造业转型升│
│ │级、智能制造设备行业大发展的机遇,从产品与技术、市场与客户方面、内│
│ │部运营管理、人才引进与培养着手,提升技术水平,扩大下游应用领域和客│
│ │户群体,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进一步增强公司的│
│ │成长性。 │
├──────┼─────────────────────────────────┤
│公司经营计划│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
│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随着研发中心项目的实施,将进一│
│ │步改善公司现有研发相关的软硬件设施标准,吸引和招募高层次的研发人才│
│ │,增强公司研发能力,有利于快速攻克外购的核心部件、开发新产品以解决│
│ │下游领域客户的痛点,增强公司的技术壁垒和降低成本,提升公司产品的竞│
│ │争力。 │
│ │2、积极拓展下游应用终端 │
│ │未来,公司将积极开拓下游应用市场。首先,公司将巩固并进一步发展现有│
│ │下游应用行业市场份额,包括抓住新能源电池、薄膜、无纺布等行业大力发│
│ │展机遇,继续保持和扩大对传统造纸行业自动化市场开发力度等。同时,公│
│ │司尝试进入其他有质量控制需求的行业。 │
│ │3、完善内部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
│ │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组织架构,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等,引入更多优│
│ │秀的管理人才,从而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
│ │4、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 │
│ │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结构,既要引入公司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研发人│
│ │才,也要加强销售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开拓能力和│
│ │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公司将继续完善员工培养教育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员│
│ │工内部技术交流和外部进修,全方面提升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构建和优化│
│ │人才梯队。 │
├──────┼─────────────────────────────────┤
│公司资金需求│智能测控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营销网络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
│ │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
│可能面对风险│一、与公司相关的风险: │
│ │(一)财务与经营风险;(二)技术风险;(三)内控风险 │
│ │二、与行业相关风险: │
│ │(一)新能源电池和光伏行业未来可能周期性投资放缓,以及传统行业增速│
│ │较缓,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无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风险;(二)重要原材料│
│ │供应不足和价格波动风险 │
│ │三、其他风险: │
│ │(一)募投项目实施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风险;(二)发行失败风险 │
├──────┼─────────────────────────────────┤
│股东回报规划│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制定未来三年│
│ │(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司可以采取现金、股票或现金与股票相│
│ │结合的方式分配利润。公司每年以现金形式分配的利润应当不少于当年实现│
│ │的可分配利润的30%。公司在实施以现金方式分配利润的同时,可以以股票 │
│ │方式分配利润。公司在确定以股票方式分配利润的具体金额时,应充分考虑│
│ │以股票方式分配利润后的总股本是否与公司目前的经营规模相适应,并考虑│
│ │对未来债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以确保分配方案符合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 │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