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639 华恒生物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维生素、合成生物
风格:融资融券、即将解禁、定增股
指数:上证380、科创生物、科创100
【2.主题投资】
──────┬──────┬────────────────────────────
2024-09-10│维生素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系列产品(D-泛酸钙、D-泛醇、肌醇)
──────┬──────┬────────────────────────────
2023-12-26│合成生物 │关联度:☆☆☆
──────┴──────┴────────────────────────────
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生物制造方式,主要从事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
、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2024-10-31│定增破发 │关联度:☆☆☆☆☆
──────┴──────┴────────────────────────────
公司2024-10-31公告:公司增发股上市日期为2024-10-28,最近解禁日为2025-04-28,其定
增价为33.140,截止2025-04-03,其最新收盘价为30.520,小于其该股最近的定增价格。
──────┬──────┬────────────────────────────
2022-10-08│添加剂 │关联度:☆☆☆☆☆
──────┴──────┴────────────────────────────
公司丙氨酸系列产品、D-泛酸钙和α-熊果苷广泛应用在食品添加剂领域
──────┬──────┬────────────────────────────
2022-06-09│原料药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产品(L-丙氨酸、DL-丙氨酸、β-丙氨酸)、D-泛酸钙和α-
熊果苷等,可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众多领域
──────┬──────┬────────────────────────────
2021-04-22│转板A股 │关联度:☆☆☆
──────┴──────┴────────────────────────────
华恒生物:【831088:2014-08-22至2018-02-28】于2021-04-22在上交所上市
──────┬──────┬────────────────────────────
2024-10-31│即将解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4-28有股份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8.46%
──────┬──────┬────────────────────────────
2024-10-31│定增股 │关联度:☆☆☆
──────┴──────┴────────────────────────────
公司2024-10-31公告定增方案已实施
【3.事件驱动】
──────┬───────────────────────────────────
2024-05-06│自去年起多地出台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政策
──────┴───────────────────────────────────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为生命科学服务的新研究范式,拥有巨大发展
潜力。自去年起,北京、江苏、上海等地陆续出台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推进生物制
造产业园建设、培育生物制造产业人才等措施,达到加快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等
目的。合成生物学是“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使人类的认知从“格物致知”提升到“建物致知
”据麦肯锡咨询预测,到2030-2040年合成生物每年可产生约1.8-3.6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据BCC咨询预测,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达9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307亿美元,202
1-2026年CAGR预计达26.5%。
──────┬───────────────────────────────────
2023-12-25│合成生物学领域迎来新突破,千亿级别黄金赛道已形成
──────┴───────────────────────────────────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或将彻底改变合成生物学领域。该方法
被称为克隆重编程和组装平铺天然基因组DNA(CReATiNG),为构建合成染色体提供了一种更简单
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可显著推进基因工程,并推动医学、生物技术、生物燃料生产甚至太
空探索领域的进步。研究成果12月2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合成生物学,广义上是指
通过构建生物功能元件、装置和系统,对细胞或生命体进行遗传学设计、改造,使其拥有满足人
类需求的生物功能,甚至创造新的生物系统。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已成
为一条新的黄金赛道。根据CBInsights分析数据,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
预计到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1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8%。其中,中国
作为全球合成生物学的重要市场之一,预计2025年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亿美元。
──────┬───────────────────────────────────
2023-10-25│上海市发布合成生物三年行动方案
──────┴───────────────────────────────────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涌现若干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领
域科研成果、一批领先企业和高端人才,构建基础研发领先、创新转化活跃、产业主体蓬勃发展
和产业生态健全完备的新发展格局。包括新增5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
组建5个以上合成生物功能型平台;培育10个以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引领型企业;
新增3至5家合成生物领域企业上市,培育1至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优势企业等。
──────┬───────────────────────────────────
2022-09-20│农业农村部:豆粕减量替代 去年节约豆粕1100万吨
──────┴───────────────────────────────────
1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提出要把豆粕等饲料粮减量替代
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在全行业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加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加快推
进替代资源开发利用。
据了解,豆粕替代品主要为菜籽粕、棉粕、花生粕等杂粕,这些杂粕中的重要氨基酸含量远低于
豆粕,为保证整体氨基酸平衡,需加入大量饲料氨基酸。
──────┬───────────────────────────────────
2022-05-10│“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呼之欲出,目前市场规模已超10万亿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于5月10日(星期二)上午10:00,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介绍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为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日前出台《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
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总规模将达到42
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此前多地已下发相关文件表示要积极发
展生物经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报告显示,“十三五”末期,我国生物
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值规模近5万亿元,生物及大健康产业主
营业务收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
──────┬───────────────────────────────────
2021-09-27│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取得成功、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该所研
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
为原料,最后通过生物途径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
2021-07-01│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开闸 行业迎来新机遇
──────┴───────────────────────────────────
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2种新增的化妆品原料备案信息,分别是N-乙酰神经氨酸、月桂酰
丙氨酸。N-乙酰神经氨酸,又称为唾液酸(Sialic Acid,简称SA)、燕窝酸,备案人为中科光
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月桂酰丙氨酸备案人为苏州维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化妆品用
原料 月桂酰丙氨酸(征求意见稿)》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这是化妆品行业历史上首次化妆品新原料备案。2款新原料备案信息的公布令化妆品行业兴奋不
已,据悉,这是《化妆品监管条例》颁布后,国家药监局首批公布批准化妆品新原料,其意义不
言而喻。化妆品事关“脸面”,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对原料的要求极为严格。在2009-2019期间
,我国获批的化妆品新原料仅4个。像燕窝酸是可用于食品领域的。备案获批,相关公司有望借
化妆品新规的契机,展开相关产品在化妆品领域的相关应用,开启在化妆品领域的新篇章。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生物制造方式,主要从事生物基产│
│ │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规范》《供应商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科学完善的采购│
│ │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稳定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保证采购物料的充足完备,│
│ │有效提高公司物资管理综合水平,保障原辅料储备和正常生产运营活动,实│
│ │现从供应商选择、价格谈判到质检入库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公司通过外部采│
│ │购的内容主要为原辅料、基建材料、日常备件、仪表设备等,由物资部门、│
│ │生产部门、质量部门联动协同,确保公司采购活动的有序进行。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与“合理库存”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结合公司销│
│ │售计划和库存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生产活动,提高公司的营运效率。公司│
│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上报的销售计划、客户订单和发货计划,编制月度生产│
│ │计划,计算用料需求,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生产活动。 │
│ │3、销售模式 │
│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部门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度体系,目前已制│
│ │定《销售部工作标准化手册》《合同执行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
│ │保流程与制度体系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求。公司销售部门负责客户的接洽维│
│ │系、合同订立、货款结算、货物跟踪等日常销售工作。同时,销售部门还负│
│ │责对公司所处领域市场行情的跟踪研究,广泛搜集市场信息,制定企业品牌│
│ │推广计划,挖掘产品的新用途新方向,引导开拓新兴市场需求。 │
├──────┼─────────────────────────────────┤
│行业地位 │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
├──────┼─────────────────────────────────┤
│核心竞争力 │(1)行业领先的技术和工艺优势 │
│ │公司建成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构建了以可│
│ │再生葡萄糖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L-丙氨酸、L-缬氨酸等产品的微生物细胞工│
│ │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L-缬氨│
│ │酸产品,同时具备较强的生物制造技术工艺升级和迭代能力,在工业菌种创│
│ │制、发酵过程智能控制、高效后提取、产品应用开发环节形成了完备的技术│
│ │领先优势。 │
│ │(2)合成生物学领域产业布局优势 │
│ │公司掌握了与主要产品相关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涵盖菌株构建、发酵控制、│
│ │分离提取、母液产物回收等生物制造的全过程。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技│
│ │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围绕发酵法和酶法两大生产工艺,逐步开始在│
│ │合成生物学领域内的其他产品布局,形成合成生物技术相关的核心技术集群│
│ │。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开发更多种生物基新产品,推动我国│
│ │多个相关产品在生物制造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
│ │(3)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依托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服务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多个境内 │
│ │外优质客户。报告期内,在境外市场,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味之 │
│ │素、伊藤忠、德之馨等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境内市场,公司与多│
│ │家优质化工、制药、功能食品、饲料和养殖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
│ │诺力昂、华海药业、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新希望、娃哈哈、东鹏饮料等│
│ │均与公司建立了长期业务往来。与下游知名客户的稳定合作,使公司能够及│
│ │时了解和把握客户的最新需求,能够掌握行业和产品的前沿技术动态,有针│
│ │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开拓,确保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先│
│ │发优势。 │
│ │(4)效益显著的成本和产业链优势 │
│ │公司厌氧发酵法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的技术突破,使得L-丙氨酸产品成本降│
│ │低约50%,同时生产过程更为绿色环保,满足下游客户对原材料的绿色生态 │
│ │标签要求,促进了其在新型绿色螯合剂MGDA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公司采用自│
│ │产的L-丙氨酸制备DL-丙氨酸,采用自产的β-丙氨酸制备D-泛酸钙,形成了│
│ │自有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优势,生产成本更加低廉,亦获得了显著的成本优│
│ │势,具有良好的协同发展效应。公司正复制上述协同发展效应至其他产品。│
│ │(5)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
│ │不同于传统的以石油基原料为主要材料的传统生产路径,生物制造的主要原│
│ │料为可再生资源,所用的原材料供应充足且容易获取,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技│
│ │术对不可再生石化原料的依赖问题。比如,公司发酵法L-丙氨酸生产工艺稳│
│ │定,技术成熟,发酵过程无二氧化碳排放,与传统工艺相比,发酵法工艺下│
│ │每生产1吨L-丙氨酸可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
│ │的发展理念,环境效益显著。 │
│ │(6)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和成功的产学研创新模式优势 │
│ │公司聚集了一批高水平专业研发和技术创新人员,人才储备充足,高素质的│
│ │研发团队为公司持续跟踪前沿生物技术发展、快速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 │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与中科院天工│
│ │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
│ │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技术咨询、人员培训│
│ │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能力。 │
├──────┼─────────────────────────────────┤
│经营指标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93,826.81万元,同比增长36.63%;实现归│
│ │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906.15万元,同比增长40.32%。 │
├──────┼─────────────────────────────────┤
│竞争对手 │烟台恒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武藏野株式│
│ │会社等。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
│营权 │发明专利42项,新增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作为在合成生物学领域领先的企业之一,已建成工业菌种创制、发酵过 │
│ │程智能控制、高效分离提取和产品应用开发等全产业链的技术领先优势。 │
│ │公司依托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服务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多个境内 │
│ │外优质客户。报告期内,在境外市场,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味之 │
│ │素、伊藤忠、德之馨等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境内市场,公司与多│
│ │家优质化工、制药、功能食品、饲料和养殖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
│ │诺力昂、华海药业、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新希望、娃哈哈、东鹏饮料等│
│ │均与公司建立了长期业务往来。与下游知名客户的稳定合作,使公司能够及│
│ │时了解和把握客户的最新需求,能够掌握行业和产品的前沿技术动态,有针│
│ │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开拓,确保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先│
│ │发优势。 │
├──────┼─────────────────────────────────┤
│消费群体 │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植物营养等众多领域 │
├──────┼─────────────────────────────────┤
│消费市场 │境外、境内 │
├──────┼─────────────────────────────────┤
│项目投资 │投建生物法年产5万吨1,3-丙二醇项目:华恒生物2022年12月8日公告,公司│
│ │控股子公司天津智合的全资子公司赤峰智合拟投资实施生物法年产5万吨1,3│
│ │-丙二醇建设项目,投资金额不超4亿元。1,3-丙二醇作为重要的单体和中间│
│ │体,主要用作合成PTT。受限于国内工业化技术和量产瓶颈,目前我国1,3- │
│ │丙二醇仍主要依赖进口。预计建设期为24个月。 │
│ │华恒生物2024年3月7日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
│ │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不超过70000万元,建设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
│ │酸、色氨酸和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项目建设期预计为24个月。 │
├──────┼─────────────────────────────────┤
│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国内丙氨酸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华恒生物、丰原生化、烟台恒源等。国│
│ │外丙氨酸生产企业主要为武藏野,全球丙氨酸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丰│
│ │原生化主要产品为新材料聚乳酸、氨基酸、有机酸系列产品,可采用微生物│
│ │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烟台恒源主要产品为富马酸、L-天冬氨酸和以此为原│
│ │料采用酶法生产工艺生产的L-丙氨酸。武藏野主要生产纯天然乳酸及其盐、│
│ │酯系列产品,以化学合成法生产工艺生产DL-丙氨酸。公司拥有发酵法和酶 │
│ │法生产丙氨酸系列产品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
│ │规模最大的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
│ │L-缬氨酸生产企业主要包含华恒生物、韩国希杰、梅花生物和宁夏伊品等,│
│ │同时亦存在部分企业涉及小规模生产或正在建设相关生产线的情况。相关企│
│ │业全部采用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产品,具体菌种和工艺不尽相同。L-缬氨酸│
│ │下游主要是饲料养殖企业,近年来由于氨基酸精确配方饲料快速发展,L-缬│
│ │氨酸在饲料里的添加量大幅增长,L-缬氨酸行业迎来较快发展。 │
│ │D-泛酸钙和D-泛醇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亿帆医药、山东新发、华恒生物、山东│
│ │华辰、帝斯曼、巴斯夫等。D-泛酸钙、D-泛醇的核心原材料之一为D-泛解酸│
│ │内酯,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D-泛解酸内酯,公司生物制造│
│ │方法生产D-泛解酸内酯,大幅节省了能源耗用,提升了产品经济性,产品竞│
│ │争力不断增强。肌醇的生产厂家包括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宇威生│
│ │物科技有限公司、邹平陈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部分企业在生产肌醇主要│
│ │采用的生产方式有加压/常压水解法、植酸钠水解法、酶催化法等,公司拥 │
│ │有的生物发酵法生产植酸和肌醇具有十分明显的成本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
│ │力。 │
│ │丁二酸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山东兰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和兴化工有│
│ │限责任公司、山东飞扬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1,3-丙二醇主要生产企业包括│
│ │杜邦泰特利乐生物公司、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清大智兴生物技│
│ │术有限公司等。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根据GII的报告,全球1,3-丙二醇的 │
│ │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6.91亿美元,一方面,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PTT市场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1,3-丙二醇在化妆品、个护、清洁产品领 │
│ │域的也将保持较快的速度。 │
│ │苹果酸主要生产企业有扶桑化学株式会社、三菱化成、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
│ │份有限公司等,从生产方面来看,目前全球苹果酸产量大部分来自于化工合│
│ │成法,但由于当前国家环保政策不断趋严以及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加,其产│
│ │能预计将出现瓶颈,公司采用发酵法制取苹果酸更健康、安全,是苹果酸行│
│ │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具备良好发展前景。从产品应用来看,随着国内消│
│ │费者对于酸味剂的日益了解,目前较多食品饮料中,通过苹果酸和柠檬酸的│
│ │复配使用,模拟天然果实的酸味口感,使味感自然、协调、丰满,使用苹果│
│ │酸复配柠檬酸作为酸味调节剂已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 │
├──────┼─────────────────────────────────┤
│行业发展趋势│合成生物技术的创新变革为生物工业注入新动力,合成生物技术利用可再生│
│ │生物资源为原料,可摆脱石油资源依赖,降低能耗,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废│
│ │水等排放,具有高效、绿色、可持续性。世界经合组织(OECD)预测至2030│
│ │年,将有35%的化学品和其它工业产品来自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在生物经济 │
│ │中的贡献率将达到39%,超过生物农业(36%)和生物医药(25%),且将有2│
│ │5%的有机化学品和20%的化石燃料由生物基化学品取代。 │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
│ │增长引擎”,这是生物制造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合成生物技术快速│
│ │驱动下,生物制造近年来已取得众多优质产业化成果,广泛应用于食品、饲│
│ │料、材料、化工、能源等重要工业制造领域,目前已有氨基酸、维生素、多│
│ │糖、乳酸等多种大宗产品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未来更多高附│
│ │加值产品领域也将实现飞速发展。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生物制造将│
│ │持续引领绿色生产方式,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化,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
│ │效实施。 │
├──────┼─────────────────────────────────┤
│行业政策法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领军企业,以致力成为全球生物制造产业领军者为│
│ │企业愿景。公司坚持通过“两个替代”的发展路径,即“以可再生生物资源│
│ │替代不可再生石化资源”和“以绿色清洁的生物制造工艺替代高能耗高污染│
│ │的石化工艺”,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先进的制造能力为根本”的│
│ │现代生物制造企业目标。 │
│ │公司将继续保持对技术研发创新的持续性投入,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
│ │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技术研发链,充分发挥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功能│
│ │和资源上的不同优势,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
│ │公司正在将生物制造领域的成功生产经验应用到其他产品当中,加速更多优│
│ │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进程,不断丰富产品品种,发挥产品间的产业链价│
│ │值,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的长足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将进一│
│ │步挖掘下游市场领域,开拓下游潜在市场,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升│
│ │公司在生物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 │
│ │总体而言,公司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持续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加大技│
│ │术领先优势,积极开发新的生物基产品,开拓新市场和新应用,推动实现经│
│ │营规模的稳步提升。 │
├──────┼─────────────────────────────────┤
│公司日常经营│(一)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打造高效开放式研发体系 │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
│ │进高端研发人才,完善公司合成生物研发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
│ │技术研发中心。 │
│ │在组织架构和研发体系的构建方面,公司通过优化研究院组织结构和建立高│
│ │效的研发管理体系,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华恒合成│
│ │生物研究院建立了三大核心研发及研发管理中心/平台,分别是系统与合成 │
│ │生物中心、发酵与酶工程中心和知识产权中心。合成生物中心致力于生物代│
│ │谢工程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及底盘生物细胞的构建,以解决复杂生物系统的│
│ │工程化问题;发酵与酶工程中心则专注于发酵过程的优化和酶催化反应的研│
│ │究,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中心负责整合各研发团队的成果│
│ │,确保创新过程的管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也是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的关│
│ │键力量。 │
│ │(二)高质量推进新产品项目建设,扩充公司产品矩阵 │
│ │2023年,公司按计划推进建设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 │
│ │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和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秦皇岛基地│
│ │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建设项目。项目团队以最高的施工质量、最短 │
│ │的建设周期,创造了新的“华恒速度”,2024年,上述项目均可实现连续量│
│ │产。公司产品、技术也将从氨基酸、维生素等扩充到生物基新材料单体,进│
│ │一步打开公司业务增长空间。 │
│ │在“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公司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 │
│ │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的成功实施,符合了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以“生物│
│ │制造”应对“白色污染”的策略,展现了生物制造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潜力│
│ │,成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又一成功范例。此外,│
│ │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助于公司在生物基产品市场中实现自给自足,通过向产业│
│ │链上游扩展,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符合公│
│ │司的长期发展规划,也为整个公司生物基产品的持续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 │13-丙二醇作为PTT等高性能聚酯纤维的重要原料,其市场需求随着纺织行业│
│ │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但13-丙二醇到下游PTT的聚酯纤维产业发展却一直受制│
│ │于国外化工巨头美国杜邦的技术垄断,特别是13-丙二醇的生物法合成,一 │
│ │直未能实现有效的大规模产业应用。公司在生物法13-丙二醇的研发和量产 │
│ │方面取得的成功,不仅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还有效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原材│
│ │料的问题,为国内PDO-PTT产业链的独立自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仅能 │
│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能增强国内纺织化纤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中国乃至│
│ │全球的纺织化纤工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
│ │(三)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服务全球客户能力 │
│ │2023年,公司持续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继续升级原有营销组织体系,进一│
│ │步提升公司整体产品规划和产品能力,优化客户区域销售管理。公司通过细│
│ │化市场分析和销售策略,强化了对客户区域销售管理的掌控,从而能够更有│
│ │效地响应市场变化,实现销售的精准定位和高效执行。同时,为了进一步增│
│ │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公司积极招募具有当地市场经验的海外销售人│
│ │才,满足不同地域市场的特定需求,提升公司对国际市场的洞察力,更好地│
│ │服务国际客户,为全球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
│ │(四)启动卓越制造项目,建设一流生物制造能力 │
│ │2023年,公司启动生产基地卓越制造(HPAM)项目,引入目前世界最先进的│
│ │运营管理系统WCM(WorldClassManufacturing),自项目启动以来,公司特 │
│ │别组建了外部专业咨询机构与内部专家团队,积极整合资源,优化系统,快│
│ │速在公司旗下的四大生产基地全面推广,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华恒卓越智能制│
│ │造体系。 │
├──────┼─────────────────────────────────┤
│公司经营计划│1、产品、技术创新规划 │
│ │公司历来重视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搭建华恒│
│ │生物的产业生态圈,开发出更多技术领先、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生物基产品,│
│ │持续引进先进的生产装备并应用节能高效的生产工艺技术,在成本控制、质│
│ │量控制、环保节能、产能提升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获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
│ │的回报。 │
│ │2、生产与产业化推进规划 │
│ │得益于在合成生物领域的长年深耕,华恒生物将凭借公司成熟的合成生物技│
│ │术研发平台、完善的生物制造核心技术体系和先进的生物制造能力,加快推│
│ │动巴彦淖尔基地“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年产1万吨精制氨│
│ │基酸项目”、赤峰基地“生物法交替年产2.5万吨缬氨酸、精氨酸及年产100│
│ │0吨肌醇建设项目”的共同实施和落地,不断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市 │
│ │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 │3、市场开拓规划 │
│ │2023年,公司项目团队以最高的施工质量、最短的建设周期,创造了新的“│
│ │华恒速度”,高质量完成了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 │
│ │原料生产基地项目和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秦皇岛基地 │
│ │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