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772 珠海冠宇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可转债、锂电池、智能机器、无人机、新能源车、小米概念、消费电子、储能、固态电
池
风格:融资融券、拟减持
指数:上证治理、科创信息、科创100
【2.主题投资】
──────┬──────┬────────────────────────────
2025-01-24│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有供应扫地机器人电池,也有供应工业机器人电池
──────┬──────┬────────────────────────────
2024-07-16│消费电子概念│关联度:☆☆☆
──────┴──────┴────────────────────────────
公司作为全球消费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根据 Techno Systems Research 统计报告,公
司2022 年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有率为 31.09%,全球排名第二
──────┬──────┬────────────────────────────
2024-04-23│无人机 │关联度:☆☆☆
──────┴──────┴────────────────────────────
公司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消费无人机、农业无人机以及工业无人机,在相关领域已有丰富的
经验积累。
──────┬──────┬────────────────────────────
2023-02-09│固态电池 │关联度:☆☆☆
──────┴──────┴────────────────────────────
公司开发了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有效解决了固态电池正极与电解质界面兼容性差的问题
,并运用该固态电解质膜和专用正极材料制备出了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的固态电池样品。
──────┬──────┬────────────────────────────
2022-11-17│含可转债 │关联度:☆☆☆☆
──────┴──────┴────────────────────────────
冠宇转债(118024)于2022-11-17上市
──────┬──────┬────────────────────────────
2022-08-17│小米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已经进入全球主流手机品牌供应链,成为华为、OPPO、小米、摩托罗拉、中兴等全球知
名手机企业的供应商。
──────┬──────┬────────────────────────────
2022-06-08│储能 │关联度:☆☆
──────┴──────┴────────────────────────────
公司拟建设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主要为储能电池。
──────┬──────┬────────────────────────────
2022-06-07│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子公司冠宇动力已被选为智己LS7车型12V锂电池供应商
──────┬──────┬────────────────────────────
2021-12-07│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智能手机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全
球排名第五。
──────┬──────┬────────────────────────────
2025-01-18│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5-01-18公告:定向增发预案已实施,预计募集资金245.00万元。
──────┬──────┬────────────────────────────
2024-12-30│荣耀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已向荣耀等终端客户直接供应PACK产品
──────┬──────┬────────────────────────────
2023-03-04│华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为BOSE、Facebook、Google、华为、小米等供应智能穿戴领域的电池
──────┬──────┬────────────────────────────
2022-10-31│科创板做市商│关联度:☆☆☆
──────┴──────┴────────────────────────────
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批科创板做市商股票
──────┬──────┬────────────────────────────
2025-03-18│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3-18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2255.14万股,占总股本2.00%
【3.事件驱动】
──────┬───────────────────────────────────
2023-09-26│前8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43%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8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4
27.21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299.01亿美元,同比增长43%。其中,2023年8月锂离子电池出口额
为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13.6%;2023年8月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39亿个,
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3%。
──────┬───────────────────────────────────
2023-08-21│上半年国内出口新能源乘用车电池装机增长超180%,锂电池迎出口增长空间
──────┴───────────────────────────────────
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3%。其
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155%,占比超93%。带动乘用车动力电池配套出口装
机量26.16GWh,同比增长186%。
──────┬───────────────────────────────────
2023-08-16│国际能源紧缺,我国锂电池出口迎增长
──────┴───────────────────────────────────
今年以来,国际能源紧缺,电价上涨,市场对储能产品的需求大增,我国锂电池出口迎来了
爆发式增长。从福州海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
三样”产品出口表现强劲,其中锂电池出口最为抢眼,同比增长达110.7%。福建省锂电池的出口
涵盖了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盟、东盟等地区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在福建宁德,上半
年锂电池出口达334.3亿元,占同期福建省同类产品出口总值的58.6%。锂电池生产企业宁德时代
表示,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了近2倍。
──────┬───────────────────────────────────
2023-07-19│2023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36%
──────┴───────────────────────────────────
据GGII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为380GWh,同比增长36%。2023上半年
海外户用储能需求低迷,而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受国内政策带动,同比保持高速增长,带动中
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87GWh,同比增长67%。
──────┬───────────────────────────────────
2023-06-28│5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87%
──────┴───────────────────────────────────
GGII依据终端零售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5月份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5.6GWh,同比增长83
%;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0.8GWh,同比下降24%;圆柱动力电池装机量约0.6GWh,同比增长179%
。从不同电池类型来看,5月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7.77GWh,同比增长87%,市场份额占
比进一步提升,达到66%;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9.76GWh,同比增长13%。
──────┬───────────────────────────────────
2023-05-31│2023年前4月我国锂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73.2%
──────┴───────────────────────────────────
2023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212.4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122.6亿美元,同比
增长73.2%;2023年1-4月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数量为11.3亿个,2022年同期为12.7亿个,同比减
少11%。据披露,按出口额排序,美国、德国、韩国为今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的前三大国
家。
──────┬───────────────────────────────────
2023-05-11│2023年1-3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79.9%
──────┴───────────────────────────────────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消息,2023年1-3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159.69亿
美元,2022年同期为88.77亿美元,同比增长79.9%。
──────┬───────────────────────────────────
2023-04-27│机构预计3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有望达到4TWh以上
──────┴───────────────────────────────────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在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等细分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下,
203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有望达到4TWh以上,2022-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6%。
──────┬───────────────────────────────────
2022-12-22│前10个月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580GWh,仍处于扩张阶段
──────┴───────────────────────────────────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行业
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1月份至10月份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580GWh。业内人士表示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锂电总产量扩大的同时,材料环节产量也在加速扩张,在资本
端,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募资扩充产能,锂电产业仍处于扩张阶段。
──────┬───────────────────────────────────
2022-03-22│“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万亿市场或将加速到来
──────┴───────────────────────────────────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
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
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
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
本降低30%以上;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
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
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
──────┬───────────────────────────────────
2021-11-30│日产汽车宣布全固态电池电动车计划
──────┴───────────────────────────────────
日产汽车29日公布了2030年远景目标,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万亿日元,加速汽车产品线
的电气化等。同时,日产汽车还计划在2028财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并将成本降至
75美元/kWh。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20年4月24日,冠宇有限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将冠宇有限整体变更为股 │
│ │份有限公司;同日,冠宇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2020年4月29 │
│ │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决定根据致同会计师出具的编号为致同审字〔2020│
│ │〕第351ZA3176号审计报告,以冠宇有限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账面净资产2,│
│ │446,878,412.52元折为公司股份96,614.2169万股,其余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
│ │。2020年4月23日,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出具 │
│ │了大学评估评报字〔2020〕920017号《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设立股份有限│
│ │公司涉及的上列示的净资产资产评估报告》,对发行人截至2020年2月29日 │
│ │资产情况进行了评估。致同会计师以致同验字〔2020〕第351ZC0103号验资 │
│ │报告验证,截至2020年4月29日,公司已收到全体发起人以冠宇有限截至202│
│ │0年2月29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446,878,412.52元折合缴付的注册资本96│
│ │,614.2169万元,账面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20年5月6 │
│ │日,珠海冠宇在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为91440400799386302M的《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及销│
│ │售体系,是全球消费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也在逐步有重点地│
│ │推进在动力及储能类电池领域的布局。 │
│ │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产品具有充电速度快、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
│ │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满足各类消费产品对电池的各项要求。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及销│
│ │售体系,是全球消费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通过销售自主研发、生产│
│ │的消费类电池实现盈利,并逐步有重点地推进在动力及储能类电池领域的布│
│ │局。 │
│ │2.研发模式 │
│ │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理论研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研发团队,坚持以自│
│ │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策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部门│
│ │协同合作的研发模式。公司借鉴集成产品研发(IPD)的管理思想,构造了 │
│ │从理论模型到产品验证的快速高效研发流程。其中,基础研发从电池基础机│
│ │理及理论模型入手,结合技术及商品未来演进方向,对前端新材料、前沿技│
│ │术、理论技术持续攻关研究,提前布局开发面向未来产品需求的关键材料及│
│ │技术,并以不断深入的基础机理理解指导后续的平台及产品开发工作;平台│
│ │开发关注于中长期技术平台战略目标的达成,在综合多个产品需求的基础上│
│ │,提前布局未来产品技术的开发,支撑未来产品战略,为产品设计提供高可│
│ │靠性、高性能、易扩展的设计体系;产品开发依据目标产品的应用场景、性│
│ │能需求、使用模式等向客户及市场提供成熟完善的电池解决方案。 │
│ │3.采购模式 │
│ │公司采购内容主要包含原材料和设备,原材料主要包含正极材料、负极材料│
│ │、电解液、隔膜、电池保护板、铜箔、铝箔和铝塑膜等,设备主要是公司常│
│ │规生产所需设备。 │
│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公司根据销售预测及订单、BOM、 │
│ │库存情况确认物料请购需求,并制定采购计划。根据原材料价格趋势情况,│
│ │选择提前锁单备货或者按需采购等不同策略。对于常用物料,采购部一般在│
│ │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择供应商,按照采购控制程序执行采购;对于新物料,│
│ │采购部在已有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中寻找能供应该新物料的供应商,或者寻找│
│ │和开发新的物料供应商。公司依据供应商开发控制程序执行新供应商选择、│
│ │开发、审核程序,在进行样品测试、供应商审核、价格确认等工作后,最终│
│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供货。此外,公司也存在少量由客户指定供应商的情况。│
│ │公司设备采购主要根据公司的投资计划进行。采购部接到批准的设备请购需│
│ │求,从设备已有合格供应商名单或新引入的供应商中选择优质供应商进行招│
│ │标或通过商业洽谈采购。 │
│ │4.生产模式 │
│ │公司主要根据客户订单和预测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在与客户就出货量和│
│ │出货时间达成意向后,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情况,综合考虑原材料交货期、│
│ │产能、库存等对整体需求进行测算,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进行适量的│
│ │产品备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公司不断提高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 │采用柔性化生产线,可以实现不同型号产品的快速切换,同时结合精益生产│
│ │体系,使公司生产管理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改善产品质│
│ │量、降低成本和缩短产品交货周期。 │
│ │公司存在将部分材料处理工序如隔膜涂覆委外加工的情况。隔膜涂覆等外协│
│ │工序并非公司核心生产工序,委外加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发挥专│
│ │业化分工优势。 │
│ │5.销售模式 │
│ │公司所生产的锂离子电芯和PACK产品为电源系统的核心零配件,公司必须经│
│ │过终端客户严格的技术、品质、制造能力审核认证,才能进入其合格供应商│
│ │体系,并接受终端客户直接管理。公司主要终端客户为国内外笔记本电脑、│
│ │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及汽车、行业无人机、家庭储能等动力及储能领│
│ │域的大型品牌厂商。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根据终端客户对公司采购产品│
│ │的不同,向客户提供相应产品及售后服务。 │
├──────┼─────────────────────────────────┤
│行业地位 │全球头部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优势 │
│ │公司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
│ │,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积累了从产品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正负极│
│ │材料、隔膜材料、电解质材料及设备工艺的研发与改进经验,具备强大的持│
│ │续研发能力。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保护工作,相关核心技术已取得多项│
│ │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有效国内专利1,742项,其中 │
│ │发明专利528项,实用新型专利1,197项,外观设计专利17项。公司计划继续│
│ │加大研发投入以不断实现对自身技术积累的整合和加强,并将重点加大对消│
│ │费类锂离子电池、动力及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和产│
│ │品创新竞争力。 │
│ │公司拥有一支具有竞争力、行业经验丰富、掌握着锂离子电池核心技术的专│
│ │业技术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3,504 │
│ │人。此外,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武汉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
│ │发,实现科研资源的高效整合。 │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依靠核心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
│ │司消费类电池、动力及储能类电池系列产品中。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消费│
│ │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充分实现了科技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并在动力及│
│ │储能电池领域积极探索。 │
│ │2、团队优势 │
│ │公司在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一支专业背景突出、行业经验丰富的核心│
│ │管理团队,核心管理人员在锂离子电池行业从业多年,熟悉适合行业特征的│
│ │管理模式,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锂离子电池行业宏观走势、市场方向以及技│
│ │术路线,制定了适应市场变化及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保证公司生│
│ │产经营的稳定持续发展。 │
│ │3、生产制造优势 │
│ │作为珠海市智能制造协会会长单位,公司始终以智能制造为导向,在产线升│
│ │级和新产线建设时持续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善产品品质,提高│
│ │产品制造良品率和人均效率以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公司制造水平。报告期内│
│ │,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被广东省制造业协会等多│
│ │组织联合评为“2023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第55位”,并入选《2023年5│
│ │G工厂名录》项目。 │
│ │4、客户优势 │
│ │客户资源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十多年来,公司深耕│
│ │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依托高效的技术创新能力、严格的生产制造管理体系│
│ │以及突出的产品质量,已成功进入多家全球知名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并与之│
│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未来公司将积极维护与原有客户的合作关系,│
│ │进一步加深与客户的合作深度,并积极开拓新客户,维护和发展优质的新老│
│ │客户资源。 │
│ │5、质量优势 │
│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已通过多家知名品牌商严格的供应商资格│
│ │认证,与知名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厂商、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储能系│
│ │统等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依靠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 │公司的锂离子电池产品不仅在客户的供应商资格审核认证测试中表现稳居行│
│ │业前列,在终端产品中更是表现突出,在一致性、安全性、稳定性等多方面│
│ │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在下游客户中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
├──────┼─────────────────────────────────┤
│经营指标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44,562.2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29% │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418.9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78.4│
│ │5%。 │
├──────┼─────────────────────────────────┤
│竞争对手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星SDI、LG Chem、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
│ │股份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有效国内专利1,742项,其中 │
│营权 │发明专利528项,实用新型专利1,197项,外观设计专利17项;拥有境外授权│
│ │专利17项。 │
├──────┼─────────────────────────────────┤
│投资逻辑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在消费类电池领域的行业头部领先地位。公司长期│
│ │服务于全球知名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品牌厂商,是全球消费│
│ │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根据TechnoSystemsResearch统计报告,2023年公 │
│ │司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有率为31.10%,全球排名第二│
│ │;公司智能手机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有率为8.18%,全球排名第五。同时, │
│ │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市场优质客户,并不断提高公司在战略客户采购中所占的│
│ │份额。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规模优势日益凸显,在供应链管│
│ │理、成本控制、技术持续迭代、客户服务等方面拥有较强实力。 │
│ │报告期内,公司对动力及储能领域持续进行探索,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低压│
│ │系统、行业无人机、家用储能、通讯备电、电动摩托等。而面对市场的急剧│
│ │变化,公司及时改变战略规划,将集中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聚焦汽车低压│
│ │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力争成为汽车低压锂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同时公│
│ │司审慎把握汽车高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其他业务的机会,严格控制产能│
│ │释放节奏,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
├──────┼─────────────────────────────────┤
│消费群体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智能清│
│ │洁电器、电动工具等领域,汽车低压系统、行业无人机、电动摩托等领域,│
│ │家用储能、通讯备电等领域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增持减持 │珠海冠宇2024年12月5日公告,公司股东浙银汇嘉及其一致行动人汇嘉股权 │
│ │拟自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 │
│ │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254.572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 │。截至公告日,浙银汇嘉、汇嘉股权分别持有公司股份8963.69万股(占公 │
│ │司总股本的7.95%),和258.48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3%),合计持股│
│ │9222.17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18%)。 │
├──────┼─────────────────────────────────┤
│项目投资 │新建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珠海冠宇2021年11月19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
│ │浙江冠宇计划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百步经济开发区新建锂离子动力电池项│
│ │目,总投资额不超过400,000万元。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
│ │,产业定位为锂离子电池制造业。预计建设期为36个月(2022年-2025年) │
│ │。本次投资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
│ │投建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珠海冠宇2022年3月1日公告,公司全资子│
│ │公司浙江冠宇拟通过在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依法投资设立项目公司│
│ │投资建设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项目计划于│
│ │2022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投产。 │
│ │珠海冠宇2023年5月23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冠宇拟在四川省德阳市 │
│ │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一期总投资额不超103亿元。一 │
│ │期项目规划建设十条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包括生产厂房,办公楼,研究│
│ │院,食堂宿舍以及配套设施,达产后产能达25GWh。项目预计建设期为42个 │
│ │月。 │
├──────┼─────────────────────────────────┤
│行业竞争格局│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消费类电池、动力及储能类电池│
│ │。公司产品以消费类电池为主,动力及储能类电池也在逐步有重点的布局中│
│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周期性主要受上游电池材料的技术发展、下游消费│
│ │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和储能装置的影响,目前消费电子产品类锂离子电│
│ │池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稳定阶段,动力及储能类锂离子电池则尚处于成长阶段│
│ │。 │
│ │在消费类电池业务领域,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在经历了接近三年的调整后,20│
│ │23年逐步企稳回升,尤其下半年多家知名品牌陆续推出新品,消费电子终端│
│ │市场逐步复苏,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向好,叠加“稳增长”系列经济措│
│ │施和刺激电子产品消费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2024年复苏趋势有望延续。另│
│ │一方面,可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蓝牙音箱、AR/VR设备等新兴电子领 │
│ │域依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此外,随着AI浪潮的兴起,各大厂商都在积│
│ │极探索与AI大模型融合发展的新契机,AI有望引领消费电子新一轮的产品创│
│ │新周期,从而刺激终端需求进一步增长。 │
│ │在动力及储能类电池业务领域,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汽车、船舶、新型储能、│
│ │基站、机房备电、电动两轮车、其他工业动力等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得到快│
│ │速而广泛的应用。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肩负着引领汽│
│ │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 │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步入全面高速发展阶段,从而带动│
│ │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储能市场在“双碳”背景下政策持续利好,随着20│
│ │21年全国两会上将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列为我国“十四五”污染│
│ │防治攻坚战的主攻目标,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
│ │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市场需求旺盛,电网侧、发电侧│
│ │和用户侧储能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
├──────┼─────────────────────────────────┤
│行业发展趋势│在消费类电池领域,全球消费锂离子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包括公司在内的│
│ │少数消费锂离子电池厂商占据了行业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前述厂商经过多│
│ │年的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依托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优质可靠的产品质量│
│ │,与下游客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占据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相│
│ │比于日本和韩国,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
│ │持、锂离子技术不断进步以及下游应用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锂离子│
│ │电池产业发展迅速。 │
│ │在汽车低压电池领域,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低压电池锂电替代铅│
│ │酸大势所趋,汽车低压锂电池行业规模将快速增长。出于性能、消费者体验│
│ │、品牌形象等综合考虑,比亚迪、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领先的车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