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 ◇600688 上海石化 更新日期:2025-02-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股权投资】【2.项目投资】【3.股权转让】【4.收购兼并】
【5.关联交易】【6.股权质押】【7.担保明细】【8.重大事项】
【1.股权投资】
截止日期:2009-06-30
┌─────────┬─────┬─────┬─────┬─────┬──────┬──────┐
│所持对象 │(初始)投资│ 持有数量│占公司股权│ 账面价值│ 报告期损益│ 币种│
│ │ (万元)│ (万股)│ (%)│ (万元)│ (万元)│ │
├─────────┼─────┼─────┼─────┼─────┼──────┼──────┤
│海通证券 │ 1116.40│ ---│ ---│ ---│ ---│ 人民币│
├─────────┼─────┼─────┼─────┼─────┼──────┼──────┤
│浦发银行 │ 131.80│ ---│ ---│ ---│ ---│ 人民币│
├─────────┼─────┼─────┼─────┼─────┼──────┼──────┤
│江南高纤 │ 89.80│ ---│ ---│ ---│ ---│ 人民币│
└─────────┴─────┴─────┴─────┴─────┴──────┴──────┘
【2.项目投资】 暂无数据
【3.股权转让】 暂无数据
【4.收购兼并】 暂无数据
【5.关联交易】
┌──────┬────────────────────────────────────────┐
│公告日期 │2025-01-15 │
├──────┼────────────────────────────────────────┤
│关联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关联关系 │本公司控股股东 │
├──────┼────────────────┬──────┬────────────────┤
│支付方式 │现金 │交易方式 │关联方向本公司提供科技研发服务 │
├──────┼────────────────┴──────┴────────────────┤
│交易详情 │2024年度,公司实际与关联方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 │
└──────┴────────────────────────────────────────┘
┌──────┬────────────────────────────────────────┐
│公告日期 │2025-01-15 │
├──────┼────────────────────────────────────────┤
│关联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关联关系 │本公司控股股东 │
├──────┼────────────────┬──────┬────────────────┤
│支付方式 │现金 │交易方式 │本公司向关联方提供科技研发服务 │
├──────┼────────────────┴──────┴────────────────┤
│交易详情 │2024年度,公司实际与关联方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 │
└──────┴────────────────────────────────────────┘
┌──────┬────────────────────────────────────────┐
│公告日期 │2025-01-15 │
├──────┼────────────────────────────────────────┤
│关联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关联关系 │本公司控股股东 │
├──────┼────────────────┬──────┬────────────────┤
│支付方式 │现金 │交易方式 │关联方向本公司提供科技研发服务 │
├──────┼────────────────┴──────┴────────────────┤
│交易详情 │2025年度,公司预计与关联方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 │
└──────┴────────────────────────────────────────┘
┌──────┬────────────────────────────────────────┐
│公告日期 │2025-01-15 │
├──────┼────────────────────────────────────────┤
│关联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关联关系 │本公司控股股东 │
├──────┼────────────────┬──────┬────────────────┤
│支付方式 │现金 │交易方式 │本公司向关联方提供科技研发服务 │
├──────┼────────────────┴──────┴────────────────┤
│交易详情 │2025年度,公司预计与关联方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 │
└──────┴────────────────────────────────────────┘
┌──────┬────────────────────────────────────────┐
│公告日期 │2024-03-21 │
├──────┼────────────────────────────────────────┤
│关联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
│ │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
│关联关系 │其他关联方 │
├──────┼────────────────┬──────┬────────────────┤
│支付方式 │现金 │交易方式 │重要合同 │
├──────┼────────────────┴──────┴────────────────┤
│交易详情 │关联交易内容:本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3月20日召开,审议并批准中国 │
│ │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本公司”或“公司”)与中国│
│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上│
│ │海)研究院”)、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复合材料”)、中石化湖南│
│ │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石化”)签署《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及《课题任务│
│ │书》(合称“技术开发文件I”);审议并批准本公司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北京)化工 │
│ │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北京)研究院”)、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
│ │司(以下简称“南京研究设计院”)、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飞机制造”│
│ │)签署《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及《课题任务书》(以下简称“技术开发文件II”);审│
│ │议并批准本公司与中石化股份签署《课题任务书》(以下简称“技术开发文件III”);审 │
│ │议并批准本公司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研究院、中石化上海工程、北京化工大学、│
│ │东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及《课题任务书》(以下简称“技术开发文件IV”│
│ │);审议并批准本公司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研究院、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以│
│ │下简称“西安超码”)、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四0四”)签署《技术开发(│
│ │委托)合同》及《课题任务书》(以下简称“技术开发文件V”,与技术开发文件I、技术开│
│ │发文件II、技术开发文件III、技术开发文件IV合称“技术开发文件”)。 │
│ │ 于本公告刊发之日,中石化股份持有本公司5459455000股A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 │
│ │本约50.55%,中石化上海工程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石化集团”)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石化(上海)研究院、中石化(北京)研究院为│
│ │中石化股份直接控制的全资子公司,湖南石化为中石化股份直接控制的非全资子公司。 │
│ │ 一、关联交易概述 │
│ │ 本公司将于2024年4月30日前,分别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 │
│ │研究院、上海复合材料、湖南石化签订技术开发文件I,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北京)研 │
│ │究院、南京研究设计院、上海飞机制造签订技术开发文件II,与中石化股份签订技术开发文│
│ │件III,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 │
│ │学签订技术开发文件IV,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研究院、西安超码、中核四0四签 │
│ │订技术开发文件V。 │
│ │ 根据技术开发文件I,中石化股份委托本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研究 │
│ │院、上海复合材料、湖南石化开发高强中模SCF55H碳纤维工业化成套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课│
│ │题,并于2025年12月10日交付研究开发成果。中石化股份将向本公司共支付2595万元,向中│
│ │石化上海工程共支付294万元,向中石化(上海)研究院共支付649万元,向上海复合材料共│
│ │支付550万元,向湖南石化共支付100万元。 │
│ │ 根据技术开发文件II,中石化股份委托本公司、中石化(北京)研究院、南京研究设计│
│ │院、上海飞机制造研究开发航空用热塑性复材制备工艺优化技术开发课题,并于2025年12月│
│ │交付研究开发成果。中石化股份将向本公司共支付1400万元,向中石化(北京)研究院共支│
│ │付1260万元,向南京研究设计院共支付85万元,向上海飞机制造共支付265万元。 │
│ │ 根据技术开发文件III,中石化股份委托本公司研究开发航空用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
│ │中试装置生产技术开发的课题,并于2025年12月交付研究开发成果。中石化股份将向本公司│
│ │共支付3980万元。 │
│ │ 根据技术开发文件IV,中石化股份委托本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研究│
│ │院、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研究开发新一代粗旦、高压缩强度高强中模SCF56碳纤维开发 │
│ │课题,并于2026年12月31日交付研究开发成果。中石化股份将向本公司共支付1000万元,向│
│ │中石化上海工程共支付300万元,向中石化(上海)研究院共支付2025万元,向北京化工大 │
│ │学共支付196万元,向东华大学共支付191万元。 │
│ │ 根据技术开发文件V,中石化股份委托本公司、中石化(上海)研究院、西安超码、中 │
│ │核四0四研究开发国产碳纤维在新型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电极板技术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并 │
│ │于2025年12月交付研究开发成果。中石化股份将向本公司共支付2500万元,向中石化(上海│
│ │)研究院共支付450万元,向西安超码共支付280万元,向中核四0四共支付280万元。 │
│ │ 鉴于中石化股份为本公司控股股东,中石化上海工程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中中石化集团│
│ │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石化(上海)研究院、中石化(北京)研究院为中石化股份直接│
│ │控制的全资子公司,湖南石化为中石化股份直接控制的非全资子公司,根据上海上市规则与│
│ │香港上市规则,签订技术开发文件构成本公司的关联交易。本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
│ │议按关联交易审批程序审议了本公司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研究│
│ │院、上海复合材料、湖南石化签订技术开发文件I,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北京)研究院 │
│ │、南京研究设计院、上海飞机制造签订技术开发文件II,与中石化股份签订技术开发文件II│
│ │I,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签 │
│ │订技术开发文件IV,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研究院、西安超码、中核四0四签订技 │
│ │术开发文件V事项。 │
│ │ 二、关联方介绍 │
│ │ 于本公告刊发之日,中石化股份持有本公司5459455000股A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 │
│ │本约50.55%,是本公司的控股股东。中石化上海工程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中石化集团的间接│
│ │非全资附属公司,中石化(上海)研究院、中石化(北京)研究院为中石化股份直接控制的│
│ │全资子公司,湖南石化为中石化股份直接控制的非全资子公司。根据上海上市规则及香港上│
│ │市规则第十四A章,中石化股份及其联系人为本公司的关联人士。因此,签订技术开发文件 │
│ │构成本公司的关联交易。 │
└──────┴────────────────────────────────────────┘
【6.股权质押】
【累计质押】 暂无数据
【质押明细】 暂无数据
【7.担保明细】 暂无数据
【8.重大事项】
──────┬──────────────────────────────────
2025-01-27│其他事项
──────┴──────────────────────────────────
股东会召开日期:2025年2月19日
本次股东会采用的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一、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一)股东会类型和届次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
(二)股东会召集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上海
石化”)董事会
(三)投票方式:本次股东会所采用的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本公
司的A股股东既可参与现场投票,也可以在网络投票时间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
投票系统参加网络投票。
(四)现场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召开的日期时间:2025年2月19日14点00分
召开地点:中国上海市金山区金一东路1号金山宾馆北楼
(五)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2025年2月19日
至2025年2月19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东会召开当日
的交易时间段,即9:15-9:259:30-11:30,13:00-15:00;通过互联网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
东会召开当日的9:15-15:00。
(六)融资融券、转融通、约定购回业务账户和沪股通投资者的投票程序涉及融资融券、转
融通业务、约定购回业务相关账户以及沪股通投资者的投票,应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
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执行。
(七)涉及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
无
──────┬──────────────────────────────────
2025-01-27│对外投资
──────┴──────────────────────────────────
投资项目名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以下简
称“本项目”)。
投资项目总额:约31.96亿元人民币(不含增值税)。
特别风险提示:本项目尚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
、“本公司”或“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本项目可能受到供应商、工程技术、不可抗力等
因素影响,可能存在延期的风险。
若本公司无法取得开展本项目所需的行政许可,则本项目可能存在无法实施的风险。
一、投资项目概述
公司目前已建成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的一期工程,形成了2
.4万吨/年48K原丝、6000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性能标定已全部达标。在充分总结评估
一期建设、投用成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发展公司大丝束碳纤维产业,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公司拟投资约31.96亿元人民币(不含增值税)建设新的大丝束碳纤维项目。项
目中碳纤维部分,选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拟通过新设立全资子公司
开展;原丝部分,选址上海市金山区公司现有厂区内。
2025年1月26日,公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项目,本项目尚需
提交至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
本项目不属于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二、投资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
(二)投资主体:原丝部分: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部分:本公司
拟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新金山碳纤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为高性能
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
造;合成纤维制造;合成纤维销售;合成材料销售;碳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
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普通货物仓储服务(
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暂定,具体以相关部门最终核准结果为准)。
(三)项目投资的主要内容:原丝部分:于上海市金山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6万吨/年大
丝束原丝装置;碳纤维部分: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内建设3万吨/年大
丝束碳纤维装置。
(四)项目投资金额及资金来源:本公司计划投资约31.96亿元人民币(不含增值税),
其中原丝部分投资额9.53亿元,碳纤维部分投资额22.43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
(五)项目建设期:3年。
(六)市场定位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产品为大丝束碳纤维,以风电叶片用拉挤板材为主
要目标市场,同时可应用于轨交、土木增强领域,并积极向低空产业拓展。本项目的投资建设
符合国家、地方产业的指导政策,符合上海石化“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
转、园区向生态转”发展思路。本项目为上下游一体化产业装置,原料供应可控。上游新建原
丝装置位于上海石化,依托上海石化技术储备、人力资源优势,并充分利用了上海石化现有的
公辅工程和闲置空地,主要原料可由华东地区稳定的丙烯腈产能保证就近供应。下游拟新建碳
纤维装置的主要原料原丝由原丝装置提供,且选址在能源富集、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产业配套
齐全的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能源及用工成本优势突出。
──────┬──────────────────────────────────
2025-01-15│对外投资
──────┴──────────────────────────────────
投资项目名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以下
简称“本项目”)。
投资项目总额:约213.07亿元人民币(不含可抵扣增值税)。
特别风险提示:本项目尚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
、“本公司”或“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本项目可能受到供应商、工程技术、不可抗力等
因素影响,可能存在延期的风险。
若本公司无法通过开展本项目所需的行政许可,则本项目可能存在无法实施的风险。
一、投资项目概述
为响应国家有关节能降碳和安全环保的要求,立足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
,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端化工材料,促进
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海石化拟投资约213.07亿元人民币
,在维持原油加工能力不变的基础上,推进公司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对炼油装置进行结
构调整,关停现有70万吨/年乙烯等18套装置,新建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新材料装置。
2025年1月14日,公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项目,本项目尚需
提交至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
本项目不属于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
2024-12-24│其他事项
──────┴──────────────────────────────────
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会(「董事会」)谨此宣布,自20
25年1月1日起,本公司之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更换为:
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
香港
湾仔
皇后大道东183号
合和中心17楼
1712-1716号铺
电话号码:(852)28628555
传真号码:(852)28650990
由2025年1月1日起,本公司的H股股份过户及登记手续申请此后应递交至香港中央证券登
记有限公司办理。
──────┬──────────────────────────────────
2024-08-17│其他事项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
公司质量的意见》,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
动的倡议》,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或“公司”)制定了20
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投资者回报水
平和获得感。具体如下:
一、创新赋能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结合炼油板块“油转化”“油转特”、化工板块“能源+材料
”“基础+高端”的发展方向,结合上海市“南北转型”要求和金山区碳谷绿湾产业园建设,
公司瞄准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及新材料公司的目标,积极推进全面技术改造
,实现炼油过程更加清洁化,乙烯生产更加绿色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第三回路220千伏
电源进线工程建成投运并网、金山至虹桥机场航油管道全面建成投运的基础上,实现热电机组
清洁提效改造工程基建施工,建成25万吨/年弹性体合资项目。
积极做强以碳纤维为核心,以聚烯烃、弹性体、碳五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为突破和延伸的
中高端新材料产业链。聚焦战略性新材料重大专项攻关任务,在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一阶
段)和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成投产、航空复材产业化中试装置完成建设、碳纤维产品在
风电叶片、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领域实现示范性应用、碳纤维冬奥火炬项目获第23届工博会
大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应用领域研究和市场开拓。完善MPRC工作机
制,梳理现有高附加值优势产品现状,研发生产抗冲共聚流延膜专用料,研发生产高透聚丙烯
产品并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医用聚丙烯注射器专用料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同类进口产品先进水平
。
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风、光、火、生物一体化发电技术,努力推进能源结构由化石
能源向“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变,实现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已投运4座光伏发
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6兆瓦,年平均发电量1886万千瓦时。主动参与电力和碳排放市场交
易,进行绿电交易。建设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一阶段工程正式建成投运,可满足2吨/天的氢
燃料电池用氢气的灌装和0.5吨/天加氢需求。
全面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运营管控能力。以“生产集成管控、供应链一体优化、设备
完整性管理”为主线,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和网络化连接为抓手,加快建设智慧车间、
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和智慧园区,打造生产集成管控、供应链一体优化、设备完好性监控的现
代化智能工厂,助力石化产业的新型工业化。
二、多措并举做优化文章,努力提升经营业绩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聚焦主业,苦练内功,采取多种措施降本减费,努力优化
生产创效,提升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
深化生产经营优化创效。在适应装置加工能力的基础上,继续走重质化、劣质化路线,针
对高低硫价差情况,优化原油采购。按照炼化一体效益最优原则,选择最优加工量,紧盯需求
变化,增产航煤压减柴油,优化成品油结构。持续开展产业链边际效益测算,紧盯原料结构优
化降本,优化化工产品结构,增产高边际产品,对负边际装置进行经营性停车。以客户为导向
,贴近市场,加强新产品、专用料开发和市场开拓。
优化成本管控降费。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强化成本源头管控,深化装置成本
动因分析,加强装置燃动单耗管控,强化三剂辅材等采购降本,严控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推进
成本费用零基预算,着力挖掘重点成本费用降本潜力,力争实现每月预算算赢。构建全员、全
要素、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战略成本管控体系,提升成本精益管理水平。
优化节能管理降耗。重点管控能源中间利用环节,制定节能方案,完善考评体系。强化跨
专业协同推进节能管理,充分发挥加热炉优化、能源监测能力提升等六大节能攻关小组作用,
推进重点节能项目落地。积极开展装置能效对标,推动重点耗能设备效率监控。建立燃料单位
热值成本模型,推动优化燃料结构;加强“峰、谷、平”发电和用电管理。优化煤炭采购策略
,实现煤炭采购消耗整体成本最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
2024-06-18│股权回购
──────┴──────────────────────────────────
2023年6月28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022年度股东周年大
会、2023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和2023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
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回购本公司内资股及/或境外上市外资股的议案》。
根据该一般性授权,公司自2023年11月3日至2024年6月5日期间回购H股股份合计12405800
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5%。该等股份已于2024年6月17日注销。
本次注销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减至10675227500股,其中A股7328813500股,H股33464
14000股。
──────┬──────────────────────────────────
2024-05-24│其他事项
──────┴──────────────────────────────────
一、股东大会有关情况
1.股东大会的类型和届次:
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股东周年大会”)、2024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A股类
别股东大会”)和2024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H股类别股东大会”,与股东周年大会、
A股类别股东大会合称为“股东大会”)
2.股东大会召开日期:2024年6月6日
──────┬──────────────────────────────────
2024-04-13│其他事项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4月12日
收到万涛先生的书面辞呈,万涛先生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战略与ESG委员
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万涛先生的辞任不会导致本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
人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万涛先
生的辞任于2024年4月12日书面辞呈送达本公司董事会时即生效,自即日起至选举产生本公司
新任董事长之前,由副董事长管泽民先生代为履行本公司董事长职务。万涛先生的辞任不影响
公司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万涛先生确认与董事会并无不同意见,亦无任何有关其辞任须提请
公司股东注意的事宜。
万涛先生在任职期间勤勉尽责,在推动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履行社会
责任,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董事会对他的辛勤工作及
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
2024-03-21│重要合同
──────┴──────────────────────────────────
关联交易内容:本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3月20日召开,审议并批准中
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本公司”或“公司”)与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石化上海工程”)、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上海)
研究院”)、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复合材料”)、中石化湖南石油化
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石化”)签署《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及《课题任务书》(合
称“技术开发文件I”);审议并批准本公司与中石化股份、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北京)研究院”)、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南京研究设计院”)、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飞机制造”)签署《技术开
发(委托)合同》及《课题任务书》(以下简称“技术开发文件II”);审议并批准本公司与
中石化股份签署《课题任务书》(以下简称“技术开发文件III”);审议并批准本公司与中
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研究院、中石化上海工程、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签署《技术开
发(委托)合同》及《课题任务书》(以下简称“技术开发文件IV”);审议并批准本公司与
中石化股份、中石化(上海)研究院、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超码”)、中
核四0四有限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