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88322 奥比中光 更新日期:2025-10-08◇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最新提示】【2.互动问答】【3.最新公告】【4.最新报道】
【5.最新异动】【6.大宗交易】【7.融资融券】【8.风险提示】
【1.最新提示】
【最新提醒】
┌─────────────┬──────────┬──────────┬──────────┬──────────┐
│●最新主要指标 │ 按07-08股本│ 2025-06-30│ 2025-03-31│ 2024-12-31│
├─────────────┼──────────┼──────────┼──────────┼──────────┤
│每股收益(元) │ ---│ 0.1500│ 0.0600│ -0.1600│
│每股净资产(元) │ ---│ 7.3101│ 7.2440│ 7.1682│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 2.0700│ 0.8400│ -2.1400│
│实际流通A股(万股) │ 29219.59│ 25816.36│ 25706.48│ 25706.48│
│限售流通A股(万股) │ 10890.40│ 14293.62│ 14293.62│ 14293.62│
│总股本(万股) │ 40109.98│ 40109.98│ 40000.10│ 40000.10│
│最新指标变动原因 │ 其他│ ---│ ---│ ---│
├─────────────┴──────────┴──────────┴──────────┴──────────┤
│●最新公告:2025-09-15 20:20 奥比中光(688322):关于变更保荐代表人的公告(详见后) │
│●最新报道:2025-09-29 16:17 奥比中光(688322):已与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进行适配测试及落地合作(详见后) │
├─────────────────────────────────────────────────────────┤
│●财务同比:2025-06-30 营业收入(万元):43546.93 同比增(%):104.14;净利润(万元):6019.01 同比增(%):212.77 │
├─────────────────────────────────────────────────────────┤
│最新分红扩股: │
│●分红:2025-06-30 不分配不转增 │
│●分红:2024-12-31 不分配不转增 │
├─────────────────────────────────────────────────────────┤
│●股东人数:截止2025-06-30,公司股东户数20035,增加1.15% │
│●股东人数:截止2025-03-31,公司股东户数19808,增加65.88% │
│(详见股东研究-股东人数变化) │
├─────────────────────────────────────────────────────────┤
│●2025-09-30投资者互动:最新2条关于奥比中光公司投资者互动内容 │
│(详见互动回答) │
├─────────────────────────────────────────────────────────┤
│●限售解禁:2026-01-07 解禁数量:10890.40(万股) 占总股本比:27.15(%) 解禁原因:首发、公开增发网下配售股份 状态:预估 │
└─────────────────────────────────────────────────────────┘
【主营业务】
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最新财报】 ●2025三季报预约披露时间:2025-10-25
┌─────────────┬──────────┬──────────┬──────────┬──────────┐
│最新主要指标 │ 按07-08股本│ 2025-06-30│ 2025-03-31│ 2024-12-31│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 0.2100│ 0.0040│ -0.2160│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 ---│ -3.9657│ -4.0663│ -4.1271│
│每股资本公积(元) │ ---│ 10.4048│ 10.3897│ 10.3746│
│营业收入(万元) │ ---│ 43546.93│ 19105.82│ 56445.90│
│利润总额(万元) │ ---│ 5185.75│ 2416.60│ -6542.0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万) │ ---│ 6019.01│ 2431.50│ -6290.69│
│净利润增长率(%) │ ---│ 212.77│ 184.48│ 77.20│
│最新指标变动原因 │ 其他│ ---│ ---│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年份 │ 年度│ 三季│ 中期│ 一季│
├─────────┼───────────┼───────────┼───────────┼───────────┤
│2025 │ ---│ ---│ 0.1500│ 0.0600│
│2024 │ -0.1600│ -0.1500│ -0.1300│ -0.0700│
│2023 │ -0.6900│ -0.4800│ -0.3500│ -0.1700│
│2022 │ -0.7700│ -0.5600│ -0.3400│ -0.1700│
│2021 │ -0.8600│ -0.5300│ -0.3200│ -0.1200│
└─────────┴───────────┴───────────┴───────────┴───────────┘
【2.互动问答】
┌──────┬──────────────────────────────────────────────────┐
│09-30 │问:贵司的3D视觉感知给哪几个全球知名企业的VR/AR产品?贵司在国内外,在智能割草机上的份额分别是多少? │
│ │多谢 │
│ │ │
│ │答:您好!在智能割草机领域,公司可提供多技术路线产品及智能感知解决方案,可满足其定位、避障、导航等需│
│ │求。关于公司具体客户情况,因未达到法定披露要求和商业保密需要,公司无法就与特定客户合作内容进行选择性│
│ │对外披露,请您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公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30 │问:能否举例说明,公司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哪些具体技术特性或核心优势? │
│ │ │
│ │答:您好!随着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视觉传感器需要解决复杂场景适应性难题,比如光照变化环境、多样纹理特│
│ │征的目标物体、高速运动场景3D成像等。公司双目结构光相机Gemini 330系列专为全场景设计,通过主被动融合技│
│ │术(主动红外+被动自然光)和滤光片(336系列)解决强光、反光、弱纹理问题,深度测量范围可覆盖0.10~20m+ │
│ │,满足机器人近远距及室内外的视觉感知需求;支持极速曝光,即使机器人在高速移动中也能够稳定成像;在强光│
│ │、反光、暗光等复杂环境下,仍能输出清晰的深度图像,抗强光干扰能力强,进而让机器人具备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 │。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29 │问:在(人形)机器人或是无人驾驶上,贵司有和国内科技巨头合作?请详细说说。 │
│ │ │
│ │答:您好!面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可提供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方案。公司Gem│
│ │ini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及Femto系列iToF相机等均具备卓越的性能,可满足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场景下执行复│
│ │杂应用。目前公司已与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进行适配测试及落地合作。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与汽车领域客户达成│
│ │量产合作,公司现有激光雷达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等场景。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24 │问:据财经新闻报道,贵公司陈彬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四条线了,同比去年上半年增加100%,│
│ │贵公司的产品不是3D视觉传感器吗?激光雷达产品是指哪些产品呢? │
│ │ │
│ │答:您好!公司3D视觉传感器分为结构光、双目、ToF相机、激光雷达等品类。在激光雷达领域,公司已推出dToF │
│ │单线激光雷达MS系列以及dToF Mems激光雷达ME450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移动机器人场景。其中,ME450是公 │
│ │司于2025年8月推出的新品,是国内首款基于高精度MEMS俯仰扫描与电机方位扫描系统的多模式激光雷达,能够实 │
│ │现三种扫描模式灵活切换,可以为无人叉车、物流机器人、智能割草机等带来更加灵活且可靠的环境感知体验。关│
│ │于公司产品及业务相关信息,请以公司在法披媒体披露的信息为准。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9 │问:贵公司的3D产品,里面是否需要cis芯片,是外购的吗? │
│ │ │
│ │答:您好!公司3D视觉传感器产品分为结构光、双目、ToF相机、激光雷达等品类,其中结构光、双目等技术路线 │
│ │的产品搭载了CIS图像传感器,自研及外购均有;ToF相机、激光雷达等产品中搭载了公司自研专用的iToF、dToF图│
│ │像传感器芯片。公司自成立以来,已自主研发多款专用算力芯片及专用感光芯片。公司围绕“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
│ │+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构建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具备从底层芯片(包括数字芯片及模拟芯片)到上层算法的全自 │
│ │主研发实力。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9 │问:贵公司如何看待3D视觉感知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 │
│ │ │
│ │答:您好!公司深耕3D视觉传感技术多年,通过核心技术攻坚与垂直能力整合,已建立全面自主可控的3D视觉感知│
│ │系统体系,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已达行业领先,部分指标实现超越。AI模型的不断发展为各类智能化终端的升级提供│
│ │基础,具身智能的发展助力生产方式的革新,相关技术的应用将全面优化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体验,并为经济发展注│
│ │入强劲的新动能。基于此,公司长期深耕的3D视觉感知技术有望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赋予各类智能终端“看懂世│
│ │界”的能力。未来,公司将依托现有品牌优势,继续发挥在服务客户方面的资源、技术、管理和先发优势,不断强│
│ │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创新,成为3D传感行业全球龙头。感谢您对│
│ │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8 │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有纯视觉方案的产品吗?以及相应的合作厂家,谢谢。 │
│ │ │
│ │答:您好!公司自成立以来,长期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领域,全面布局结构光、iToF、双目、dToF、Lidar、工 │
│ │业三维测量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以应对不同应用场景对3D视觉感知能力的多样化需求。其中,双目视觉感知│
│ │技术路线根据是否主动发射光源,分为被动双目及主动双目技术,被动双目技术属于纯视觉技术路线中多目视觉技│
│ │术中的一种。如公司Gemini系列双目3D相机,搭载自研芯片支持“主动双目+被动双目”深度计算能力,配备高性 │
│ │能主被动融合成像系统,故同时具备主、被动双目视觉感知能力,在强光、暗光、室内外等不同环境均具备出色的│
│ │适应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6 │问:尊敬的董秘!随着贵公司的3D相机的新产品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机器视觉开发者,选择贵公司产品作为国际│
│ │某大品牌3D相机的平替。但由于生态壁垒的影响,这个替代过程仍有待加速。请问贵公司在开发者社区建设,以及│
│ │与机器人大小脑厂家联合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分别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
│ │ │
│ │答:您好!公司3D视觉开发者社区是面向行业开发者打造的开发、分享与交流平台。该社区致力于将公司在视觉领│
│ │域的技术经验赋能开发者,为国内外开发者提供优质的开发环境和服务。公司于2022年与地平线建立生态合作,近│
│ │日与地平线、地瓜机器人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公司凭借在3D视觉端侧及对应机器人领域的算法优势,叠加地平线│
│ │及地瓜机器人在机器人用芯片和底层软硬件架构方面的成熟经验,未来将共同打通机器人“眼睛”(感知系统)与│
│ │“大小脑”(决策/控制系统)协同的核心环节,推动“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技术进化,助力机器人产业快速 │
│ │发展。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6 │问:您好!能否介绍下公司在三维扫描领域和创想三维的合作情况? │
│ │ │
│ │答:您好!创想三维是公司优质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公司携手创想三维为多款产品提供技术赋能,包括集成公│
│ │司自研芯片的多款手持扫描仪,以及搭载公司AI激光雷达的3D打印机。上述多款扫描仪可全方位满足下游客户在3D│
│ │打印、工业逆向工程、游戏设计、影视制作等领域对三维扫描技术“高精度”与“低成本”的双重需求。感谢您对│
│ │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2 │问:贵公司大股东蚂蚁集团旗下的具身智能公司灵波科技发布了R1机器人,请问贵公司是否为之提供产品?谢谢!│
│ │ │
│ │答:您好!我们有提供相关视觉感知产品。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2 │问:请问公司跟特斯拉机器人的业务合作进展如何?谢谢 │
│ │ │
│ │答:您好!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与特斯拉达成量产合作。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09-11 │问:公司产品可以给机器人提供视觉感知能力,公司目前有哪些机器人客户呢? │
│ │ │
│ │答:您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普渡科技、云迹科技、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国内外客│
│ │户实现业务合作,应用场景包括酒店/餐饮/楼宇配送、商用清洁、ROS教育等。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斯坦 │
│ │德、优傲UR等国内外客户建立合作,助力其产品实现精确的距离测量、避障导航、物体识别及三维地图重建等功能│
│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下游客户进行合作和适配测试。公司Femto系列iToF相 │
│ │机、Gemini 335和336系列相机等产品均可满足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室内外场景下执行各种复杂应用。感谢您对公司 │
│ │的关注与支持! │
├──────┼──────────────────────────────────────────────────┤
│09-10 │问:请问公司在海外市场有哪些进展?和微软合作的产品,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吗? │
│ │ │
│ │答:您好!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境外收入6,026.22万元,毛利率62.32%。近年来,公司引入海外资深销售团队,│
│ │陆续与日本日立集团、韩国移动机器人公司Twinny、韩国护理机器人公司RoboCare等达成业务合作。未来,公司将│
│ │继续发挥优质海外业务平台作用和品牌优势,深入细化对海外市场和具体项目的分析研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
│ │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的海外影响力。公司与微软合作的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具备良好性能,能够满足各类型机器 │
│ │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的需求。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
【3.最新公告】
─────────┬─────────────────────────────────────────────────
2025-09-15 20:20│奥比中光(688322):关于变更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
奥比中光(688322):关于变更保荐代表人的公告。公告详情请查看附件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09-16/688322_20250916_FTC5.pdf
─────────┬─────────────────────────────────────────────────
2025-09-15 20:20│奥比中光(688322):关于奥比中光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豁免版)
─────────┴─────────────────────────────────────────────────
奥比中光(688322):关于奥比中光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豁免版)。公告详情请查看附件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09-16/688322_20250916_43MZ.pdf
─────────┬─────────────────────────────────────────────────
2025-09-15 20:20│奥比中光(688322):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奥比中光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中有关
│财务事...
─────────┴─────────────────────────────────────────────────
奥比中光(688322):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奥比中光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中有关财务事...。公告
详情请查看附件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09-16/688322_20250916_7JN4.pdf
【4.最新报道】
─────────┬─────────────────────────────────────────────────
2025-09-29 16:17│奥比中光(688322):已与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进行适配测试及落地合作
─────────┴─────────────────────────────────────────────────
奥比中光表示,公司已布局人形机器人3D视觉领域,提供结构光、iToF及激光雷达全技术路线方案,Gemini双目结构光相机与Femt
o系列iToF相机性能优越,适用于室内外复杂场景。目前公司已与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开展适配测试及落地合作。尽管尚未与汽车领
域客户达成量产合作,但现有激光雷达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等场景。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90915
─────────┬─────────────────────────────────────────────────
2025-09-26 20:00│奥比中光(688322)2025年9月26日-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机器人近两年备受关注。公司产品可以给机器人提供3D视觉感知能力,当前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具体客户包括哪些?
答:
近年来,随着各类智能终端对感知功能的要求不断升级,各下游应用场景对3D视觉的需求愈发强烈。在机器人领域,机器人逐渐由传
统的自动化、机械式向智能化、自主化、交互化方向发展,传统类型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发展,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在面对3D的物
理世界时,需要实现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等功能,对3D视觉有更直接且必要的需求。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普渡科技、云迹科技、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国内外客户实现业务合作,应用场景包
括酒店/餐饮/楼宇配送、商用清洁、ROS教育等。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斯坦德、优傲UR等国内外客户建立合作,助力其产品实现精确的距离测量、避障导航、物体识别及三维
地图重建等功能。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下游客户进行合作和适配测试。公司Gemini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及Femto系列iT
oF相机等均可满足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场景下执行各种复杂应用的需求。
2、贵公司三维扫描业务进展如何,产品有什么竞争优势?
答:
自2023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公司携手创想三维为多款行业标杆产品提供核心底层技术赋能,具体包括:搭载公司AI激光雷达的消费
级3D打印机,以及集成公司自研多核异构三维重建芯片的多款高精度手持3D扫描仪,如CR-Scan Otter、CR-Scan Raptor、Otter Lite、R
aptor Pro等。上述多款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能够全方位契合终端客户在3D打印、工业逆向工程、文物修复、游戏场景制作等领域对3D扫
描技术"高精度"与"低成本"的双重需求。
公司率先实现芯片级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的代表性商业化落地,多款产品已成为数字孪生、三维数字化等场景的标杆性产品。公司
在该场景具备技术路线领跑及性能领先优势,未来亦将持续开发具备工业级精度的三维扫描仪产品,满足各行各业对三维扫描设备的便携
式、高精度和低成本的诉求。
3、公司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未来需求与发展趋势?公司在该场景的卡位有什么核心优势?
答: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从初级机器人的"基本不动+重复执行",逐渐发展到具备"行走+独立执行"的中级机器人,最终发展
为具备"自主行走+自主执行"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伴随着全球科技
巨头持续发力投入及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共同推动下,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迭代和进化速度将显著加快,2025年被业界广泛认定
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2025年4月发布的《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
预计可达1.24万台,对应市场规模63.39亿元;至2030年,全球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突破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市场销量有
望超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4000亿元以上。
人形机器人需要实现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对3D视觉会有直接且必要的需求。公司是国内率先开展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研发并实
现产业化应用的企业,已成为全球3D视觉传感器重要供应商之一,在产业链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公司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能
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在技术、人才、产业链、量产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
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291655050246673257.pdf
─────────┬─────────────────────────────────────────────────
2025-09-18 20:00│奥比中光(688322)2025年9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在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该赛道的长期布局,公司是否已明确未来发
展计划?
答:
公司自2015年起即在各类型机器人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及业务拓展,目前下游应用场景已覆盖商用服务、养老康复、家庭护理、物流
配送、农业智能化等消费及工业级场景。3D视觉可提供环境感知、导航避障、人机交互、体积测量、空间定位等功能,能够帮助各类机
器人在复杂环境下执行视觉应用,是机器人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相关产品
已成为其标准化解决方案,具备技术路线领跑及性能领先优势。机器人视觉不仅需要满足高帧率、高精度、大FOV、高分辨率的性能要
求,也需要做到高集成度、小体积和低功耗,提升机器人对高精度、真实物理世界的感知能力。聚焦人形机器人、各类AI端侧硬件等前
沿细分赛道,公司均具备显著的先发、技术及产品规模化优势。未来,公司将持续围绕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产业,打造“机器人与AI视
觉产业中台”,加快建设视觉感知芯片、相机及雷达硬件、AI视觉感知及多模态算法等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基地,为下游机器人、三维
扫描等行业客户及百万级AI视觉开发者提供3D视觉传感器产品以及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向人工智能化方向进化。
2、半年报业绩增长明显,公司对后续业务表现及业绩有何预期?
答: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下游业务如各类型机器人、三维扫描、支付核验等均实现较快增长,整体实现营业收入43,546.93万元,同比
增长104.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6.32万元。
随着智能终端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与公司智能制造基地产能的快速提升,公司已形成“技术迭代-量产提速-成本优化”的正向循环
驱动模式,公司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构筑的战略优势,有望推动盈利增长与业务结构升级,释放长期价值潜力。
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行业内的新兴领域与产品,并积极探索技术在多元场景下的融合应用,围绕以自研核心技术和产品为刚需的
下游,在全球范围开拓潜在客户,持续提升公司的业务表现和经营业绩。
3、今年8月,英伟达正式推出其机器人应用设计专用计算平台Jetsonthor,请介绍下公司此前与英伟达合作情况,以及此次新平台
发布后,双方的合作将有何进展?
答:
2023年8月,公司与英伟达成功发布共同研发的3D开发套件PerseeN1(双目结构光类型),该套件可广泛适配于移动感知、避障识
别、体积测量、体感交互等多元应用场景,为相关领域技术落地提供基础支撑。2024年10月,公司在丹麦ROSCon大会上推出OPDK开发套
件,预装英伟达IsaacPerceptor系统并配4台自研Gemini335L相机,具备360度全景视野与即开即用功能,可有效降低下游AI应用开发门
槛,助力开发者高效推进项目落地。
上述两款开发套件的相机分别内置公司自研MX6600、MX6800ASIC芯片,均有深度处理功能,可保障设备在各类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同时,两款套件均能与英伟达JetsonAGXOrin系统模块无缝集成,该模块含275TOPS算力,支持复杂任务处理。
2025年8月,公司Gemini330系列深度相机已全面兼容NVIDIAJetsonThor(物理AI与机器人应用终极平台),此举加速推动公司成为
全球各类机器人开发者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产品可将传感器数据直接传输至JetsonThor,为各类型物理AI应用场景提供丰富且实时的
感知数据流,帮助下游客户充分发挥JetsonThor先进的边缘AI算力,完成更复杂的视觉推理任务。
近年来,公司与英伟达持续开展多维度合作,帮助开发者更便捷地应对3D感知及机器人视觉算法开发过程中的复杂挑战。作为英伟
达全球产业数字化生态布局中的合作伙伴,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英伟达生态的融合力度,携手推动更多机器人及数字孪生领域创新
应用的开发进程与产业化应用。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181706031533267320.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