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富微电扣非6.21亿增近10倍 需求回暖再推产业链投资并购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半导体行业进入上行周期,通富微电(002156.SZ)业绩猛增。
4月11日晚间,通富微电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82亿元,同比增长7.24%;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299.90%;扣非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944.13%,接近10倍。
公司表示,在新一轮行业复苏周期中,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产能协同与技术平台升级,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车载产品表现亮眼,年报显示,公司在扩大与海内外头部企业的合作下,车载产品业绩同比激增超200%。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通富微电还在推进产业链的并购。今年2月,通富微电公告称已完成收购京元电子持有的京隆科技26%股权,交易金额为13.78亿元。
净利大幅增长
回顾2022年和2023年业绩,通富微电在消费电子疲弱,半导体行业需求下滑的背景下,连续两年经历了“增收减利”。
同花顺数据显示,这两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4.29亿元、222.69亿元,同比增长35.52%、3.92%;归母净利润为5.02亿元、1.69亿元,同比下滑了47.54%、66.24%。
到了2024年,下游需求回暖,通富微电业绩强势回升。根据2024年年报,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82亿元,同比增长7.24%;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299.90%;扣非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944.13%,增近10倍。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通富微电解释称,2024年,半导体行业逐步进入周期上行阶段,在行业去库存逐步到位,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拉动以及消费电子产品政策利好的共同作用下,市场需求逐渐回暖。同时,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整体效益显著提升。
其中,车规产品表现亮眼。公司依托工控与车规产品的技术优势,成为车载本土化封测主力,全面拓展车载功率器件、MCU与智能座舱等产品,发挥品牌优势,扩大与海内外头部企业的合作,车载产品业绩同比激增超200%。
车载产品业绩猛增与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快速升级有关。公司在年报中称,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车载AI芯片需求激增,这些芯片用于处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源数据。据悉,全球及中国智能驾驶乘用车渗透率预计2028年分别达到88%和94%。
除此之外,Memory业务方面,公司深化与原厂协同,营收同比增长超40%。显示驱动芯片板块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成功导入行业头部客户,并完成RFID先进切割工艺的量产落地。在FCBGA产品方面,公司聚焦国内重点客户,自第二季度起实现月度销售额阶梯式增长,实现FC全线增长52%。同时,公司立足市场最新技术前沿,积极推动Chiplet市场化应用。
境内营收增42.17%
公开资料显示,通富微电成立于1994年,并于2007年登陆深交所上市,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其产品、技术、服务全方位覆盖了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存储、5G等网络通讯、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通富微电持续推进多点布局战略,目前已在南通、苏州、合肥、马来西亚槟城形成产能协同网络。其中南通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先进封装产线持续扩张,为公司带来更为明显的规模优势。
通富微电还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业绩规模。2月13日晚间,通富微电公告,公司已完成收购京元电子持有的京隆科技26%股权,交易金额为13.78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不止本次收购京隆科技,在产业布局方面,通富微电近年来动作频频。
2016年,通富微电相继收购了AMD全资子公司AMD中国所持有的AMD苏州85%股权,以及AMD马来西亚所持有的AMD槟城85%股权,交易价格为24.14亿元。2018年,公司收购了富润达49.48%股权、通润达47.63%股权,合计作价19.21亿元。2020年,其收购了FABTRONIC100%股权。2024年,其又出资了2亿元受让滁州广泰31.9%合伙份额,以间接持有AAMI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从区域营收结构上来看,中国境内的业绩表现强势。根据年报,通富微电2024年在中国境内实现营业收入81.17亿元,同比增长42.17%,营收占比也从2023年的24.14%大幅抬升至33.99%。
境外营收还是占通富微电营收的绝大部分,去年这一营业收入为157.65亿元,同比下滑了4.8%,营收占比为66.01%。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公司,通富微电近年来持续进行高额的研发投入,最近四年,公司的研发费用规模稳定在10亿元上方。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同比增长31.96%。增加的研发费用主要投向了超大尺寸先进封装技术,车载OBC的IGBT芯片封测技术,车载品共晶封装技术,CLIP-DFNDSC双面散热封装技术等项目。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