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智农(000048)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农牧饲渔 广东板块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谷子经济 乡村振兴 猪肉概念 深圳特区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畜禽养殖、销售;良种繁育;生猪屠宰;肉制品包装、冷藏、运输;饲料加工;食品生产;养殖鸡、鸡苗、禽蛋、生产制造肉制品、饮料、鸡场设备、自酿啤酒、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在合法取得的土地上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房屋租赁;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食用农产品初加工;生物饲料研发;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

要点三: 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与销售;饲料生产与销售;种鸡、肉鸡养殖与销售;房地产开发;潮流时尚艺术IP业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生猪养殖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加强生猪价格监测预警、推动生猪产业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自2025年5月底以来,官方持续引导头部企业,通过“降母猪、降体重、禁二育”等措施稳定价格,限制增产,并配合环保、融资、检疫等手段落实政策,避免生猪行业陷入“内卷式”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2,447万头,同比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同比增长0.1%,为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的103.7%。上半年因生猪出栏量高于去年同期,且大体重猪集中出栏,叠加消费乏力,生猪价格呈现下行态势,整体表现虽弱于上年同期,如果成本控制和生产成绩保持良好,则国内生猪养殖仍有不错的盈利空间。 (二)饲料业 2025年上半年,随着养殖行情回暖带动下游养殖规模提升,饲料需求整体上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4,807万吨、3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6.9%;浓缩饲料产量为614万吨,同比下降1.5%。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三)禽养殖业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家禽生产发展较快,禽蛋产量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家禽出栏81.4亿只,同比增长7.0%;禽蛋产量1,729万吨,同比增长1.5%。二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3.3亿只,同比增长0.2%。价格方面,因上半年肉鸡市场多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且饲料价格下跌导致成本对价格的支撑作用较弱,使得肉禽价格同比下跌。整体来看,因产量增长、需求疲软及替代品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上半年,我国禽肉市场呈现供需宽松、价格低迷的态势。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养殖模式优势 公司创新性采用“楼宇聚落式+6750自繁自养一体化”养殖模式,打造高度信息化、工业化、规模化的智能养殖体系。该养殖模式具有集约化、高效化、标准化可复制等优势。 (二)区域价格优势 公司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布局生猪养殖项目,并已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深圳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合作事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优先向深圳市供应生猪及各类肉制品。从地理位置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居民消费能力强,对猪肉品质和新鲜度有较高要求,愿意为优质猪肉支付溢价。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猪肉消费量大,仅广东省就存在超2,000万头的生猪供给缺口,因此生猪价格普遍高于全国均价,具有区域价格优势。 (三)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成本控制,以三大精准营养(精准的原料营养评估、精准的猪群营养需求供给以及精准的阶段营养调控)为核心打造最经济营养模型,并通过科研创新,结合原料价格波动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其中,公司参与的“仔猪无抗营养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聚焦仔猪精准饲养与科学配方,可大幅减少抗生素使用,有效降低饲料成本、用药成本等;公司组建专业兽医团队,采用先进的疫病防控技术和科学的免疫程序,减少猪群患病几率,优化猪群健康,降低因疫病导致的养殖成本增加;此外,公司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种猪繁育技术,建立并不断完善种猪选育体系,提升繁育性能。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经营管理,有效降低生猪养殖成本,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育种优势 公司拥有高学历的专业育种团队,于2021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签署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生猪育种、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持续提升公司在选配选留、种猪测定等方面的基础规范操作能力,并采用数量遗传等工具稳步提升遗传性能;此外,公司与国际知名育种公司PIC等达成战略合作,已构建GGP-GP-PS-育肥的完整繁育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存栏母猪11.8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0.43万头,后备母猪1.43万头。 (五)饲料及配方优势 公司在动物营养和饲料配方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长期致力于动物营养需求、饲料配方技术、品种繁殖和优良种质选育等研究,具备高效利用各种原材料的能力。公司可针对不同环境、品种及生长阶段的猪只需求,制定多样化的饲料配方,提供全面、均衡的精准营养,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配方,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并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在精准饲养方面,公司通过实时监测猪只生长状况、健康指标及行为习性,制定个性化饲养方案,保障猪只健康成长。在科学配方方面,公司以精准营养为核心,依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调配饲料营养供给,结合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技术,科学使用益生菌、酶制剂与发酵饲料,增强猪只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此外,公司在各项目所在地均配套自用饲料厂,采用业内领先的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和先进智能自动化生产设备,闭环制料并通过管道等封闭运输方式直接输送至猪舍,可减少二次运输,有效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六)疾病防控优势 公司采用一体化聚落式楼宇养殖模式,生猪养殖采用全进全出、闭群生产的方式,可有效减少通过引种、运输等环节带来的生物安全威胁,整体防控程度高。公司根据生物安全控制级别,采取“红橙黄绿”四色防控管理,分类消毒、采样,可有效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在选址上,各个项目在建设初期便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防疫标准进行选址,远离居民生活区,周围有天然林、草地,防疫天然条件好;项目配置智能化设备设施,如自动饲喂系统、空气过滤“新风系统”、自动环控系统等,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智慧平台能够及时精准反映一线生产情况,助力疾病防控监测;为更好防范疾病发生,公司在各项目建立实验室并配备专业兽医技术人员,能及时、快速、高效地检测动物疫病,做好后续防控;此外,公司已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操作规范流程等,不断完善防疫预警体系,确保公司防疫体系安全、高效。 (七)智能化、信息化优势 公司养殖项目采用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自动环控系统、空气过滤“新风系统”、自动除臭系统、粪污无害化处理系统、远程监控信息化系统这八大现代化、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以标准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其中,空气过滤除臭系统在防止非瘟方面证实有效,在一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远程监控信息化系统可高度整合水、电、网设备设施,通过物联网连接到中央控制室和手机终端,对信息实时监控,智能掌控调节猪舍温度、湿度、氨气浓度、水电供应及周边安防系统。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公司可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八)食品安全优势 公司采用先进的自繁自养楼宇模式,配套建设自有饲料厂,实现严格的封闭管理,并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可视化监控,确保全链条全周期可追溯管理;通过建立自有饲料、兽医及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设备,能够精准、及时地发现风险,严格把控每一道关卡,确保每个环节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此外,公司成立技术研究院,统筹管理食品安全,采用“饲料+兽医+食品”模式,通过先进设备实现高质量自检。同时,公司携手各大院校和专业机构,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生猪肉品品质,定期开展食品质量风险监测,全方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九)产业链优势 公司顺应“调猪”向“调肉”的政策要求,业务涵盖种猪繁育、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及食品流通等领域,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严格控制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从源头到终端产品的质量,提升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十)科研优势 公司重视畜禽智慧养殖、饲料加工、生物安全防控等养殖相关领域的产业研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实用新型30项,软件著作权21项,发明专利3项。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担任“多层(楼房)养猪智能化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课题牵头单位。此外,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京基智农技术研究院,主要负责畜禽疾病防控技术、兽医技术、动物营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专业方面的研发及技术指导;双方已达成长期的技术与人才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创新资源优势,聚焦畜牧养殖产业前瞻、关键、重大技术研究开发,将专业技术融入现代养殖中,对生猪养殖产业的成本效益、产品质量、生物安全等产生积极影响,助力公司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 (十一)企业文化及人才优势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宣导,强调“诚信、责任、简单、高效、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把健康送达给您”的经营理念,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坚持“人才资源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的理念,通过引进行业内专业人才以及招聘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打造专业人才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形成3,000余人的现代农业团队,助推公司战略落地。公司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专业院校开展人才合作,确保稳定的技术生源储备及技术人才支持。同时,公司持续常态化开展内部培训,重点开展“京选之秀”“京动力”“京职达人”“智农学堂”等系列培训项目,上半年共计开展878场培训,累积课时达870.5小时,累积培训人员达16,294人次,极大提升了员工专业素养与文化凝聚力。 (十二)品牌荣誉优势 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行业影响力,公司及旗下产品获颁多项殊荣。公司及子公司先后荣获“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深圳质量百强企业”“深圳知名品牌”“深圳老字号”“广东省菜篮子基地”“深圳市菜篮子基地”“珠海市‘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广东省出口示范基地”“广东省标准化示范场”;公司旗下麻黄鸡、香鸡两大肉鸡产品分别获得“圳品”标识,被列为首批“供深食品”;公司旗下四大生猪养殖基地均已获得“无非洲猪瘟小区”荣誉。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广东省现代美丽牧场”“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会员单位”等荣誉称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