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有色金属 云南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HS300_ 数据中心 新能源车 央国企改革 燃料电池 西部大开发 稀缺资源 节能环保
要点二: 经营范围 重熔用铝锭及铝加工制品、炭素及炭素制品、氧化铝的加工及销售;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金属材料,家具,普通机械、汽车配件、五金交电、化工产品(不含管理产品),陶瓷制品,矿产品,日用百货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硫酸铵化肥生产;摩托车配件、化工原料、铝门窗制作安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货物进出口、普通货运,物流服务(不含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物流方案设计及策划;货物仓储、包装、搬运装卸;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凭许可证经营);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炉窑工程专业承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绿色铝、铝加工及铝用炭素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氧化铝、铝用阳极炭素、石墨化阴极、重熔用铝锭、重熔用精铝锭、变形铝及铝合金圆铸锭、变形铝及铝合金扁铸锭、铸造铝合金锭、电工圆铝杆、铝及铝合金焊材等。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再生铝、电解铝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铝灰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业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铝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铝工业大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铝产业规模快速发展,随着国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有效改善了市场供需状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二)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大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已陆续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未来一段时期铝行业发展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优化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到2027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全球领先。 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倒逼电解铝行业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鼓励企业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 (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市场需求层面,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水平,培育铝消费新增长点,扩大以铝节铜,以铝代木,以铝代钢,以铝代塑。同时,国家支持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低碳铝、零碳铝、高端高纯功能性新材料等绿色铝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更加凸显,绿色铝消费增长空间及潜力巨大。 (五)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资源保障基础,加快推动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推动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资源国互利合作,融入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 (六)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加快绿色化发展,创建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推动实施一系列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电解铝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 (七)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低碳冶炼、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和高端新材料。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促进AI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应用。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绿色低碳的核心竞争优势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中国西部地区工业企业中唯一一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公司全面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实施绿色铝一体化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全过程。一是依托云南省丰富的绿色电力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用电结构中清洁能源比例80%以上。公司依托清洁能源生产的绿色铝与煤电铝相比,碳排放约为煤电铝的20%左右。二是公司是国内企业中首批获得产品碳足迹认证的企业之一,铝锭、铝合金等主要产品通过碳足迹认证,主要产品碳足迹水平处于全球领先,获得南方区域首批绿色电力“双证”,是中国唯一一家完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全产业链ASI绩效(PS)标准和监管链(CoC)标准认证的企业。依托绿色铝品牌优势,公司与多家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稳固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报告期内,公司以终端驱动为引擎,重点实施“绿色铝价值链营销”过程中品牌推广和渠道拓展,进一步抢占绿色铝市场话语权。从长远来看,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公司绿色铝的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二)绿色铝一体化及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低碳铝供应商,多年来,公司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准确把握铝行业发展规律,以打造绿色、低碳、清洁、可持续的绿色铝一体化产业模式为核心,构建了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绿色产业链,减少中间原材料加工费用,控制上游原料成本,挖掘降本空间,协同效应更加凸显、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公司大力推进“合金化”战略,扩大铝的应用和向中高端产品升级,研发并产业化铝焊材、高精铝、IT用高端铝合金、新型锻造铝合金、航空用铝合金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实现产品高端化。聚焦绿色铝一体化全产业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先在行业内建成铝灰资源化利用生产线、铝电解槽大修渣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 (三)较强的资源保障竞争优势 根据目前勘查情况,云南省铝土矿主要集中于文山州、昭通市等地区,公司着力加大云南省铝土矿开发力度,重点开展已有矿权“探转采”手续办理及空白区找探矿工作,依托自有铝土矿资源优势,云铝文山已形成年产140万吨氧化铝生产规模,为公司绿色铝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铝土矿—氧化铝资源保障;公司还具备铝用阳极炭素产能80万吨,石墨化阴极产能2万吨,与索通发展合资建设年产90万吨阳极炭素项目已顺利投产,铝用炭素自给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铝土矿—氧化铝及铝用炭素方面的资源优势,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降低大宗原辅料价格波动风险。 (四)持续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新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国家级科技型企业零的突破,新获批“云南省铝精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两个省级创新平台,验收通过了“云南省绿色铝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组织制定“1+2+1”科技创新规划体系,构建了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自主创新平台,聘任五级工程师30人,组织申报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及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3人,培育组建了一支能适应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开展5大领域300余项科技攻关,25项结题、验收,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3个,建成科技示范生产线6条,建成智能化控制系统5套,研究开发培育先进材料新产品10种。近年来,成功开发应用了“铝灰绿色协同利用高有机物铝土矿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高端铝合金焊接材料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铝电解节能降碳工艺装备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公司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铝电解槽关键技术、高端铝合金焊接材料关键技术等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解铝核心技术指标铝液交流电耗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铝合金焊丝及变形铝合金等技术不断突破,铝灰、大修渣等电解铝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截至到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所属各企业拥有有效专利796项,其中发明179项,实用新型615项,外观设计2项。 (五)“一带一路”独特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加快推进实施,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一个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RCEP覆盖全球最有增长潜力的两大市场(中国和东盟),涵盖全球约30%的人口、30%的GDP。根据安泰科统计,东南亚十一国和南亚七国人口合计约24亿,人均铝产品消费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铝的消费空间及增长潜力巨大。随着中老铁路通车,公司依托大通道面向南亚、东南亚进行资源开发及产品市场拓展的条件更加便利,未来泛亚铁路全面建成后,公司依托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同时,公司所在的云南省紧邻我国铝消费最集中的华南市场和铝消费快速增长的华中、川渝等市场,具备辐射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为公司加快实施“绿色铝一体化”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 (六)共享中铝集团平台的协同优势 公司共享中铝集团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领军企业所带来的政策、资源、管理、技术等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集采优势,提高市场话语权,提高直购比例和性价比,增强保供和议价能力;二是增强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三是发挥央企背景的资信优势及共享央企金融资源,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要点六: 与中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作框架协议 2023年3月22日公司对外公告,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铝股份”或“公司”)拟与中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租赁”)签订《融资租赁合作框架协议》,由中铝租赁为公司及所属企业提供融资租赁业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直租、售后回租等业务。协议有效期为三年,在协议有效期内,公司在中铝租赁的融资租赁余额(含本金、租金、手续费等)将不高于人民币 5 亿元(含 5 亿元)。公司与中铝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有利于优化公司财务管理、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本次交易尚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审议时关联方股东及股东授权代表须回避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