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钢铁行业 福建板块 反内卷概念 2025中报扭亏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数据中心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核能核电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钢、铁冶炼;炼焦;黑色金属铸造;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石灰和石膏制造;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煤制活性炭及其他煤炭加工;煤炭及制品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建筑用钢筋产品销售;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再生资源销售;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软件外包服务;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研发;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装卸搬运;国内货物运输代理;住房租赁;润滑油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供电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水路普通货物运输;建筑用钢筋产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钢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辅以配套、延伸等附属产业。公司分别在福建省三明市设有公司本部、泉州市安溪县设有泉州闽光、福州市罗源县设有罗源闽光三大钢铁生产基地,拥有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全流程的技术装备,具备年产1,200万吨的钢材生产能力。公司产品主要有六大类:建筑用材、金属制品用材、中厚板材、优质圆钢、H型钢、煤化工产品;钢材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造船、汽车、家电、轻工、机械制造和金属制品等重要领域。
要点四: 行业背景 2025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51,483万吨,同比下降3.0%;生铁产量43,468万吨,同比下降0.8%。出口钢材5,814.7万吨,同比增长9.2%;进口钢材302.3万吨,同比下降16.4%。上半年,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下降,钢材出口增加,国内钢材库存保持相对低位、供需基本平衡,同时原燃料需求下降、成本重心下移,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同比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462.8亿元,同比增长1,369.2%。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具有管理优势 公司积极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建立了三钢智能运营系统,并上线稳定运行,完成智慧管控平台升级建设,实现专业化、一贯制、数字化的管理提升,实现了产销一体化、业财一体化、管控一体化、经营一体化管理。通过全流程的大规模数据采集治理,实现数据资产化管理,实现数据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发挥其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作用,同时,闽光云商系统为钢铁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了电子交易、云仓储、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大数据等服务,有力促进公司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公司坚持价值创造导向,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标行业一流水平,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和降本增效,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力构建符合三钢特色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新型经营责任制考核是以“成本利润为考核中心,市场检验业绩结果,分板块差异化考核评价,收入与效益联动”为绩效指引,深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强化各事业部的经营业绩考核,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 (二)具有品牌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三钢闽光的金字招牌,扩大闽光品牌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公司的产品采用优质工业原料、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路线生产,具有质量稳定、用户评价高、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历次实物质量抽查中,合格率均为 100%。公司主导产品荣获 “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和“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荣誉称号。主要产品先后通过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的产品质量认证、欧盟 CE 欧标认证、六国船级社认证、JIS 日标认证、IATF16949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在 2021 年行业内首个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排名中,我司被评定为 A+级,2024 年全国钢筋质量能力分级评定中,三钢闽光被评定为“卓越质量企业”。闽光产品连续多年产销率达到 100%,已经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在区域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主导市场价格,售价高于其它同类产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大多数重点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核电工程、大型场馆等,均指定使用公司的钢材产品。 (三)具有质量技术优势 公司先后通过了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19022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和 ISO500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2018 年通过了“两化融合”体系认证,2021 年公司通过 IATF16949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螺纹钢、线材通过中冶产品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船板产品先后获得 CCS 中国船级社、ABS 美国船级社、BV 法国船级社、DNV GL 挪威德国船级社、LR 英国船级社等六国船级社认证,2009 年中厚板产品获得 CE 欧标认证,2011 年获得 JIS 日标认证,2013 年获得锅炉压力容器板认证。公司严格按 ISO9001:2015 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每年根据体系运行情况,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测量、能源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修订。每年定期组织内审、管理评审,内审、管理评审的有效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深度,确保 QEOMEn 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保障产品质量稳定。 公司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开发,发挥核心技术创新在企业生产经营和降本增效工作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公司产品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开发的新产品覆盖海西区域市场,为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是福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荣誉称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 项,中国钢铁工业全国冶金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2 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5 项,三等奖 21项,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 7 项,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 519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40 项,实用新型专利 478 项,外观设计专利 1 项。 (四)具有区域优势 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邻近台湾,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公司在福建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多年,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经销商队伍。 “闽光”品牌的建筑用钢材是福建省内著名品牌,有着稳定的市场和用户。在建筑钢材、金属制品材、中厚板材、优质圆钢、H 型钢等钢材品类的加工制造方面,公司的质量保证能力、品种开发能力均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产品质量优异、品种规格齐全、服务细致周到、销售网络健全,产品销售以福建省钢材需求为依托,立足区域市场,并辐射广东、江西、浙江、海南等周边省份,服务众多重点工程,深受用户欢迎。2024 年省内大型工程项目有所减少,公司加强与下游客户及代理商的合作,确保省内市场份额。建材方面,与中交、中铁、厦门轨道、福州地铁等重点客户紧密合作,积极对接厦门第三东通道(厦金大桥)、厦门地铁、田安高速、漳汕铁路、永安抽水蓄能等重点项目,并实现中标或品牌框定。中板方面,争取到福州火车南站、厦门首航国际大厦、福州会展路、厦门邮轮码头、漳诏高速、福清市福通大道、福清万华项目、福建美术馆、厦金大桥、长乐机场城际铁路等 85 个重点工程项目订单。成功完成了漳州中沙古雷石化项目“闽光牌”建筑材、中厚板、H 型钢、圆钢的品牌准入。 (五)具有人才优势 三钢闽光由建厂 67 年的“三明钢铁厂”发展而来,老国企的传统优势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弘扬,具有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的凝聚力。福建省位于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才济济。公司是福建省属国有控股的重要经济体,吸纳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较强。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 16.50%,获得高级职称人数达到员工总人数的 3.26%以上。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优秀技术管理核心人员,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也为公司生存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六)具有文化优势。 公司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是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打造精品钢企、铸就卓越品牌”是公司的企业愿景。公司是全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双十佳”企业,立足于现有装备和研发力量,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致力品种研发,全力打造精品,确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发扬自主创新,追求品质、讲究诚信、精诚服务的优良传统,潜心铸就“闽光”品牌,不断加强企业形象推广,在企业品牌知名度、忠诚度、满意度等方面做大文章,使“三钢闽光”成为全国闻名的品牌。 (七)具有资金优势。 作为国有企业,公司与金融系统多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银行融资系统享有良好的口碑,积极争取银行授信额度,不断降低融资成本。2024 年末,公司取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 413 亿,用信 238亿,剩余额度 175 亿,抗资金风险能力较强。充分利用子公司闽光云商的真实贸易背景和发票充足优势,打通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通道,公司综合资金成本控制在 2.56%以内,保障了公司生产经营资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