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股份(002203)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有色金属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深成500 转债标的 复合集流体 小金属概念 长江三角 参股银行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材料制造;金属切削加工服务;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铜管、铜棒、铜箔、铜管接件、导体材料、铝型材等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铜管、铜棒、铜箔、铜管接件、导体材料、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冰箱制冷、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建筑水管、海水淡化、舰船制造、核电设施、装备制造、电子通讯、交通运输、五金机械、电力等行业领域。

要点四: 铜加工行业、新能源锂电行业 1.2022年,国内铜加工行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内部结构分化特征也较为显著,传统铜加工材(如铜管棒)受国内地产行业景气度低迷、家电产销量下降等多因素影响而偏弱运行,铜管行业总体开工率及产销量有所下滑。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通报,2022 年国内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 2025 万吨(同比增长 1.8%),其中铜管材产量 212 万吨(同比下降 0.9%)、铜棒材产量 198 万吨(同比下降 5.7%)、铜箔材产量 80 万吨(同比增长 29.0%)。大型铜管企业凭借其规模、布局、管理、供应链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产能利用率保持领先,优势份额及资源进一步向其集中。2.锂电池下游应用中储能(特别是电化学储能)也进入到高速成长期,SNE Research 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122.2GWh,同比增长 175.2%。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的高景气度及行业扩产产能的投放,锂电铜箔产销量维持高增态势(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国内锂电铜箔实现产量 41.5 万吨,同比增速达 62.7%)。

要点五: 超前的战略决策能力 公司管理层拥有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在全球铜加工行业发展与整合的战略机遇期,明确了全球化发展战略,通过自建与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全球生产基地布局与扩张,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目前,在面对势不可挡、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又将锂电铜箔将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产品,以最快速度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抢进度、抢市场、抢人才,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增强技术、成本优势。公司已将数智化建设作为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全面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并提出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的 2025 年数字化战略规划,结合“全面上云、数据入湖”两大底座建设,具体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化供应链”、“智能支撑”、“研发管理”、“战略决策支持”等五大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化变革。

要点六: 持续超越自我的优秀团队 卓越的管理团队是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核心要素。公司集聚了全球行业优秀技术、管理人才,拥有一支富有远见、经验丰富并与公司长期共成长的核心管理团队;持续以包容的文化聚合优秀团队,培养、引进一流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发展创新搭建事业平台,为管理人才提供事业平台,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创新平台;以完善的激励驱动团队发展,通过完善的公司激励体系(短期、中期、长期)激发团队积极性、开拓性,使之成为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

要点七: 持续提升的装备及工艺研发能力 公司秉承“既能制造,也能研发”的理念,拥有浙江省首批省级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资质的技术平台。公司多项铜管、铜棒生产技术国际领先,不断淘汰行业落后产能,引领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资子公司海亮新材已掌握并成熟运用铜箔关键制造技术,配备了行业内最先进的关键设备,并形成了具有海亮特色的 3 大优势技术集群:基于微观机理的材料技术、基于绿色理念的制备技术、基于“三智”的数字化技术。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不断提高铜管、铜棒、铜箔等铜基材料制造领域的进入门槛。

要点八: 拟斥资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 2018年11月16日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含),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10.60元/股(含)。以回购金额上限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10.60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总额为94,339,622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83%。公司表示,本次回购股份未来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转换为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等法律法规许可的用途。具体用途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行决定。

要点九: 拟公开发行不超32.5亿元可转债 2018年11月30日披露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本次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5,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7万吨铜及铜合金棒材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年产7万吨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精密无缝管智能化制造项目、扩建年产5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信息化生产线项目、有色金属材料深(精)加工项目(一期)、美国新建6万吨铜管项目、年产3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智能制造项目及补流还贷项目。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