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西威(002920)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汽车零部件 广东板块 百元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证100R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机构重仓 HS300_ 小米汽车 华为汽车 传感器 华为概念 百度概念 车联网(车路云) 无人驾驶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汽车信息和娱乐系统及部件,空调系统及部件,仪表系统及部件,显示系统及部件,转向系统及部件,汽车安全系统及部件,智能驾驶辅助安全系统及部件,自动驾驶系统及部件,动力及底盘管理系统及部件,车身控制系统及部件,胎压监测系统及部件,变速箱控制单元及部件,汽车空气净化器及部件,汽车内饰面板,汽车灯饰总成,车用应急电源,汽车行驶记录仪,传感器系列,车用雷达,车用摄像头,车载麦克风,车用天线,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流媒体后视镜,驾驶舱模块,车辆及驾驶员通讯报警系统,车载智能通讯系统,车载智能通讯手机,车载总线网络系统及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相关零部件、组件、套件、生产模具及设备,车载应用软件,汽车电子产品及部件,智能交通系统,移动出行服务,智能网联系统及服务,互联网技术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全栈融合,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 AI 智能化时代,高智商、高情商的智慧出行方案加速迈向大规模商业化。为应对挑战并抓住时代机遇,在新的战略牵引下,公司推出“一套架构+三大业务+三个承诺”。“一套架构”指覆盖车路云一体化架构,“三大业务”代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全新产品技术升级,“三个承诺”即科技承诺持续投入“全域”技术储备,生态承诺多模式“全链”覆盖,人文承诺将打造“全时”智慧出行体验。

要点四: 行业背景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呈现“东升西缓”的分化格局。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4,632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美国销量833万台,同比增长2%;德国销量155万辆,同比减少6%;印度销量267万辆,同比增长1%;日本销量234万辆,同比增长1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汽车产销量首次半年度双超1,500万辆。从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27万辆,同比增长25%。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彰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产品布局与战略定位 公司积极应对汽车行业在新四化趋势下的挑战,满足客户对不同产品组合及业务开发模式的多元需求,为驾乘者提供卓越的出行体验。公司致力于成为未来出行变革创领者,引领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高效融合,持续开发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领先的软件算法,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二)研发创新与技术实力 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并持续优化研发效能。公司已在新加坡、德国、日本、中国南京、成都、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台湾、长沙同时设有研发分部。公司已自主掌握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全栈设计等能力,在智能驾驶车载领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同时,自动驾驶算法、车载显示屏光学技术、车载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OTA等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1.92亿元,占营收7.94%。公司在知识产权布局、技术标准制定方面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600项,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法规工作委员会和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导或参与的国内外技术标准发布数累计超100项。2024年公司主导发布的技术标准包括《自主代客泊车场地试验方法》、《智能座舱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等,参与发布的技术标准包括《道路车辆局域互联网络(LIN)》系列标准、《车载无线通信终端》标准等,规范行业和产品发展。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行,公司通过应用PLM和ALM等项目、产品和软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敏捷开发,陆续获得ASPICE CL2、CL3(汽车行业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模型)国际认证,汽车领域的软件开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优质客户资源与合作网络 公司与众多国内外车企已经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国内自主品牌客户、合资品牌客户与海外客户。自主品牌客户包括理想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小鹏汽车、比亚迪、广汽乘用车、上汽乘用车等,国内合资品牌客户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汽大众、长安福特、上汽通用汽车等,海外客户包括MAZDA、TOYOTA、STELLANTIS、DAF、SKODA、VOLKSWAGEN、CATERPILLAR、SUZUKI、AUDI、LEXUS、SCANIA等。 (四)智能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制造工艺,自主创新建成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全栈搭载信息化系统,实现智能制造。全自动OCR/OCA贴合线体,可实现7~55寸单屏、双联屏、三联屏以及弯曲屏的全贴合生产,拥有高柔性的智能装备线体,满足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全系列产品的组装、测试工艺。同时,公司拥有全过程实施零返修的SMT贴片工艺、LCM显示模组制造工艺、不同算力级别的域控制器生产技术、世界领先的车载摄像头模组生产技术、高度自动化77G-79G毫米波雷达生产技术等领先制造工艺技术并具备车规级SIP产品生产能力。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全面应用MES、WMS、ELM、ERP、APS等信息化系统,联动自主开发的精益化组装与测试平台,内部制造效能显著提高,实现从客户订单到原材料采购的全价值链信息化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敏捷交付。同时,公司通过开展智能化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的节能减排,向低碳化转型,同步建设数字化和集成供应链,主动变革。自2022年底开展集成供应链变革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改善。通过优化物流运营组织,完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产销协同机制,精细化的库存管控等措施,整体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交付保供OTD 100%达标;通过品类策略的优化、物料采购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关键绩效的提升。同时,公司通过开展物流和关务筹划,建立智能化仓库,向低碳化运输倾斜,致力打造成为绿色低碳的汽车电子行业智能供应链,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入围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获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四级认证,充分证明了德赛西威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实力及先进水平。 (五)质量管理与测试能力 公司导入并融合了IATF16949、ISO26262等14项国际先进管理体系,形成了从研发、供应链、制造到客户服务的全流程质量策划与管理的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通过系统整合,实现了运营管理的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秉持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坚守"零缺陷、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四项管理原则,持续为客户交付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作为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是首家荣获"全国质量奖"的企业。2022年,公司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2023年,斩获ICQCC(国际QCC大会)金奖,成为行业标杆。坚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助力公司连续多年获得日系合资客户(广汽丰田)质量改善标杆及品质闪光人、日系本土客户(丰田)连续0PPM目标达成、欧系客户(DAF)10PPM卓越供应商、本土品牌(长城集团)质量经营-零缺陷工程奖一等奖等,以及各大国内车厂基地质量奖项。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与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A2LA)认可及国际与国内主流汽车厂商的认可。测试能力覆盖电气性能、光学性能、机械、环境可靠性和EMC、射频、材料、失效分析等领域,可满足绝大部分汽车电子试验标准测试要求。实验室配备有专业的测试系统开发团队,具备仪器控制、机械手控制、车载总线通信、数据采集与分析、视觉检测等自动化测试开发应用能力。伴随产品智能化发展,公司同步布局了更为前沿的测试能力,包括高低温光学参数测试、毫米波雷达射频性能测试、毫米波雷达功能测试、毫米波雷达材料测试、雷达外场测试,智能驾驶测试、器件级可靠性验证、器件芯片失效分析等。其中智能驾驶测试场,覆盖超40种道路设施,搭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和全域V2X网络,可以模拟高架、隧道、雨雾天气等多种工况,满足智能辅助驾驶、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多场景测试需求。实验室为公司产品验证提供一站式测试解决方案,为提升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和持续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六)产业生态构建与协作 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产业协作,公司积极开展多维度、多渠道的协作共创,融合用户、车厂客户、合作伙伴、科研院校和社区开发者,在业务发展、技术开发、质量水平、协同效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协作,共创全新生态。良好的生态已成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保障了公司在研发、交付、质量等能力的全面提升,强化了公司整体的风险抵抗能力。 (七)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 公司严格遵守属地网络安全、数据合规、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法规,防止数据遭到非法访问、使用、篡改,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顺应智能业务的发展,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流程,构建安全合规、高效有序、可持续的网络安全环境。公司已经具备从产品级到组织级的完整网络安全能力,其中产品级安全能力包括从硬件研发与制造全生命周期的硬件、底层架构、软件应用、系统和平台等安全保护能力。公司坚持以最高标准确保安全,公司已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欧盟TISAX AL3最高级别评估,并相继获得了ISO 26262 ASIL D产品认证、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认证以及ISO 21448(SOTIF)预期功能安全体系认证。2024年,公司相继荣获Synergy VOS AP和国产高算力芯片域控的ASIL D产品认证,这是公司在大型异构软件安全开发能力的突破,而国产高算力域控通过ASIL D认证则印证了公司从软件开发到硬件载体全栈式产品形态的安全管控能力,更是公司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的标志。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额66,685.98万元,其中,建设工程及设备投资53,833.5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852.43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均收入为319,990.48万元,年均净利润20,203.16万元,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99年,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为7.55年(含建设期2年),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2.38%。

要点八: 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建设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98,451.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1,776.73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厂房建设及设备购置;铺底流动资金16,675.26万元。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均收入为414,197.32万元,年均净利润25,767.76万元,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52年,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为7.87年(含建设期2.5年),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4.40%。

要点九: 股利分配 公司上市后将在足额计提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在符合现金分红的条件且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无重大资金支出发生的情况下,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

要点十: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