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化学制品 广东板块 2025中报预减 深股通 降解塑料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以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的深加工有机化工产品的工艺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以LPG中的碳四(C4)组分为原料生产的异辛烷、MTBE、乙酸仲丁酯和顺酐,以丙酮为原料生产异丙醇,用乙酸仲丁酯为原料生产丁酮和乙醇,顺酐生产时所需的催化剂,铜系催化剂,并对外销售LPG加工余料、戊烷发泡剂等副产品。公司有部分MTBE、异丙醇、乙酸仲丁酯、丁酮、顺酐产品出口,国外市场收入占比有所下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仍以国内市场为主。
要点四: 行业背景 公司处于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较大。另外由于国际形势变化较快,国际油价也随之巨幅波动;公司处于试生产的项目、在建项目较多。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等状况还在持续对国内外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纯电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燃油车的未来充满挑战,电动力对汽油消费量替代不断增加。 国家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MTBE 存在征收消费税的风险,征收消费税将存在导致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截至 2025 年 6 月,国内顺酐年产能达 356.6 万吨;上半年全国产量仅为 79.19 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 50%。公司目前拥有 39 万吨/年的顺酐产能,产品质量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产品销售价格面临不及预期的风险。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研发工作,编制了技术激励性制度文件,鼓励技术研发工作。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取得专利79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公司异辛烷、异丙醇、顺酐、PBAT、乙酸仲丁酯、甲基叔丁基醚等主要产品,均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宇新化工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宇新新材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博科新材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宇新化工同时拥有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宇新新材同时拥有广东省资源利用企业、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公司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创新活力强的研发团队,针对公司产业链发展及现有装置问题,开展大量研究。 (二)完善的碳四深加工产业链布局 一直以来,公司专业从事LPG深加工,不断深化布局并完善碳四深加工产业链。顺酐装置投产后,公司已具备碳四全组分的加工生产能力,可将碳四各组分分别生产为MTBE、异辛烷、乙酸仲丁酯和顺酐等产品。丁酮装置的投产,延伸了乙酸仲丁酯产品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轻烃综合利用一期项目,生产顺酐相关产品,解决公司在大亚湾石化区发展土地受限问题;建设轻烃综合利用二期项目,生产醇醚产品,与轻烃综合利用一期项目为互补关系,提高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完整性、竞争力。未来,公司将不断深入研发,实现公司碳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公司将通过自身产业链互补优势、成本优势,来增强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三)技术先进、产品品质领先的优势 公司的生产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具备多项自主核心技术:乙酸仲丁酯采用自主研发的酸烯加成法,工艺成熟,纯度最高可达氨酯级,国内多数仲丁酯厂家采用该技术;丁酮生产采用自主研发工艺,单程烯烃转化率显著高于国内80%厂家采用的烯烃水合法,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联产附加值较高的乙醇,产品质量国内领先;顺酐产品品质享誉国内外,正丁烷单耗及生产成本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异丙醇产品质量同行业领先,可直接用作电子级原料。此外,公司具备自主生产顺酐催化剂和铜系催化剂的能力,通过持续研发催化剂技术,不断降低公司各相关装置产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 (四)原料供给优势 子公司宇新化工和宇新新材的生产装置位于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紧邻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从而为公司产品生产提供了充足、便利的LPG原料来源。目前,宇新化工已与两家上游企业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建设了与双方生产装置直接相连的LPG输送管道,中海壳牌和中海油惠州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LPG原料可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公司,在公司利用其中的碳四组分后,剩余LPG可根据两家企业需求向其进行返售,一方面保证了公司生产原料的低成本、便利、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大幅提高了公司对原料LPG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显著降低了公司原料成本。 (五)成本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灵魂,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和节能优化,降低单位产品物耗和能耗,多个产品生产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公司通过全面推行自动化系统操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岗位定员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公司LPG深加工产品生产装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LPG原料基本通过管输输送至厂区,减少了运输费用。同时,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华南地区客户或出口东南亚市场,内销产品陆路运输里程很短,出口产品可通过管道输送至大亚湾石化区码头直接装船。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的便利增大了公司运输成本优势。 (六)地理区位优势 公司地处华南,乙酸仲丁酯装置、异丙醇装置、顺酐装置、丁酮装置均为华南地区唯一产能,区位优势明显。公司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大亚湾石化区,是我国七大石化产业聚集区之一,产业园区毗邻深圳,处于珠三角以及华南地区核心位置,具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并贴近国内化工产品的主要需求市场。同时,大亚湾石化区拥有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对接惠大高速、广惠高速、沿海高速、沈海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可通过惠大货运铁路直达惠州港;惠州港属于优越的天然深水港,能靠泊最大30万吨级的油轮和货船,而大亚湾石化区临海而建,同时配套建设了多个货运码头。鉴于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世界范围内的化工原料均可便捷地运抵大亚湾石化区,园区企业的产品也能高效送达下游客户?同时,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是国内炼化一体化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石化园区之一,在化工专业人才储备、原辅料供应、产业配套、环境治理、公用设施配套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区位优势,使得公司能够与周边石油炼化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密切的技术合作和业务交流,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LPG深加工产品及其先进生产工艺的研发效率,缩短产品在国内石化产业客户的推广周期。 (七)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人才结构优质高效,专业匹配度高,依托行业平台与高校合作保障人才持续供给,形成了可持续的高素质人才输送通道。构建科学激励性薪酬体系,坚持绩效考核与薪酬奖金紧密挂钩,发挥月度总经理奖励、季度年度评优评先等多层级激励机制效能,精准匹配价值创造。同时,公司一直将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核心,持续深化“师带徒”传承模式,确保专业经验高效传递;选拔核心骨干参与高校研修及专业机构能力提升项目,不断夯实人才梯队的能力根基。公司持续打造全方位、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且持久的内生动力。 (八)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以“打造平台、创新卓越、真诚回报”为企业文化理念,以“构建创新科研、绿色工艺、精益生产的产业结构,以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创新的思维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为企业战略,全体员工以司为家、团结奋斗、追求创新、砥砺前行,以实现“建设全球一流的精细化工新材料科技型企业”发展愿景为奋斗目标。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15 万吨/年顺酐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129,271.4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5,83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441.49万元。项目在宇新新材料厂区范围内,通过新建生产装置及公用配套设施的方式进行实施。本项目将引进国际领先的固定床正丁烷氧化+DBP后处理工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装置、储运设施、变配电室、控制室、顺酐集装罐堆场、污水处理系统、脱盐水站、循环水场、空氮站、消防系统等生产及配套设施。公司通过甲基叔丁基醚装置、异构化装置、异辛烷装置将LPG中的丁烯和异丁烷资源全部利用完全,还剩下约13万吨/年的正丁烷原料,目前该部分正丁烷主要作为民用液化气出售,并未实现工业化利用增值的目的。本项目充分利用了公司已有生产装置加工后剩余LPG富含的正丁烷组分,可显著降低顺酐的原料成本,完善和拓展了公司的LPG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该项目副产的蒸汽将供应宇新化工厂区,可显著降低宇新化工的能源动力成本;此外,顺酐可作为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为公司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较广的选择。本项目达产后,在正常经营年份,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58,362.59万元,预计每年可实现利润总额26,085.51万元。
要点八: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九: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