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技术(300077)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半导体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器人概念 EDR概念 半导体概念 数字货币 华为概念 工业互联 生物识别 新能源车 国产芯片 区块链 量子科技 网络安全 锂电池 移动支付 物联网 深圳特区

要点二: 经营范围 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开发、生产、销售手机芯片、数据通讯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语音处理芯片、加密芯片(不含限制项目);电子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产品的开发、购销;加密系统、信息安全、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项目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购销;电子设备、电子系统的开发、购销(不含限制项目及专营、专控、专卖商品);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按贸发局核发的资格证书执行);移动通讯终端、手机、通讯设备的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房屋租赁;机动车辆停放服务;物业管理;设备租赁(不含金融租赁业务)。

要点三: 集成电路设计、新能源负极材料 公司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并提供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技术支持服务。公司持续聚焦“通用+安全”产品及市场战略,围绕信息安全、SoC、无线通信连接三大核心技术优势,形成通用MCU、安全芯片及射频芯片产品线。产品涉及通用MCU、金融安全、物联网安全、可信计算、超低功耗蓝牙等芯片产品。目前,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内蒙古斯诺承担,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石墨化加工服务。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数码和储能等锂电池领域;石墨化加工工艺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集成电路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终端需求温和复苏,下游终端用户、渠道端库存逐步去化,自2024 年下半年起,半导体行业呈现出回暖态势。在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持续驱动下,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2025 年发布的春季预测报告,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 11.2%。WSTS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 16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8%。这一增长主要受生成式 AI 技术快速发展驱动。从区域表现来看,亚太地区一季度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 15.4%,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预计亚太地区(除日本外)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度增长率将维持在 10%以上。 (二)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 2025 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统计,2025 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 776GWh,同比增长 68%,相较 2024 年上半年同比 21%的增长,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从细分领域来看,动力电池板块出货 477GWh,同比增长 49%、储能板块出货 265 GWh,同比增长 128%、数码锂电池板块出货 23GWh,同比持平;GGII 展望,2025 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比增速仍将维持在 20%以上,加之受海外动力市场需求增长带动,2025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超过 TWh。储能领域在持续高备货背景下,2025 年中国储能市场出货同比增速有望超50%,市场规模将超 500GWh。 2025 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增长趋势,根据 GGII 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 129 万吨,同比增长 37%,增长原因主要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出货的增长。其中人造石墨负极出货量超 117 万吨,占比 91%,同比去年提升 5.3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 47%。

要点五: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研发优势 在安全SoC芯片技术领域,经过长期研发与迭代,公司积累沉淀了能够充分满足和引领客户应用的下一代安全密码芯片技术、高性能超低功耗SoC架构设计技术以及超低功耗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等核心技术及卓越的芯片产品研发能力;在通用MCU芯片技术领域,持续提升自主核心技术、底层基础技术、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能力,建立并布局包括通用MCU、工业级MCU和车规MCU芯片设计研发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持续优化提升通用MCU芯片产品系列化研发平台;在工业控制、车规等高可靠性MCU芯片技术领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掌握高质量目标、高性能和高可靠系统架构与核心技术;公司与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国内外同行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入持久,持续保持基于先进工艺技术的芯片研发设计和产品化方面的技术优势。

要点六: 集成电路设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在SoC芯片设计、安全、射频、低功耗等多方面均积累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并拥有多项知识产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知识产权(含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等)累计申请量为2,478项,授权量为1,429项,其中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达1,517项,取得国内外授权专利92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59项,软件著作权83项。历年来公司相关技术已累计获得1项中国专利金奖,9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广东专利金奖,4项广东专利优秀奖。

要点七: 新能源负极材料——技术优势 内蒙古斯诺深耕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在石墨整形和造孔以及表面改性方面具有多项核心技术,拥有近60项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行业前沿技术的开发和转换能力。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以保证产品良好的一致性。先后开发的多款负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产品同时也通过IATF16949、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体系标准认证。经过持续投入和技术改进,内蒙古斯诺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全工序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方面得到较大提升。1)原材料预处理方面,引进国内先进的辊压磨,显著提高了成品率和产品技术指标;2)复合造粒方面,对出料系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3)高温炭化方面,建成全自动化的辊道窑生产线,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产品的温度曲线和生产工艺;4)石墨化方面,提升装炉量,提升石墨化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产品合格率和实收率方面在行业里有较高知名度。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