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化学制品 河北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低空经济 飞行汽车(eVTOL) 化工原料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间氨基苯酚、氯乙烷、溴丁烷、间苯三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生产销售间氨基苯磺酸、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苯胺—2.5—双磺酸单钠盐、2-苯氨基-3-甲基-6-二乙基荧烷(ODB-1)、2-苯氨基-3-甲基-6-二丁基荧烷(ODB-2)、3-{【(4-甲基苯磺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苯基4-甲基苯磺酸酯等特种纸系列化学品(不含危险化学品)、4,4'-二氯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有机中间体(危险化学品除外)、荧光增白剂系列产品。医药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与液体化学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生产、批发、分装、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产品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上游为基础化工行业,如氯碱、苯系列、煤化工系列行业,所处行业主要为染料和日化中间体、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纸张化学品、复合材料和新材料中间体等化工子行业,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染料、日化、医药、农药、造纸、复合材料、新材料等行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染料和日化中间体行业 中国染料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根据统计数据,2025年1-3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同比增长5.74%,增速较上年同期和2024年全年分别加快1.78和2.46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84.78亿米,同比增长11.8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27个百分点;出口金额73.80亿美元,同比微增0.7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4.18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0.87美元/米,同比下降9.88%,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8.39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同比增长2.9%,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的增幅,其中6月单月限额以上的化妆品零售额出现2.3%的同比下滑。预计下半年“抢出口”影响消退可能对行业需求量产生不利影响,但宏观经济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及各行业逐步“反内卷”的实施将有助于量价企稳,对公司染料和日化中间体需求提供支撑。 (二)医药和农药中间体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利润总额1767亿元,同比下降2.8%。上半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约为208.5万吨,同比增长9.7%。综合来看,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医药和农药中间体需求有望平稳增长。 (三)纸张化学品行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12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利润总额175.7亿元,同比下降21.4%。短期看,国内纸张行业受需求偏弱影响,由去年同期的大幅增长转为下降;海外市场分化较大,美国受消费增长驱动热敏纸等需求表现较好,而欧洲则库存高企需求较弱。中长期看,虽然部分行业无纸化(如线下电子支付取代刷卡支付、高铁票/登机牌电子化等)趋势对热敏纸及纸张化学品的需求导致不利影响,但物流、外卖、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应用有望带来需求增量。 (四)复合材料和新材料中间体行业 2022年4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纤维等产品。波音和空客2025年上半年分别交付了280和306架民用客机,同比分别增长60%和下降5%,总交付量明显增长。考虑到波音交付规模的恢复和空客份额的提升,同时新机型机身复合材料用量占比持续上升,对公司相关产品需求增长有利。聚砜等新材料国内仍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且随着国内企业的质量提升,将有望提升全球其他市场的份额,预计未来国内聚砜类产品单体需求将持续增长。芳纶、芳砜纶、电子级聚酰亚胺等新材料未来需求前景较好,也有望带来中间体的需求增长。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一链三体”产品结构 公司已形成“一链三体”主营业务结构,以间氨基苯磺酸为基础,发展复合材料和新材料中间体、医药和农药中间体、染料和日化中间体、纸张化学品四个系列,各产品既相互独立,作为商品单独销售,又可作为上下游产业原料相互衔接,且副产品得以充分利用,形成公司独有的产业模式,未来不断向电子化学品、高端复合新材料、生物医药前驱体等高端产品和下游市场拓展。 (二)区位优势 公司位于国家级产业园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特色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内企业优势互补,上游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原料继续生产下游产品,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公司充分利用园区的回收氢气,改造原先老的氢化工段,通过加氢还原反应,实现了连续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建新瑞祥以自有资金竞得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宗土地(共计1038.96亩)的使用权,为项目建设及后续业务拓展提供了保障。 (三)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团队,具有独立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在异构体控制、产品提纯等核心工艺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产品质量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激励和吸引研发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公司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公司在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等外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公司现有的生产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环境工程等方面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公司副总经理朱秀全参与完成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在间氨基苯磺酸加氢还原工艺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固废”零排放,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拥有22项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35项专有技术,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四)营销优势 公司拥有完全的企业自主经营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营销活动中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资源能得到快速合理的调配,并拥有一支由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组建的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营销团队。在新老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为进一步开拓新产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市场占有率高,行业地位突出 公司依托多年稳定的生产运行,创造性的改进原有产品的工艺水平,不断开发投产新产品,产品的质量被更多的国内外用户认可。随着公司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及行业地位的日益稳固和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将会更加凸显,新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保障了公司在同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六)环保技术 公司以超前的环保意识,从源头做起,自主开发了成套能达到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废水系统化处理设施并获得了发明专利,该设施通过“多效蒸发+除盐+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浓水焚烧”的处理过程,使80%的工业废水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其余的20%实现了达标排放。通过环保工艺的创新,确保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及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