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电子元件 广东板块 宁组合 茅指数 富时罗素 深证100R 创业板综 MSCI中国 深股通 创业成份 央视50_ 融资融券 深成500 HS300_ 人形机器人 小米汽车 新型工业化 PLC概念 机器人概念 工业母机 储能 工业互联 新能源车 深圳特区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智能机器人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虚拟现实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机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其他通用仪器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物联网设备制造;互联网设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企业总部管理;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电气安装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核心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四大业务: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促升级”政策组合拳下稳健回升;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均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制造业PMI虽仍在荣枯线附近波动(1–6月区间49.1%–50.5%),但政策端持续加码设备更新和数字化转型,带动资本开支温和修复:1–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为工业自动化需求筑底。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宏观环境回暖,工业自动化市场止跌企稳,全年有望实现弱复苏格局。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景气,规模进一步突破,结构有所优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4.3%,较2024年全年提升3.4个百分点。从市场结构看,国内外需求呈现“双轮驱动”的良好格局。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约588万辆,同比增长35.5%;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新能源汽车出口实现快速增长,预示着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正在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三)电梯行业 2025年上半年,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收缩影响,新建住宅电梯需求依然比较低迷;而老旧电梯更新、轨道交通配套等非地产电梯需求有所提升,对冲了部分新建住宅电梯需求下滑的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全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累计产量为65.4万台,同比下降6.4%,降幅较2024年全年(-8%)有所收窄。 (四)轨道交通行业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轨道交通市场整体延续“投资趋缓、线路投产平稳”的运行态势。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381.48公里,2025年上半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20.70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3.73%;新增运营线路6条,新开后通段或既有线路的延伸段11段。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多层次、多产品、多场景的核心技术优势 作为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核心技术不仅涵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的各类产品技术,还涵盖工业自动化、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工艺技术,并积累了跨行业开发应用和落地拓展的丰富经验。 (二)多产品组合解决方案或定制化解决方案优势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提供单一产品或简单解决方案的厂家,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凭借二十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多产品、多层次的行业解决方案。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围绕设备自动化/产线自动化/车间自动化的多产品或差异化解决方案需求。 (三)国产行业龙头的品牌优势 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行业营销、技术营销、品牌营销。经过二十多年耕耘,公司规模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工控/电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下游行业国产化率提升的大背景下,公司充分享受国产行业龙头的品牌红利。 (四)成本优势 与内资品牌相比,公司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领先的产品设计带来的低成本、规模效应带来的采购/制造低成本、良好的质量控制带来的产品维护低成本。与外资品牌相比,公司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研发、营销、制造和管理方面高效运营带来的低成本。 (五)管理优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行业深耕与积累,公司在战略规划、研发管理、事业部运作、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管理优势。富有行业经验的管理团队及优秀人才队伍、贴近用户的组织与流程、平等高效的工程师文化都是公司多年打造出来的管理优势。
要点六: 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 2019年3月20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的股权,公司拟先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标的公司51%股权,再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标的公司49%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