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贸易行业 湖北板块 内贸流通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华为海思 液冷概念 存储芯片 AI芯片 元宇宙概念 半导体概念 无线耳机 UWB概念 ETC 华为概念 小米概念 车联网(车路云) 国产芯片 OLED 5G概念 电商概念 特斯拉 智能穿戴 智能电网 物联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产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市场营销策划。(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自研芯片以及智能电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占比最大的业务为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业务,电子元器件产业链通常分为上游设备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设计原厂、中游代理分销商及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上游芯片原厂兼具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点,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采购需求多样化,采购份额分散,难以通过直销模式完成无缝衔接,代理分销商是整个行业中衔接上游和下游的重要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整个价值链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上游芯片原厂分担大部分市场开拓及技术传递工作;对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供应链支持、金融服务等。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分工精细化、复杂化程度日益提升,技术加速迭代,加之地缘政治风险给全球供应链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代理分销商在电子元器件产业链条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导体市场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此外,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及国产替代在政策支持进度加速的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国内晶圆厂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先进封装技术应用加速;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新兴东南亚、中东等地区需求增加,本土产品替代速度加快,自主率提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呈现“出口增速显著高于进口”的结构性特征,出口额6502.6亿元,同比增长20.3%,进口额1.38万亿元,同比增长8.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2394.7亿颗,较去年同期增长8.7%。 从半导体细分市场来看,AI相关需求仍然是半导体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大模型训练及端侧AI产品落地推动相关产品出货量激增;存储芯片因市场上主要厂商的部分存储产品停产通知引发供给收缩,相关存储芯片价格出现大幅涨价,进入超级周期,带动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增长;新能源汽车及工业4.0特别是光伏相关产业稳健增长,带动相关MCU、功率器件等产品销售额增长。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二)自研芯片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自研芯片业务主要是全资子公司芯源半导体微控制器(MCU)芯片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回顾2024年,全球MCU需求主要受汽车电子化、工业自动化及物联网三大趋势推动,高增长领域包括汽车、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物联网、AI嵌入式应用,Technavio最新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达256.5亿美元,并将在2029年攀升至38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8.4%。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625.1亿元,同比增长8.64%,预计2025年增至656.4亿元。然而,目前国产MCU仍处于行业内卷状态,从市场竞争、技术突破及应用分布来看,国内大部分MCU厂商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等中低端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厂商利润率持续压缩,虽然近几年在国产替代及技术迭代的双轮驱动背景下,国产厂商在汽车及工业控制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但高端领域仍被国外MCU厂商垄断,市场技术壁垒显著。 报告期内,MCU产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工业4.0和政策支持,未来五年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国际大厂的战略收缩为国产厂商腾出市场空间,加之地缘政治风险加速了供应链本土化,预计国产替代率将会进一步提高,但中低端市场过度竞争和技术壁垒挑战依然严峻,对国产MCU厂商提出更高要求,具备车规认证、标杆产品、生态粘性、资金支持的企业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三)智能电网业务行业情况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了结构性变革,加快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转变,持续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效果显著。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约为1077.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1%,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16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 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智能电网行业的发展与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智能电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预计智能物联电能表、能源控制器等新产品也将持续扩大应用数量和范围。 此外,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将与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紧密合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也推动了低压电器产品的智能化发展。智能断路器、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升级产品需求也将增加。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公司在行业深耕20多年,拥有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上游芯片原厂产品线代理权,并持续不断开拓新的优质产品线及产品种类,增加了代理产品的覆盖面,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2013-2017年,公司先后并购三家同行业优秀公司,2014年参股一家同行业优质公司云汉芯城,2019年末参股语音AI芯片设计及方案商上海互问科技。经过近年来的内部整合,公司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渠道,不断将业务拓展到各类行业客户,拥有超过万家下游客户,且在手机、电脑、汽车、工业及新能源、家电等行业拥有一批超大客户,此外,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司积极布局,已稳定发展了一批优质客户。 (三)坚持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研发能力,在代理分销业务基础上不断向芯片自研、解决方案、模块及终端产品方向延伸。公司积极推进自研芯片MCU产品的研发更新,推动公司从代理分销转型为芯片设计与代理分销并举的双核心战略;此外,公司基于代理产品及自研产品进行相关模块及方案等研发;对于下游智能电网领域的模块、解决方案及终端产品,公司积极跟进市场最新标准及客户需求,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源进行研发,拥有较大研发及竞争优势。 (四)人才团队方面,多年来公司已经建立起一支高效的运营团队,有深厚的集成电路产业背景,对行业发展和市场趋势有深刻理解;公司还有强大的技术及支持团队,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为下游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公司还优化考核和激励制度,激发员工活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公司人才梯队建设。
要点六: 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6月29日和2022年7月15日分别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方案的议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了公司股份2,700,0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2318%,最高成交价为5.7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4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15,109,825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回购符合公司回购股份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