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环保行业 安徽板块 创业板综 转债标的 绿色电力 垃圾分类 节能环保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环保科技技术开发、咨询及转让服务;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施工;环境工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施工;环保监测仪器、设备、环保建材、环保型保护膜开发、销售;市政工程(含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机电安装、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工程;生态工程(黑臭水体、人工湿地、土壤修复等);园林、景观、绿化;房屋租赁、仓储(除危险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限分支机构);垃圾焚烧发电、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发电;固体废弃物处置(除危险品);污泥及餐厨垃圾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以上凡涉及行政许可的项目均凭许可证件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水环境治理业务、垃圾焚烧发电及固废资源化处理业务、光伏业务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制造及咨询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黑臭水体、湿地治理等水环境治理,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城乡垃圾资源化处理、污泥资源化处理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创新技术的一站式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在许多细分领域如工业废水、乡镇污水处理、污泥资源化处理等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技术,是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的中国领跑者。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水环境治理业务、垃圾焚烧发电及固废资源化处理业务、光伏业务。
要点四: 环保行业 “十四五”期间,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我国将全面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产业支撑体系,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环保产业集中度较高的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危废处置等细分领域,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要点五: 大环保、全方位环境治理系统服务商的优势 公司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乡镇污水、园区污水、厂网一体化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治理经验、工程业绩和人才技术优势。在垃圾发电和固废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方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多个从方案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的项目业绩。同时,公司在水务及水环境产业链上全方位发力,从厂网一体化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到水资源再利用,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太阳能建设,以及城乡水务智能化系统建设等。
要点六: 人才团队和人才结构的优势 公司经过持续发展,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聚集了一批环保、化工、水处理、电气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人才基础。公司拥有一支学历较高的优秀人才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整体偏年轻化,层次合理,为公司业务开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以公司董事长张伯中为代表的核心管理人员拥有多年环保行业从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服务和管理经验,对客户需求动向及产业发展趋势具有较深的理解和较强的判断能力,为公司持续创新和业务拓展奠定了基础。
要点七: 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自主创新方面,公司依托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市庐州产业创新团队等省市级创新平台和团队,汇聚了一支由博士、高级工程师构成的高水平研发队伍,承担了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安徽省环境保护科研项目、合肥市关键技术重大研发项目等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在合作创新方面,公司持续深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务实合作,为公司快速、稳健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源动力。同时,公司聘请高校一流专家学者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聚焦公司发展战略与转型、发展新增长极、科技攻关、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在公司产业转型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协同发展,公司全面建立了以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和团队为依托、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抓手、多层次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助力“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公司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入选工信部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获评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省“五个一百”节能环保生产企业等重要资质及荣誉,企业品牌形象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历经多年的技术积淀与创新迭代,公司在工业废水治理及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等细分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在污废水及固废综合治理领域产业链前端、中端、末端分别掌握了高负荷水解酸化、高效多循环 AAO、臭氧催化氧化、自养反硝化滤池、碳源精确投加、污泥超高压脱水等多种类型工业废水、固废关键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农村污水、工业园区废水、工业废水、污泥处置、水环境生态修复等领域。未来,公司将以当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集成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实践以及开放服务,为各级政府、各类制造业企业、各类工业园区、河道流域等提供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
要点八: 中标3.53亿元污水处理PPP项目 2018年8月1日公告,公司于2018年7月31日收到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来的《桐城市政府采购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桐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中标单位。项目总投资35326.67万元。
要点九: 签2.68亿元PPP合同 2020年3月18日披露,近日,招标人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与公司、大连东晟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共同签订了大连市红凌路污水处理厂工程PPP项目《特许经营初步协议》。大连市红凌路污水处理厂,包括厂区内全部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和其他资产。日设计处理水量为5万立方米。本项目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运作。项目总投资2.68亿元,污水处理运营服务费2.0877元/m3,PPP 合作期为生效日起21.5年,其中,建设期1.5年,运营期20年。
要点十: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十一: 桐城市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PPP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9,559.30万元。包括桐城市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一期工程金额8,026.63万元,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口三保站改造工程(以下简称“三保站改造工程”)金额1,532.67万元,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发行人控股子公司桐城中环,采用“建设-运营-移交+政府购买服务”的PPP合资运作模式,合资方为桐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方系桐城市财政局与桐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资成立的国有投资主体。
要点十二: 桐城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项目 该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10,064.83万元,其中包括:工程建设费用8,326.4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79.99万元、预备费及铺底流动资金758.44万元。项目拟在现有桐城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基础上开展二期扩建工程,拟新增3万吨/日污水处理规模,建设5万吨/日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新建污泥深度处理系统,配套污水管网37.345km。建成后,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到5万吨/日。
要点十三: 夏津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6,390.96万元。其中工程建设5,482.5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13.16万元,预备费及铺底流动资金395.20万元。本项目拟建设夏津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BOT模式运营,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万吨/日,污水处理拟采用“A2O+絮凝沉淀+滤池+消毒氧化”工艺,污泥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含水率小于60%,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处理,项目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类排放标准,出水向西排入青年河湿地。
要点十四: 宁阳县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中水回用工程项目 计划投资金额为10,457.24万元,其中再生水利用工程投资概算1,757.54万元,中水回用工程投资概算8,699.70万元,再生水工程拟新建供水泵站和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工程规模为2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拟新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泵站至宁阳县城及东部新区之间的回用水管线,照顾更多企业的用水需求,供水规模为3万吨/日。
要点十五: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