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电网设备 浙江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微盘股 空间计算 混合现实 数据要素 时空大数据 数字经济 碳交易 虚拟电厂 数字孪生 华为概念 人工智能 充电桩 国产软件 阿里概念 智慧城市 水利建设 长江三角 太阳能 云计算 物联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力设施器材制造;电力设施器材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电池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电力设施器材销售;建筑材料销售;机械设备租赁;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测绘服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勘察;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为电力企业和工商业等用户提供电力和新能源的规划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电力一体化服务和以“光储充”为核心的新能源建设、节能服务、购售电服务、能效管理、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基于公司云渲染技术、数字孪生三维引擎的数智应用平台开发服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电力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4年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和发电装机总量分别达到9.85万亿千瓦时、33.5亿千瓦,较2023年度分别增长6.8%、14.6%。报告预测,2025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比2024年增长6%左右;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比2024年增长14%左右。2024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12.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 (二)新能源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1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我国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超过八成,达到84.2%,其中2024年风力发电9,9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太阳能发电8,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6%,两者占到全年发电量增量的58.1%。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025年1-6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3.7%,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合计装机将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预计203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接近70%,全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有望达到35%。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蓬勃发展。 (三)综合能源服务进入大力发展阶段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是以电能为核心,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以“节能、环保、科学、高效、经济用能”为宗旨,从能源管理、能源技术、能源经济、能源市场多角度为能源用户、服务商、中间商、供应商提供与之配套的能源综合服务。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双碳”目标的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作为能源领域的新兴业态,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其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从传统的能源供应向能源服务、能效提升、碳管理等多个领域延伸。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政策,如能源双控、节能减排、数字化、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储能、辅助服务、公共机构能源托管、推动能源互联网普及、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等。如《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重点推进在新能源及储能并网、智能变电站、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虚拟电厂、电碳数据联动监测、综合能源服务、综合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组织示范工程承担系统性数字化智能化试点任务,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加快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电能量和辅助服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电力市场;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辅助服务市场等。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资质优势 公司具备较为全面、高阶的业务资质,目前持有甲级测绘资质以及若干子项的乙级测绘资质、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等级证书(CS2)、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甲级工程设计资质、新能源发电专业乙级工程设计资质、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勘察))乙级资质、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证书、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输变电专业承包贰级资质、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贰级)等业务资质证书。其中甲级测绘资质、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甲级工程设计资质、新能源发电专业乙级工程设计资质是相关专业的最高等级资质。 (二)技术、能力协同优势 公司基于10多年的电力和新能源服务经验,形成了电力规划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运维的电力一体化服务能力;基于自主研发的云渲染技术、数字孪生三维引擎,打造了一站式数智应用平台开发能力;在双碳目标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公司结合电力一体化服务和数智应用平台开发能力,围绕用户侧打造了一个集能源投资的前瞻性、能源建设的专业性、能源运维的高效性及能源运营的创新性于一体的全链条、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三)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杭州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杭州市总部企业,建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通过了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5认证。公司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多个场馆提供电力工程建设及电力保障工作,为场馆正常运行和赛事顺利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蓄电池远程在线核容系统”成功入选2024年浙江省“数智优品”。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公司实际控制人叶肖华承诺:①经纬股份在中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在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经纬股份股份,也不由经纬股份回购该部分股份。因经纬股份进行权益分派等导致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经纬股份的股份发生变化的,本人仍应遵守上述规定。②本人在担任经纬股份董事期间,将如实并及时申报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经纬股份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上述承诺锁定期届满后,若本人仍然担任经纬股份的董事,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人直接或间接所持有经纬股份股份总数的25%,在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本人所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经纬股份股份。此外,在买入经纬股份股份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经纬股份所有。③本人在经纬股份股票上市前直接或间接取得的经纬股份股份如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该等股票的减持价格将不低于发行价;经纬股份上市后6个月内,如经纬股份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本人在经纬股份股票上市前直接或间接取得的经纬股份股份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6个月。
要点七: 综合能源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经公司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00万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运用于以下项目:综合能源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根据各项目的实际进度,以自筹资金支付项目所需款项。本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的制度使用募集资金,募集资金可用于置换前期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以及支付项目剩余款项。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低于募集资金项目投资额,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资金解决。若本次募集资金总额超过项目资金的需要,则公司将会将超募资金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其他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