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规划(301505)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工程咨询服务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低空经济 微盘股 新型城镇化 车联网(车路云) 智慧城市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承接城市规划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市政行业(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专业甲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专业乙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文物保护规划(乙级)、古建筑维修保护(乙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编制、论证、咨询和评估等(二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设计、评估、论证、咨询等(乙级);全过程工程咨询;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转让服务;软件开发;科技咨询及技术推广;自有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图文设计与制作;模型制作;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材料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测绘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服务;土地整治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致力于为政府及各类开发建设主体提供精准有效并兼具操作性的城市规划建设解决方案。公司以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为核心业务,进一步延伸至工程总承包及管理领域。同时,公司基于在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沉淀与业务资源,融合信息技术,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智慧城市领域。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受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业务,所属的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行业的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城镇化进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发展战略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但同时,我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近几年我国各类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增速已呈现出下降趋势,政府预算支出中对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增长已有所减缓。如果未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政府相关预算出现紧缩,将会对本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在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引领下,积极做出适应性改变。同时,公司将建立与公司业务发展速度相匹配的设计人才队伍及技术储备,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从而增强跨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 (二)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行业具备一定的地域性,本地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单位在区域品牌影响力、项目经验积累、设计人才聚集、服务效率等方面更具优势。公司未来在区域市场开拓中,只有不断深耕区域市场,丰富区域项目经验,才能在区域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行业具备典型的客户资源积累特征,客户通常会根据设计单位过往经营业绩、项目经验积累以及历史合作情况等确定合作对象。因此,在未来新客户拓展中,可能面临着短期内难以顺利进入其供应商库、获得其认可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基于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在加深与现有稳健客户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凭借自身在行业深耕多年的品牌优势及项目经验优势,进一步加大优质客户的开发力度。同时,公司也将注重业务风险控制,密切关注下游客户的经营状况,加强对客户经营风险的甄别,不断地优化客户结构。 (三)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业务,需要拥有并依据相关行业资质开展服务。目前行业内拥有同等业务资质的企业较多,且主要以招投标方式获取业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时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将面临进一步加剧的风险。若公司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竞争优势,公司可能面临业务开展受阻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立足传统优势区域,以江苏省、长三角区域的各级市县区和沪宁高铁沿线作为核心市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业务布局,提高全国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一方面,公司将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积极做强做大现有各个分支机构,视实际业务开展需求布局新的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与公司业务发展速度相匹配的设计人才队伍及技术储备,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从而增强跨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 (四)收入季节性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受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客户通常习惯在前一年年末或当年年初确定投资计划,年内根据工程进度需要逐步实施,在年底前集中完成项目审查及结算确认,多数合同需要在下半年才能达到收入确认条件,因此,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客户管理制度,主动跟进并了解客户的项目时间安排和预算管理,在项目阶段结束后及时联系客户,协调验收时间,最大程度上降低季节性波动带来的风险。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业务优势:具备为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服务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参与历次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苏州市古城保护总体规划,为苏州市各阶段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作出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结合兼顾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且贯穿城市建设全程的业务模式优势,公司延续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承接大量区域规划设计、教育、交通和市政等专项规划设计乃至后期各类具体工程(如市政、景观及建筑)设计,为城市建设提供从发展理念至实体建设设计的一体化全方位服务。苏州市曾荣获“李光耀世界城市奖”,也充分彰显了公司长期以来积淀的技术优势,该优势既包括“研究-规划-工程”纵向的全程服务能力,也包括“城乡规划-市政-交通-建筑-景观”横向的全专业覆盖服务能力。 (二)服务优势:打造良好业务品牌,属地化业务布局 公司坚持以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社会性的业务理念为指导,以规划延续性﹑延伸性的业务路线为特色提供涵盖城乡规划、市政规划、交通规划、景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景观工程设计等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类服务。一方面,公司通过打造高素质的设计技术团队,建立标准化运作体系,逐步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严格把控作品质量,不断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受到客户的长期信赖与良好评价,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广泛设立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属地化服务,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设立21家分支机构。同时,公司积极实施“扎根长三角、开拓大湾区”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公司通过设立分公司或专门业务部门的形式建立培养省外业务团队。未来公司将继续依靠成熟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不断加强总部—区域的业务协同,以分公司为支点,发挥业务承接、区域业务协调、品牌建设、资源整合、客户维护等功能,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效率。 (三)技术优势:科技赋能传统设计,打造新时代智慧城市业务 公司基于在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对相关领域的数据标准与规范、数据分析与管理、数据展示与应用等具有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指引和切入点,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出技术、产品解决方案。这种规划、设计、产品、工程一体化运作的方式,有助于形成规划、设计建设到智慧城市管理提升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增强客户黏性。 (四)人才优势:持续性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是规划设计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优秀的设计团队。随着公司的成功上市,公司在原有人员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使得公司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到93.8%,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29.41%。拥有研究员级高级(正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工程师147名形成了专业技术完备、年龄配比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多名骨干成员在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学术组织中担任委员等职务。 (五)业务开拓优势:积极贯彻公司战略,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公司以“深圳—苏州”双中心建设作为公司战略的核心任务,通过设立分公司或专门业务部门的形式建立培养省外业务团队。积极向政策端靠拢,紧跟国家区域战略,进一步开拓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机遇,突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公司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并提高公司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服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深耕重点区域市场、寻求业务与市场区域布局的良好互动,优化升级区域市场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市场区域发展格局。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锋、钮卫东、张靖、朱建伟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如下:1、自公司(A 股)股票上市之日起 36 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以任何理由要求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2、若本人在上述锁定期满后 2 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如公司有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除权除息事项,则价格进行相应调整)。3、公司(A 股)股票上市后 6 个月内如连续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如公司有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除权除息事项,则价格进行相应调整)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 6 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本人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 6 个月。

要点七: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根据公司 2021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拟申请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发行数量为不超过 2,200.00 万股。公司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如下: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城乡规划创意设计与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区域营销中心建设及设计专业化扩建项目。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设计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率,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未来经营战略的持续推进,不断巩固、提升公司在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等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设计创意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