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农牧饲渔 北京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粮食概念 转基因 农业种植 乡村振兴 央国企改革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种子经营;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种子进出口;农药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控股公司服务;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粮食收购;粮油仓储服务;食用农产品批发;货物进出口;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化肥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花卉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农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化肥贸易业务以及专用品种粮订单业务。其中,农作物种子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多种农作物种子,由所属河南地神等10余家种业子企业开展研发、繁育、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公司发挥品种、基地、技术、组织等综合优势,以品种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拓展专用品种粮订单业务,与种子业务形成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专用品种粮订单业务主要由公司所属河南地神、山西潞玉、江苏金土地等子企业开展。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农作物种业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四五”以来,党中央把种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在农业农村部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和市场净化等一系列强有力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种业科技加速发展,种企实力显著增强,中国种企迎来了转型发展新时期。报告期我国农作物种业行业主要表现为:一是种业法规体系日趋完善。202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进一步强化了品种保护创新,激发育种原始创新活力,形成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二是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并取得显著进展。生物技术在种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更加成熟,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应用更加广泛。截至目前,全国已审定180个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含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于2025年4月公示的初审通过品种),种源进口替代率稳步提高。传统种业企业需积极与新兴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吸收其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科技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基地布局持续完善。我国种子生产基地布局基本形成,市场供种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相较国际种业,我国种业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水稻、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和单产水平在国际领先,但玉米、大豆等作物单产与美国、巴西等主产国相比存在差距;目前国内大型种业企业与跨国种业巨头相比差距明显,国际竞争力仍需不断提升;在科研方面,我国种业创新能力在研发投入和创新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代”差;我国种子企业优势群体市场竞争力不明显,提高市场集中度难度较大;当前国内种业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分散、竞争力普遍偏弱的现状,国内种子行业面临品种数量井喷、品种同质化、农民自留种与供过于求等情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公司总部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是中国种子行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单位,北京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示范龙头企业。公司所属的农作物种业公司中有4家是“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6家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公司目前是小麦种业全国头部企业,“两杂”种业全国领先,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已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名单中,公司及相关所属企业入选玉米、油料补短板阵型,小麦、水稻强优势阵型,获得国家“扶优扶强”的重点支持。 (二)农药行业 我国农药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毒品种,发展绿色、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在农药原药方面,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扩大份额,同时通过微通道反应、连续制造等工艺升级及海外建厂、登记证获取等全球化布局优化供应链,而中小企业则面临出清压力。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农药需求受到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影响。国内方面,随着耐除草剂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的推进,对除草剂市场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国内农药向环保化、高效化倾斜,生物农药和转基因配套原药增长显著。国际方面,随着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及印度市场的崛起,国外对国内部分农药产品提高关税,国内农药市场受到冲击,同时国内农药新建产能陆续释放,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国内部分农药品种的价格持续下行。从发展前景来看,在政策法规、环境保护、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药行业将面临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严的监管标准。 公司所属的河南农化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主要从事酰胺类除草剂原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较大的酰胺类除草剂原药及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拥有从甲苯硝化到酰胺类原药完整产业链条的生产企业。河南农化目前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酰胺类农药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濮阳市重点实验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4年12月获得河南省农药行业创新奖。在绿色发展方面,河南农化目前是河南省环保绩效评级为A级的农药生产企业,是河南省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企业,2025年6月获评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绿色工厂”称号。 (三)化肥行业 报告期内国内化肥市场承压明显,需求集中在春耕用肥、夏播用肥,化肥价格普遍呈现出一季度涨、二季度高位盘整态势;国际市场则受地缘政治冲突与贸易壁垒等因素导致化肥供应链受阻、价格波动加剧。钾肥因港口库存低位、进口节奏放缓及国内产量有限等因素,呈现供需紧平衡和进口依赖度提升的特点。 公司所属的华垦国际,是国家赋予化肥进口和国内经营权的四大化肥经营主渠道之一,从事化肥进口贸易业务多年,华垦国际在夯实固有业务渠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业务,寻找新增长点,加大优质肥料的引进;深挖服务,不断壮大国内销售客户群,同时积极应对国内外化肥市场的变化,有效规避严峻的市场冲击,经营稳步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增强。目前华垦国际经营的钾肥、特种肥和复合肥进口数量均位居行业前列。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公司综合科技实力国内领先。公司总部和所属企业分工协作,建立了上下互补、协同增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公司总部在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分子育种、转基因、航天育种方面搭建平台,拥有山西潞玉、湖北禾盛、河南地神、扬州现代等多个种业研究院,在北京、湖北等地建设了生物技术平台,在孟加拉、印尼等多国建立了科研试验站,成立巴基斯坦海外种子公司。公司拥有一支年龄梯队较为合理、学科分布均衡、综合素质优良的科研队伍,构建了开放式的商业化育种模式,与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 (二)公司三大主粮及油料种子业务经营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入选了小麦、玉米、水稻和油菜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目前已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群,公司小麦品种品类齐全,拥有一批优秀的专用品种,如超强筋品种“新麦58”和“扬麦53”、弱筋品种“扬麦15”、酒用型品种“泛麦8号”等。随着天泰766、潞玉1525、农发188、YD268等玉米新品种陆续推出,扬籼优919、金香玉1号等水稻新品种加快推广,为公司种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公司以品种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拓展专用粮订单业务,与种子业务的协同增益效果显著。 (三)公司作为种业“走出去”的领先企业之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种质资源引进、农作物种子进出口、海外本土化育种、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多次组织实施援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等多期农业技术援助项目,每年派出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在受援国开展新品种筛选试验、农业技术培训、示范展示基地建设等,获得商务部好评;所属湖北种子的子公司庆发禾盛在巴基斯坦注册的首个国外油菜品种HC-021C适应性强,产量和含油率高,显著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已成为该国第一大“双低”油菜单品。 (四)公司所属河南农化是国内先进的酰胺类除草剂原药及中间体生产企业,依托成熟的甲苯硝化-加氢-烷基化-农药原药产业链条,以及管道运输(氢气、乙烯)安全低成本的区域原料优势,构建了完整的酰胺类除草剂生产体系。河南农化通过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提升改造工程,不断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高水平安全生产。在2025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农药行业安全环保技术研讨会暨2025年中国农药行业责任关怀大会上,荣获“农药行业原药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五)公司所属华垦国际是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是国家赋予化肥进口和国内经营权的四大主渠道之一,在引进绿色高效的国际肥料产品方面拥有良好的资源整合优势。一是具备多元化的国际采购渠道,稳步提升全球化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构建多式联运体系,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二是强化产业链供给能力,通过构建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持续引进并推广国际优质肥料产品;三是打造优势肥料贸易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渠道建设-技术服务”的协同效应,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