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文化传媒 北京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AI语料 Kimi概念 短剧互动游戏 数字阅读 鸿蒙概念 抖音概念(字节概念) 华为概念 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服务;软件销售;软件开发;软件外包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电子产品销售;文具用品批发;文具用品零售;办公用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广告发布;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平面设计;版权代理;翻译服务;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玩具、动漫及游艺用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出版物零售;出版物批发;网络文化经营;网络出版物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数字阅读平台服务、衍生业务、版权产品等。互联网数字阅读平台服务中,公司以出版社、版权机构、文学网站、作家为正版图书数字内容来源,对数字图书内容进行编辑制作和聚合管理,利用“掌阅”、“得间”等数字阅读平台面向互联网用户发行数字阅读产品,通过用户充值付费或者利用其流量价值为各类客户提供多样的商业化增值服务来获取收益;衍生业务中,公司围绕优质IP资源,进行短剧等视频内容生产、制作与运营,并获取相关收益;版权产品中,公司通过运营原创网络文学版权,向阅读、影视、动漫等各类文化娱乐类客户输出其内容价值和IP价值,从而获取版权相关收益。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数字阅读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行业增长动能日益多元化。 随着数字内容生态不断丰富和用户需求的持续演变,我国数字阅读行业发展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用户阅读行为更加趋向场景化和多元化。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其中广告及其他收入307.94亿元,订阅收入278.67亿元,版权收入74.80亿元,广告及其他类型营收首次超越订阅营收,成为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最大的收入来源;其中大众阅读市场规模为488.85亿元,占比约为73.91%;有声阅读市场营收规模为123.70亿元,占比约为18.70%,专业阅读市场规模为48.86亿元,占比约为7.39%。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6.70亿,同比增长17.52%。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为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31%,其中网络文学和电子书的数量占比约为67.55%,有声阅读作品数量占比约为32.45%。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出海作品总量为80.84万部(种),同比增长6.03%,出海地区以东南亚、北美、欧洲、日韩等地为主。 我国网络文学市场正从“订阅+版权”的传统模式,向以广告为主的新业态模式转型,行业增长动力多元化日趋明显。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为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7%,广告收入依旧保持强劲增长。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约为4,210万部,较2023年增长超420万部,增幅达11.19%。网络文学IP改编量达到83,250部(种),同比增长14.55%。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为48.15亿元,同比增长10.68%,网文出海进入平稳运行期。网络文学出海作品总量(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为75.09万部(种),同比增长7.92%。受短剧和微短剧等新形态内容快速传播影响,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累计达6.38亿,同比增长16%,创造历史新高。 (二)国内外短剧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根据DataEye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H1微短剧行业数据报告》,截至2025年6月,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占网民总数比重接近七成。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其中免费微短剧市场规模约350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40%,免费短剧模式在整个微短剧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55%左右。 根据短剧自习室《2025年海外短剧行业报告(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海外短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收入达10.88亿美元,下载量累计5.26亿次,分别同比增长249%和451%。据短剧自习室保守预测,2025年全年收入预计达24.73亿美元,下载量有望突破12.09亿次。2025年上半年,短剧市场收入排名前三的国家是美国、日本、英国,其中美国以约5.26亿美元收入位列全球第一,与第二名拉开断层式差距。 (三)AIGC持续赋能数字阅读和短剧行业。 AIGC持续助力网文行业。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一方面,AI可以成为助力作家提升创作效率的有力工具;但另一方面,这种“内容生产自动化”的新趋势或将取代部分模式化创作,运用不当还将带来一系列数据安全、信息伦理、隐私及版权等问题,“反洗稿”成为网文创作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微短剧+AI”应用成为微短剧产业发展重要趋势。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的《“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2025)》,近一年来,AIGC的创造能力与呈现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AI的应用在微短剧行业进一步蔓延。众多创作者将AI工具应用于微短剧产业链各个环节中,采用“文生图、文生视频”等方式创制微短剧作品,利用AI工具实现降本增效。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庞大而稳定的用户群体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数字阅读和衍生业务领域,凭借产品体验和先发优势,逐步成为数字阅读和衍生业务领域中的领先者。公司运营的数字阅读和衍生业务平台已积累庞大的用户规模,用户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数字内容消费习惯。 (二)丰富而优质的内容资源 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数字内容资源丰富,品类众多,包括图书、有声读物、杂志、漫画、自出版、视频等多种类型,能够满足用户多种类别和场景的阅读和娱乐需求。数字阅读方面,持续引进精品数字内容,大力发展“掌阅文学”内容孵化生态体系,通过挖掘、签约、培养、推荐、衍生增值等手段输出了大量优质内容,不断丰富内容创作生态圈;衍生业务方面,主要针对年轻用户群体,开发爱情、校园、职场等能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短剧题材,满足用户的情感和娱乐需求,与此同时,融入励志、生活纪实、社会热点等内容,提升短剧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持续聚焦技术创新投入,以AI大模型为核心引擎驱动业务发展。在衍生业务领域,短剧内容创作、投流等场景进一步深化技术应用,将AI大模型能力深度融入短剧剧本创作,通过情节生成、角色塑造等能力辅助创作者快速产出多题材剧本;依托AI大模型对自然语言和海量数据的深度理解,构建投流素材智能生产系统,借自然语言处理与多模态生成能力,自动化产出适配投流场景的多元素材;AI短剧方面,公司发挥多维技术优势,在多模态生成模型的深度融合、动态捕捉、数据增强、推理效率优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在技术研发侧,利用大模型代码理解与生成能力,自动生成代码、智能调试故障、优化系统架构,为业务落地提供高效工程化支持。 (四)基于海量用户及丰富内容的深度运营开发能力 公司数字阅读平台和衍生业务聚合了海量用户和丰富的数字内容资源。公司坚持精品理念,制作和精选优质的文学和短剧等数字内容,充分满足用户的阅读和娱乐体验,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算法体系,高效精准地将优质数字内容触达用户,形成了以内容挖掘和用户行为为导向的高效数字内容运营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商业化平台,实现商业化增值与用户体验的结合。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本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张凌云、成湘均承诺:本人自发行人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也不由发行人收购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数字阅读资源平台升级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为93,343.36万元,主要包括版权加工支出10,281.17万元,版权内容采购77,340.98万元,补充铺底流动资金5,721.21万元。本项目建设将实现公司的文学作品版权及自有平台签约作者数量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充数字内容资源数量,完善数字内容结构,改进数字内容质量。借助于公司数字阅读平台“掌阅”所奠定的市场基础,本项目实施后将巩固并提高公司在国内数字阅读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为公司未来打造数字阅读生态圈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
要点八: 数字阅读技术平台升级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为6,240.00万元,主要包括现有机房软硬件设备升级和网络环境升级两部分,现有机房设备升级建设投资2,550.00万元,机房及宽带租赁费用3,690.00万元。项目建成后的技术平台将作为公司在国内主要的网络技术平台,具有先进的平台管理系统及设备,能基本满足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所需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升用户的在线体验,巩固公司产品优势,是公司现有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要点九: 数字阅读海外开发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为5,137.83万元,主要包括公司海外业务人工成本投入600.00万元;云服务费用480.00万元;市场推广活动运营支出1,160.00万元;版权内容采购2,35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47.83万元。本项目建设将实现海外数字阅读市场的开展,公司基于在原有国内市场中占领的行业地位及大量优质数字版权的优势以港澳台等地区的数字阅读用户为服务市场,从而为公司开辟新市场领域。通过本项目建设,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业务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