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电气(605066)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电网设备 浙江板块 机构重仓 数据中心 百度概念 充电桩 智能电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电气安装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力设施器材制造;电力设施器材销售;家用电器研发;家用电器制造;家用电器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线、电缆经营;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作为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配电电器、控制电器、终端电器、电源电器、仪表电器等低压电器元件及成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各行业提供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及智能配电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安全用电解决方案、智慧配电运维解决方案、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智能微电网方案等,为客户提供更安全、高效、节能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能源、通讯、工业、交通及新兴领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低压电器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基础性元件,其发展深度耦合于宏观经济环境,并显著受下游需求波动、产业政策导向及市场竞争格局三重因素制约。2025年上半年,在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低压电器行业整体呈现量增质变的结构性分化:一方面受益于政策红利、新兴需求(新能源、数据中心)及产业升级(高端制造、绿色转型)支撑,行业实现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市场分化特征凸显——专业市场仍有强劲增长,数据中心、船舶、电子、冶金、化工等领域需求激增,新能源(尤以光储为甚)的高增长对市场形成强力提振;而通用市场持续承压,受困于库存高企与货流周转滞缓,叠加建筑行业深度调整及地方财政约束。同时,国内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凭借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势,在“一带一路”等海外市场的份额提升。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和产品研发优势 公司拥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多个重点院校展开校企合作。公司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具有创新高效、市场导向、技术领先、质量可靠、布局前瞻的优势。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积累与持续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依托创新型“共享平台+事业部”产品研发管理体系,结合对快速变化市场趋势的深度研究,第一时间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方向;通过持续的新产品、新技术预研发,确保对客户后续开发需求实现快速响应。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技术能力,借助CNAS实验室强大的试验与认证能力确保产品可靠性;构建覆盖通用市场和行业专用市场的产品矩阵,并通过前瞻的技术发展规划布局,抢占未来市场先机。 (二)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精益智造体系已完成从标准化(精益2.0)向体系化(精益3.0)的跨越,关键工序智能化覆盖率达95%,产品不良率下降35%;打造工厂全域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产线布局、设备运行、物流调度等多维场景实时监控,异常响应时效提升至分钟级;依托“天正天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价值链数据贯通与智能决策;通过3D数字仿真优化生产节拍,车间换线效率提升20%,订单响应周期缩短40%;建立“设备-工艺-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实现关键质量参数全覆盖;智慧物流中心实现入库、仓储、分拣、发运一体化,提升交付效率。针对行业客户制定专项仓储配送方案,实现点对点一站式物流,实现更敏捷的响应,更高效率的服务。 (三)营销渠道多样化优势 公司推进“行业大客户开发和分销渠道建设”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聚焦价值客户开发,深入洞察客户需求,提供行业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针对市场容量较大增长潜力较强的行业,设立专业的行业直销团队,在重点行业龙头客户进行突破,对增长潜力较强的行业加强业务拓展,对后期可能涉及的新产品、新技术持续投入预研发,使后续客户的产品开发需求得以快速响应。构建以销售大区为核心、覆盖主要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广阔销售网络,且具备行业针对性和细分行业深度覆盖;针对下游行业客户需求制定差异化渠道策略,安排专业销售团队对接重点行业,联合经销商打造市场化生态组织,凭借“铁三角”联合攻关机制与行业定制化产品方案,与长期价值客户建立组织型合作关系,保障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响应与可持续增长。 (四)数字化优势 公司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荣获国家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名单。同时,公司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级评定,入围“浙江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并获评“浙江省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示范企业”和“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弄潮榜上榜单位”等荣誉。公司实现了从生产端到客户端的全链路可视化管理,提升供应链协同效能。通过全面部署构建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敏捷市场响应体系,有效强化了从需求捕捉到终端交付的全链路协同能力。在前端市场端,CRM系统与经销商CRM升级版形成双向洞察网络,实时采集客户需求与渠道反馈,通过智能分析快速识别市场趋势,为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依托DMC经销商渠道下单平台与ERP、WMS系统的无缝对接,订单处理与库存调配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显著缩短响应周期,确保市场热点需求的即时响应与资源精准匹配。在智能制造领域,ERP、APS、SRM、MES、WMS等系统形成生产运营的智能中枢,动态优化生产计划、原料采购与仓储管理。5G、物联网等技术赋能的无人仓库、AGV物流系统及生产线机器人,实现从原材料入库、生产发料到成品出库的自动化作业,订单交付周期大幅缩短,生产资源调配效率显著提升。尤其在突发市场需求场景下,系统可自动触发优先排产、供应商紧急备货及经销商库存动态调整,形成“市场感知—生产调度—渠道交付”闭环。 (五)管理优势 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战略峰会“战略执行明星组织奖”、浙江省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浙江省管理现代化企业奖、财视中国“优秀财务管理奖(公司奖)”、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EMBA实践基地等。公司始终将组织能力建设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的核心,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团队。在管理体系方面,建立科学高效的经营班子决策机制,通过集体决策与专业分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战略制定的前瞻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在组织架构方面,推行市场化生态组织变革,利用事业部敏捷型管理模式,实现垂直领域专业化运营与横向资源协同的双轮驱动,极大提升市场响应速度,缩短从客户需求到解决方案的闭环周期。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持续引进并培养行业优秀人才,构建高素质、年轻化的专业团队;完善绩效管理和人才盘点机制,培育职业经理人队伍;通过系统培养将校招大学生发展为业务骨干和中层管理者,形成良性人才梯队。同时,重视专业型技术型销售组织的打造,提升整体组织的技术浓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员工能力提升方面,实施领导力发展计划,建立任职资格体系,开展多层次内部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构建覆盖基础技能到高级领导力的完整培训体系;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联合研究项目拓展员工视野,促进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重点布局新能源、智能配电等领域,加强关键人才储备以支撑新兴业务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绩效管理,完善目标导向的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多元化管理团队建设,促进跨行业资源协同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基于中国制造 2025 方向的低压电器产能扩建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为53,69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3,91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9,785万元。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为10,978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为29,727万元,其他费用为3,207万元。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形成新增年产9,104万套低压电器的生产规模,可实现新增年销售收入141,47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8,302万元。

要点八: 智能型低压电器产品扩产建设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为15,28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42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867万元。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为110.00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为11,431.00万元,其他费用为881.00万元。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增主要生产设备446台(条),项目完成后形成新增年产1,712.67(万极、台)智能型低压电器产品的生产能力。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40,617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4.11%(项目投资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12年(所得税后)。

要点九: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8,32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为220.00万元,软件、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为6,484.00万元,其他费用为1,624.00万元。项目通过新建研发中心,添置先进高效、可靠、适用的研发实验设备、检测设备、研发及分析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并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内供电、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和生活设施,建成一个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试制生产于一体的研发中心。本项目的实施,主要立足于产品设计、产品试制与检测,本身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在于给公司带来的间接效益。项目建成后主要通过提供技术支撑、增加公司的技术储备,促进成果转化,扩大产业规模,资源共享等,给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公司可用利润反哺科研开发,继续增加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要点十: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十一: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