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半导体 浙江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转债标的 中芯概念 IGBT概念 汽车芯片 第三代半导体 半导体概念 氮化镓 新能源车 国产芯片 人工智能 5G概念 充电桩 智能电网 物联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半导体硅片、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和光电芯片。主要产品包括6-12英寸半导体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6英寸TMBS(沟槽肖特基二极管)芯片、6英寸SBD(平面肖特基二极管)芯片、6英寸FRD(快恢复二极管)芯片、6英寸MOSFET(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芯片、6英寸TVS(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及6英寸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6英寸GaAs(砷化镓)射频芯片、6英寸VCSEL(垂直共振腔表面发射激光器)光电芯片等三大类。三大业务板块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5G通信、汽车电子、算力、人工智能、低轨卫星、智能电网、医疗电子、智能驾驶、物联网、机器人、光通信、激光雷达、光伏产业、消费电子等终端应用领域。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半导体硅片业务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7月29日发布的半导体硅片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量达到3,327百万平方英寸,与2024年同期的3,035百万平方英寸相比,增长9.6%。环比来看,出货量较今年第一季度的2,896百万平方英寸增长14.9%,显示出除存储以外的部分领域开始出现复苏迹象。用于AI数据中心芯片的硅晶圆需求(包括高带宽存储器HBM)依然非常强劲,其他器件的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总体仍偏低,但库存水平正在正常化。 (二)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业务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0万辆和1,565.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0万辆和693.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回顾与下半年展望》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GW。报告显示,世界主要经济体光伏渗透率不断提升,特别是近五年增速较快,2024年世界平均光伏发电渗透率约为6.57%,且近几年中国光伏渗透率提升较快,2024年中国光伏渗透率超过9%。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测上调,由531~583GW上调至570~63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其中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同步上调,由215~255GW上调至270~300GW。 (三)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和光电芯片业务 全球射频和光电芯片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不同细分领域增长差异显著。据Yole数据,2025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预计达254亿美元,其中PA芯片市场规模约104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细分市场方面,5G通信是射频芯片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5G基站建设加速,推动射频PA芯片需求激增。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优势 这是公司在行业内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公司涵盖了包括硅单晶拉制、硅研磨片、硅抛光片、硅外延片、功率器件芯片、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和光电芯片等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生产环节,贯通了从材料到芯片的全链条技术。公司功率器件芯片制造材料来源于公司自产硅片,这有利于充分发挥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优势,使公司能够从原材料端就开始进行质量控制与工艺优化,缩短研发验证周期,保障研发设计弹性,在保证盈利水平的同时抵御短期供需冲击、提升业绩稳定性,利于公司稳健经营。 (二)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 公司坚持立足于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与客户密切协同,确保研发与市场紧密结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半导体硅片产线建立之初,其硅片生产技术即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攻关与经验积累掌握了包括超低阻重掺硅单晶、轻掺超低氧单晶等单晶生长技术在内的一系列独有的硅片控制理论和成套工艺技术及技术诀窍,主持或参与制定了半导体硅材料行业的多项国家标准,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公司12英寸硅片已覆盖14nm以上技术节点逻辑电路和存储电路,以及客户所需技术节点的图像传感器件和功率器件。重掺低阻外延片和750v FRD芯片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的不间断电源。轻掺产品不断拓展客户群体,重掺产品和技术继续保持全球领先优势。公司掌握的光伏和电源用沟槽及平面肖特基二极管芯片、车规级FRD芯片、TVS芯片、超结MOS芯片制造技术具有行业先进水平。引进海外技术团队创建了射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通过吸收消化、创造性地改进与突破,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砷化镓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工艺技术、超高线性HBT技术、二维可寻址VCSEL工艺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成为行业内首家量产二维可寻址激光雷达VCSEL芯片的制造厂商,6英寸碳化硅基氮化镓产品通过客户验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三)产业规模优势 二十多年的深耕细作,公司既拥有了从半导体硅片到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的上下游产业链,还涉足了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生产线。硅片产品类型实现了从6英寸到12英寸、从轻掺到重掺、从N型到P型等领域全覆盖,功率器件芯片产品类型包括TMBS、SBD、MOSFET、TVS、FRD、IGBT,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和光电芯片产品包括6英寸砷化镓射频芯片、6英寸VCSEL光电芯片,而且各类产品都达到了较大的产能,半导体硅片、功率器件芯片的产销量名列国内前茅,其中重掺硅片出货量国内领先,光伏用控制芯片占据了全球超30%的市场份额。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层次较高且形成了较大的产销规模,规模效应十分明显。 (四)专业人才聚集优势 半导体企业具有人才密集型特征,公司在前期发展中以自有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为主,之后开始走引育并举的人才集聚与使用之路,更好地推动公司快速、持续发展。公司技术研发人员总数521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13.86%,专业涵盖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众多相关学科,主要研发人员具有在国内外知名半导体企业担任重要技术岗位的从业背景,基本形成了技术专家、技术骨干、技术后备力量为主体的多层次技术梯队,在技术研发、工艺控制、良率提升、品质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持续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足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五)市场竞争力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高品质的标准,在技术上充分满足行业高端客户的要求,与众多头部优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在业界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与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产品长期稳定供应中芯国际、华润微、华虹半导体、比亚迪、上海积塔、芯联集成、士兰微、青岛芯恩、粤芯半导体、H公司、昂瑞微、唯捷创芯、慧智微、康希通信、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台湾半导体、美国安森美、日本东芝等众多境内外重要客户,是国内少有的顺利通过博世(Bosch)、大陆集团(Continental)、法格等国际一流汽车电子客户的VDA6.3审核认证的企业。高端客户的严苛要求和持续领先的需求也不断地推动了公司工艺技术、质量管控、经营管理的改进与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参与市场激烈竞争的能力,有助于巩固公司产品的市场头部地位。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年产120万片集成电路用 8 英寸硅片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70,418万元。项目设计年产能为120万片集成电路用8英寸硅片,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项目建设期24个月,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48,000万元,年新增税后利润9,125万元,项目税后的内部收益率为14.68%,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所得税后为7.42年。
要点八: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九: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