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专用设备 浙江板块 2025三季报预减 2025中报预减 融资融券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概念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生产:焊接机器人及配件,焊接设备;服务:机器人,焊接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及配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批发、零售:机器人及配件,焊接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以上产品及其零部件货物的进出口业务(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焊接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业焊接技术为技术支撑,为客户提供工业机器人及焊接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终端客户所处行业主要集中于汽车(含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动自行车、医疗器械、重工、电弧增材制造、金属家具等行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2024年1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推进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的应用,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具体政策并设立产业基金。此外,多个省份如广东、安徽、山东等都发布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布局核心技术攻关、资金扶持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加速了国产化替代进程。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针对工业机器人及焊接行业的市场发展动态,逐步探索并明确研发方向及产品演进路线,建立健全研发体系和研发管理制度,持续加强研发组织管理和研发过程管理,不断强化机器人整机技术、机器人系统应用技术、高性能焊接技术的积累。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具备出色的创新能力以及一流的研发设施和实验条件,使公司在机器人技术、焊接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公司将扎实研发,开拓创新,助力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世界提供“中国智造”的先进产品与技术。 (二)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的建设,不断吸引境内外优秀人才加入,不断壮大公司的自主研发实力。公司为鼓励技术人员持续研发,制定了良好的研发激励机制,鼓励研发人员持续深入参与公司技术研发及项目开发,不断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同时,公司通过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社会实践基地等研发创新平台引进了大批工业机器人及工业焊接领域内的研发、技术和生产人才,并通过承接重大课题、产学研合作、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企业自身的持续研发等为该等人才后续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进而储备了一批拥有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团队。公司已构建起由上百名计算机软件、电气工程、机械电子、机械设计、机械自动化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技术团队,研发方向涵盖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焊接技术、焊接工艺、传感器等。 (三)产品使用成本优势 在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伺服焊接设备于2017年正式投产并投向市场,是我国最早推出伺服焊接设备的企业,相关产品售价较伏能士等国外龙头的相关产品售价大幅降低,具有极强的性价比及竞争优势。同时,公司伺服焊接设备可使用CO2作为保护气体进行焊接,焊接效果可达到原使用混合气体的效果,从而大幅减少客户使用过程中保护气体的使用成本,降低客户综合生产成本。 (四)品牌优势 在长期经营的过程中,“凯尔达”品牌已经成为工业焊接领域的知名品牌,在消费者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优势已成为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 (五)市场渠道优势 经过多年的探索及积累,公司已经形成了成熟、高效、稳定的经销商团队,形成以华东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的工业机器人及焊接设备的销售网络。成熟、高效、专业的经销商团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六)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质量管控,在质量管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公司吸取优秀企业的先进品质管理理念,内部设立了品质部,从供应商、原材料、半成品到产成品,实现质量检测全流程覆盖,以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