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无人机(688297)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航天航空 四川板块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低空经济 科创板做市股 人工智能 无人机 央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军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无人机系统、空天飞行器及其配套产品的设计、生产、修理、销售、租赁、售后服务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展开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无人机系统的场景研究、市场开发、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保障、运营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汇聚了无人机产业的优质资源,持续加强航空技术前沿探索能力、复杂航空系统集成开发能力、高效供应链整合能力、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的建设,培育高端航空装备主集成商的技术优势和引领能力。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军用无人机行业发展阶段 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再加上不断爆发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蒂尔集团在《世界军用无人机系统市场2024/2025年概况与预测》中称未来十年全球在军用无人机方面的研发和采购开支预计将从2025年的149亿美元增至2034年的286亿美元。根据恒策咨询的统计及预测,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7%(2024-2030年)。目前,军用无人机行业处于成熟应用与技术深化阶段。如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体系,其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本国军事力量,还大量出口国际市场。这些国家的军用大型无人机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智能化,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侦察、监视、打击等多种任务,并且在隐身技术和数据链路安全方面开展探索和发展。我国军用无人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同时在国内军事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军用无人机系统发展势头迅猛,加强多用途能力和作战效能,已经进入创新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二)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民用化进程加快,民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研究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自2023年的1174.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09.2亿元,同比增长2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预计2025年达到1691亿元,预计增长率约20%。未来,无人机企业有望围绕用户实际要求,由销售整机转向提供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和精准化运营等方面的服务,实现从产业链中游向下游的延伸,提升溢价能力。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市场开拓能力 公司按照“一型装备服务国外、国内两个市场”开拓用户,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场持续稳步发展,用户遍及十余个国家,为中国无人机装备赢得了国际声誉;聚焦民生福祉,全面构建“大应急、大气象、大安全”无人装备体系,在应急救援、气探人影、控边固防等方面多次承担重要任务,市场端和应用端实现多点突破。坚持“市场是基础,销售是体现”的整体思路,及时判断市场容量与竞争态势,精准捕获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着力构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全面满足竞争需要的市场开发能力,持续推进基于IPT的、项目主战的“铁三角”市场开拓模式,为巩固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二)快速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无人机行业国家级领军人物领衔的研发团队,建立了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高效研发体系,在无人机平台设计、智能自主与智能指控、制造集成测试、体系化保障等方面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建设了覆盖军民用领域的成品级、分系统级和全机级完备的试验验证环境,并具备在无人机作战模式研究、场景概念生成、需求分析决策、总体架构设计、系统研发集成、人工智能开发、六性及标准化设计、研发制造一体化等多方面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以应用场景及实战需求为牵引,以“可精准探测、可迅速响应、可实时控制、可精准评估、可灵活扩展”为目标,建立了“从需求吸收、融入场景、敏捷研发、到集成验证”的无人机系统快速迭代和综合验证能力,实现敏捷研发。按照“察打一体、远程多载、智能开放、体系协同”的总体要求,瞄准载荷多样化、动力远程化、装备实战化,实现翼龙无人机谱系化和系列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以建设四川省无人机创新平台、北京低成本协同创新中心和四川省无人机中试平台为契机,集聚各方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三)集成交付能力 公司具备总装调试、精益生产、快速试制、应急生产以及大型复杂航空武器装备生产质量保证能力,已成为我国无人机研制生产的主要基地;具备完整的生产线,可确保大批量无人机的生产需求;构建以自贡为飞行主基地,以特殊场景飞行基地为补充的“1+N”试飞基地布局;建成稳定可控、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安全、可靠、可持续。 (四)客户服务能力 公司遵循“保障体系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响应敏捷化、训保实战化”的服务理念,专注用户需求落地,从单一售后服务向多元化客户服务发展,持续发挥公司对外服务窗口作用;按照GJB5707-2006标准全面建设售后技术服务质量体系,形成了体系化精准保障能力,能为用户提供全寿命周期的持续服务保障,能够及时、准确、动态地掌握产品的运行状态,支撑远程诊断、快速维修、区域备件供应等保障能力。以“聚焦用户需求,超越用户期望”为业务愿景,按照前中后台的模式对用户进行全方位服务保障,快速响应用户的外场需求。公司以持续提升用户实战应用和维护能力为目标,基于国际M105培训体系标准,构建“菜单式”培训体系,可支持首装培训、改装培训、深化培训、定期轮训等,具备大批量人员培训能力。 (五)飞行服务及试验试飞能力 公司具有一支内外结合、专业、经验丰富的飞行服务队伍,形成“1个指挥控制中心+全国N个试飞点”的飞行服务网络,具备专业的飞行计划和操作、严格的无人机操作员培训、精准的飞行数据分析和报告、强大的飞行监控和安全管理、优质的客户服务和项目管理等五大飞行服务能力。试飞资源充足,可满足无人机不同类型的科研/鉴定试飞任务需求;建立了试飞安全管理体系,覆盖了从试飞设计、机务保障、场务保障、试验机改装、地面试验、试飞实施等飞行试验的全过程,运用系统的机制与方法管理试飞风险使之处于可控状态,持续确保试飞安全。 (六)产业带动能力 公司获四川省发改委批复,组建了国内首家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采取“公司法人+内部联盟”模式运行,开展前沿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培养高层次产业人才,打造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组织成立省级联盟标准委员会,编制的一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补齐无人机行业标准短板;与供应商形成稳定健壮的供应链体系,共同推进无人机关键成品的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公司和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全面投产,统筹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