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文化传媒 河南板块 2025中报预增 富时罗素 深股通 融资融券 AI语料 数据要素 东数西算 职业教育 NFT概念 数字阅读 央国企改革 电商概念 在线教育
要点二: 经营范围 对新闻、出版、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等进行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内广告策划、代理、制作、发布;媒体运营策划、平面设计制作;电子网络工程;对所属企业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新兴媒体、框架媒体和其它媒介产品的编辑、印制、发行进行经营管理;对版权贸易、中小学教材出版租赁、印刷发行、大中专教材研发进行经营管理;资产管理、资本运营、实业投资;文化创意、策划;数字出版相关的软硬件的研发和销售、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承办展览展销。
要点三: 主营业务 本公司主要从事出版物的编辑、生产和市场销售,通过形式多样、门类齐全的出版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知识、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业务涵盖内容生产、产品销售、出版物印刷及印刷物资供应、媒体传播、数字教育及服务、文化产品贸易等领域。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从宏观政策和形势看,国家层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是“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文化战略连续 12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必将有力促进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政策的公告》(2024 年第 20 号),符合条件的转制文化企业恢复税收优惠政策,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免征企业所得税,持续为文化企业减负。省级层面:河南省发改委 2025 年 3 月 17 日发布《河南省 2025 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速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其中“人工智能+教育”被列入重点应用行业,政策要求通过推进教育管理服务垂直大模型建设,构建教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四大核心场景,具体举措包括“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设以知识图谱、大模型赋能等为基础特征的智慧课程,开展组团式虚拟教研活动”。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资质优势 公司及所属企业具备全品类出版资质和全链条生产核心竞争力。全品类出版资质覆盖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传统和新兴出版物,兼具印刷、发行和印刷物资贸易等资质,有效掌控“内容生产、印刷、发行”全产业链,降低外部依赖。出版内容涵盖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各个领域;省新华书店作为省域全科教材及评议教辅唯一发行渠道,锁定教育系统刚性需求;印刷集团是原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首批29家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且绿色印刷认证),汇林印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重点保障企业”,印刷示范地位凸显。 (二)教材教辅出版优势 公司是人民教育、人民音乐、北师大等主流教材出版社的河南省独家代理商,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公司所属出版社获得了河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对全科评议教辅出版的行政许可,开发出版全学科、全版本、全系列品牌教辅,在省域市场处于主导和领先地位;公司为河南省2024秋—2027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确保未来3年营收基本盘,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三)市场优势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截至2024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32万所,教育人口2717.75万人。其中学前教育阶段共有幼儿园2.04万所,在园幼儿275.82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2.00万所,在校生1423.68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1724所,在校生403.02万人。人口红利+教育刚需为公司教育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品牌优势 公司持续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版品牌、渠道品牌和传播品牌,打造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IP矩阵。出版品牌方面,公司的“中华文脉”丛书以“文明之源、文化经典、文化名人、文化创造、文化黄河、文化传播”为框架,通过对中原文化和中原文明的深入研究与融媒体呈现,揭示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原文库”以抢救、保护、整理与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新时代中原文献资源的基础平台。大象社的文献集成,古籍社的古籍整理、方志出版,文艺社的长篇历史小说,美术社的书法产品线,海燕社的少儿绘本,科技社的生物、医学与手工产品,农民社的三农出版,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渠道品牌方面,“新华书店”以正版保真的质量信誉,成为教育系统、政事企等B端文化采购的主渠道;传播品牌方面,最美读书声、百姓文化云以超千万的稳定用户成为省域文化传播的最强音。 (五)渠道优势 公司所属省新华书店构建了覆盖全省的立体化渠道网络与服务体系,形成线下全场景渗透和线上数字化融合的双轮驱动格局。线下网络方面,以省、市、县、乡(镇)四级布局为基础,建成244家大型文化综合体、现代复合书店及尚书房社区书店,涵盖“城市文化会客厅”“社交第三空间”和校外“五育并举”基地等多功能场景,总面积共计超20万平米;同步推进精准化服务,370家校园书店嵌入教育一线,35家“馆店融合”试点店打通公共文化服务闭环。线上融合方面,云书网电商平台全面升级,依托短视频直播强化引流、获客能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服务教育“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新华方案”;文化生态方面,最美读书声、书香河南、百姓文化云三大公共文化平台协同发力,总用户规模达1067.08万,通过阅读推广、会员权益及社群运营激活用户粘性,实现渠道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同步跃升。 (六)区位和政策优势 公司立足中原文化核心区,坐拥中华文明源头性文化资源。中原地区作为河洛文明、黄帝文化、姓氏文化发祥地,承载着中华文明主干脉络,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存量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深度交融,为出版产业提供了“文化IP+现代经济”的要素支撑。政策赋能方面,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国有文化上市企业,既是文化体制改革先锋,亦是中原经济区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的主力军,主导实施的“华夏文明全媒体出版工程”被纳入《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级区域战略;同时享有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先供给及人才引进专项扶持等政策红利,形成“文化资源独占性+政策倾斜持续性”的双重壁垒,实现历史底蕴与现代产业的政策性共振。 (七)国际化优势 公司持续发力豫版图书海外传播以及中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百年中篇名家经典?美食家》等21种图书的外文版在海外发布上市,《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中文繁体版上市2年至今年初销量破万册;新达成版权输出协议85种。公司所属7家出版单位进入2024年度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入藏海外图书馆品种排行榜前100强,其中文艺社以36种入藏排名第60位,并在数字出版物入藏方面位居海外馆藏品种排行榜第8名。《中外交流史事述考》(英文版俄文版)等4种图书入选第二十四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玄奘全集》出海之路等5个项目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
要点六: 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2022年7月5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获2022年6月14日召开的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现将权益分派事宜公告如下:本公司 2021 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023,203,74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3.3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扣税后,通过深股通持有股份的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RQFII以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2.97元;持有首发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个人股息红利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本公司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个人转让股票时,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注】;持有首发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证券投资基金所涉红利税,对香港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按10%征收,对内地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7月8日,除权除息日为:2022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