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务(000905)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航运港口 福建板块 深股通 融资融券 并购重组概念 跨境电商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海洋经济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港口经营;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装卸搬运;供应链管理服务;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运输货物打包服务;打捞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粮油仓储服务;国内贸易代理;销售代理;贸易经纪;寄卖服务;金属材料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建筑材料销售;水泥制品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电气设备销售;五金产品批发;服装服饰批发;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日用品批发;文具用品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农副产品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一)散杂货码头装卸与堆存业务,包括位于厦门港东渡港区的东渡18-19#泊位、位于海沧港区的海沧7#泊位、海沧9#泊位、海沧20-21#泊位、位于古雷港区的古雷北1-2#泊位及北1-1#多用途泊位以及位于泉州港锦尚作业区的华锦码头1-4#泊位、广东省潮州市三百门新港区的潮州小红山码头1-2#泊位,同时公司租赁经营厦门港东渡港区的东渡20-21#泊位、海沧港区的海沧8#泊位,受托管理厦门港翔安港区的海翔码头6-8#泊位。公司主要作业货种包括煤炭、铁矿石、粮食、荒料石、水泥等散件杂货。 (二)港口配套服务,涵盖船舶、货物进出港所涉及的拖轮助离泊、船舶代理、理货检疫、报关空运、拖车运输、集拼分拨、仓储配送、集装箱堆存、多式联运、陆地港、海运快件、跨境电商物流等临港增值服务与特色业务单元,主要经营单位包括本公司成员企业港务船务、厦门外代、外轮理货、港务物流、港务运输、三明港发及其子公司。 (三)综合供应链业务,公司按照“港贸结合、以港促贸、以贸促港”原则,立足港口平台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供应链业务,主要由本公司成员企业港务贸易及其子公司专业化经营。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港口行业 港口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保障基石,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开路先锋的作用。“十四五”期间,是中国从“港口大国”迈向“港口强国”的关键时期。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贸易强国”、“交通强国”等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家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步伐不断加快,海港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港口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步伐稳步推进,“一省一港”的港口资源整合格局基本形成。2023年至今,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关于公布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第一批)的通知》《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推动港口行业加快向智慧、绿色低碳、专业化、大型化、系统化等方向发展。 (二)港口辅助行业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船舶代理、国际货代、港口理货等港口辅助业纷纷取消从业资格审批,开放经营自主权,极大地推动了港口辅助业的发展和港口营商环境的提升。目前,港口辅助业的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增多且竞争加剧,除拖轮助离泊等业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业务单元基本实行市场调节价,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在经历“低门槛”、“价格战”等前期政策放开后的无序竞争局面后,“性价比”逐渐成为影响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量因素,企业品牌、实力和公共关系等因素亦有影响且会带来一定的溢价权。近年来,为提高港口物流效率,促进降本增效,智慧物流平台、智能理货、无人仓库、自动驾驶等现代技术不断赋能行业,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水平稳步提升。 (三)综合供应链行业 “十四五”期间,国家商务部先后发布《“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加快贯彻落实“贸易强国”战略,更加注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贸易行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2021年,厦门市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正以示范创建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体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港口行业方面,资源稀缺,东南沿海领先。由于船舶大型化、航商联盟化等趋势,枢纽港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厦门地处海峡西岸,是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东南沿海唯一的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和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厦门港作为厦门的底层竞争优势,是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内外供应链节点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司拥有稀缺的散杂货码头资源与行业壁垒,码头岸线总长约5.9公里,目前共经营管理生产性泊位21个(含租赁、托管泊位),码头用地面积约252万平米(其中自有206万平方米、托管46万平方米),码头配套仓库约12万平方米,粮食仓库最大堆存量约34万吨,覆盖厦门、泉州、漳州、潮州四个地区,基本实现散杂货码头网络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拥有厦门港最大等级的散货泊位,可减载靠泊20万吨级散货船;公司旗下码头是厦门唯一、厦门港最大的大型煤炭、铁矿石公共码头,并在东渡、海沧港区设有铁路专用线,通过进港铁路辐射江西、粤东并连接全国各地。 临港物流业方面,业态丰富,规模体量居首。公司投资、建设与经营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拥有福建省最大规模的临港物流资源,物流用地面积约84.5万平方米(其中自有66万平方米、租赁18.5万平方米),物流仓库建筑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其中自有27万平方米、租赁5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厦门核心港区及漳州、三明、江西吉安等地;拥有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集装箱运输车队,数量400余部;拥有东南沿海实力最强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在厦门港的公共船代市场份额长期名列首位;拥有东南沿海最大的专业拖轮服务船队,拖轮数量达41艘(自有28艘、合营7艘、代管6艘)。临港物流业是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综合供应链方面,港贸结合,补链强链明显。按照“港贸结合”、“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战略,依托港口在物流节点、信息、资金等方面优势,聚焦核心货种,保障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进一步做精做优以港口为核心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持续打造具有港口特色的、以港贸结合为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公司综合供应链的经营团队稳定,三级风控管理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带动港口物流业务协同外拓,日益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要点六: 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2018年12月21日公告,为将公司打造为区域内领先的港口物流及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拟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购置拖轮等。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