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化学制品 浙江板块 2025中报预增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昨日触板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液冷概念 钠离子电池 农业种植 氟化工 中药概念 长江三角 锂电池
要点二: 经营范围 农药(不含危险化学品)的销售(凭许可证经营)。有机中间体(不含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机械设备制造和销售,生物技术、农药技术、化学品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仪器仪表、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矿产品(除专控)、石油制品(不含成品油及危险化学品)、电子产品原料及产品的销售、从事进出口业务。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含氟技术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智能制造为驱动的含氟医药、植保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商,拥有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柔性化的综合生产平台和专业化的研发创新团队。公司不仅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定制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等业务,还依托子公司上海浓辉的贸易平台,开展全球植保产品的销售,实现研发、生产、贸易协同发展。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锂电行业发展态势 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价格机制的不断完善,锂电产业链正迈向"供需再平衡、价格理性回归"的稳健发展新阶段。上游领域,碳酸锂市场在产能扩张、成本管控和产业链协同中呈现出了结构性调整的趋势,行业集中度与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下游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逻辑由政策导向逐步转向消费需求主导,为锂电产业链提供了稳定且持续的需求支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已攀升至44.3%,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巩固。作为锂电产业链的中游,公司将密切关注碳酸锂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节供给,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销效率;同时,依托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到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公司在锂电材料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医药行业政策环境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对医疗保健重视程度的加强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民众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医改的持续调整深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市场条件,又使得医药制造企业面临诸多挑战。为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国家政府机关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鼓励医药创新研发,并提出发展高端制剂生产技术,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重点推动创新药和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除了强调创新发展外,还重点提及了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促进仿制药质量提升等话题。面对医改深化的发展现状,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并持续在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基础上深入发展,打造产品链的垂直一体化,同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制剂国际化项目,并在国内市场大力推进仿制药的报批和一致性评价,提高医药板块的盈利性、稳定性以及扩展性。 (三)植保行业转型趋势 植保行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产业。从行业基本面看,其市场需求呈现双重特征:一方面,在全球人口增长与病虫害防控的压力下,植保产品的刚性需求属性显著;另一方面,植保行业发展也面临结构性矛盾。在此背景下,政策调控、市场需求升级与技术迭代共同驱动行业加速转型。政策层面,"一证一品"政策的推行将强化行业准入门槛,引导植保行业朝着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环保政策的持续强化推动企业优化产能结构,加速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普及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推广,我国植保行业将会向着环保化、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多方面发展,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司已在植保板块构建了从中间体、原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未来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降低成本,同时发挥海外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在植保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四)液冷行业发展机遇 当前,液冷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与市场变革交汇的战略机遇期。从需求端来看,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半导体先进制程的快速发展,驱动数据中心和芯片制造环节的散热需求不断向高密度、低能耗方向迭代升级。浸没式液冷凭借其高效热交换特性,加速市场渗透,而氟化液作为其核心冷却介质,需求持续增长。在政策层面,四部门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通过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强化能效标准,加速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催化市场扩容。行业供给端则因国际巨头战略调整出现结构性缺口,促使全球供应链重构,为氟化液的本土化发展迎来窗口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液冷行业也面临着高壁垒制约,包括材料兼容性验证周期长、工艺集成复杂度高、跨领域应用标准不统一等挑战。目前氟化液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技术路线针对特定场景分化发展。未来,液冷市场将在技术迭代、政策牵引与生态协同的多重作用下,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持续演进,形成分层竞争的市场生态。公司目前在液冷行业布局的氟化液产品涵盖了相变式浸没液冷和单相式浸没液冷两大应用方向。公司生产的电子氟化液具有环保、节能、安全、降噪等特点,不含"永久化学品"PFOS、PFOA,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绝缘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品性能,可以适用于半导体制造、数据中心冷却、储能热管理和芯片封装等细分场景。目前该业务在公司总体营收中占比相对较小,但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与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积极开展产品的市场推广,努力拓展该业务,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横向覆盖多元行业,纵向贯穿完整产业链,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公司以含氟技术为核心,横跨无机和有机氟化工领域,其多元化的精细化学品行业包括新能源锂电材料、医药及植物保护等。公司依托丰富的产品类型,纵向贯穿上中下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将医药、植物保护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原料药、制剂领域延伸,形成了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将锂电材料产品向上游的氟化锂原料、下游的电解液产品延伸,形成了从锂盐原料、锂盐到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能够有效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加强业务协同、保障原料供应、提升成本优势,进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二)多个创新技术平台,拥有专业化的研发创新团队及一系列领先技术专利 公司是国家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研究中心”、“CNAS认证的安全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曾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专利优秀奖,多次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并申报了多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拥有高度专业化的研发创新团队,在台州、杭州、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同时与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藉由多家高校及业内专家的密切合作,共同构建起完善、领先、高效的研发体系。在持续创新的研发理念下,公司掌握了多项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创新技术,包括定向导入氟原子技术、手性酶催化反应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绿色反应技术等先进技术。 (三)系列齐、品种全的产品结构,具备综合性生产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氟苯中间体产品的品种十分丰富,具有包含二氟、三氟、五氟、六氟、邻氟和对氟等多个产品系列近百个产品,产品链上的品种绝大多数都可以单独作为产品销售,具有独特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广阔的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空间。在锂电材料方面,公司已经布局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等多种产品,并涵盖固态产品、液态产品等多种产品形态。公司凭借综合性生产平台,形成了多个相对完善的产品矩阵,能够提供多系列门类齐全的产品,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利于现有客户对所需的各类产品进行集中订购,同时齐全的产品结构也有利于吸引新客户的采购。 (四)同一起始原料生产各种产品,成本优势突出 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以外购的中间化学品为原料进行生产不同,公司完善的产品链带来生产的一体化,生产从源头的基础原料开始,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外购的中间产品因市场供应短缺或价格波动而遭受连带影响,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生产的一体化使得互补型产品较多,公司可以依据市场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规避风险,并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凭借丰富的产品结构以及专有的联产技术和设备,公司实现了“同一起始原料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模式,能够将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副产品综合利用,生产出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进而降低了总体生产成本。 (五)积累了长期、稳定的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 公司依托强大的技术、生产实力和定制化服务能力,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同,目前已经与德国默克、巴斯夫、拜耳、住友、默沙东、先正达等国际著名化学企业,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凭借突出的产品品质、良好的交货记录和雄厚的技术实力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依靠严格的环保、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顺利通过合作伙伴的审计验证,保证了合作关系的稳定,增强了客户的信任度。 (六)全国多生产基地布局,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市场需求 公司在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区布局了多个生产基地,以支撑公司未来核心业务的增长。公司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及产品储备,科学合理地调配产能,多生产基地协同作战,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要点六: 拟1.7亿元收购江苏苏滨85%股权 2018年6月26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7,000.00万元收购江苏苏滨生物农化有限公司85%股权。江苏苏滨主要从事生物农药、制剂加工、农药外贸自营出口,是一家以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此次收购江苏苏滨,是基于打通农药中间体到原药和制剂的农药板块战略布局上实施的关键一步,也是公司直接面向农药下游生产领域的积极尝试和探索。
要点七: 拟6181万元收购滨海美康100%股权 2018年9月17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6,181.60万元收购滨海美康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滨海美康是一家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消化道、呼吸道及心血管等系列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中药萃取。滨海美康于2017年开始建设,目前尚处在建设期。
要点八: 海通资管拟受让公司7.99%股份 2018年12月17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王莺妹、何人宝分别将其持有公司的28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8%)、37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51%)股份转让给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7.15元/股,转让总价为46,832.50万元。转让完成后,受让方将持有公司7.99%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