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船舶制造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数字孪生 天然气 军民融合 一带一路 海洋经济 海工装备 风能 长江三角 军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从事防务装备、船舶产品、新能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船舶工程设计,港口与海洋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承包,船舶、机电工程监理领域内的咨询服务,船舶产品的开发研制及四技服务,商务信息咨询,企业形象策划,机电设备的批发与零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有设备租赁,合同能源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是行业内独具特色的集船舶设计与建造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特种船艇及防务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供应商、新能源综合服务运营商。现有主营业务涉及船海工程、防务装备、新能源三大业务领域,主要涵盖以下业务:(1)船海工程研发设计、船舶建造及技术咨询和监理业务,具体包括海洋施工平台、大型起重船、打桩船、深海铺缆船、公务船等海工船舶,多功能甲板运输船、多用途船、灵便型散货船、中小型集装箱船等运输船,以及养殖工船等特种船等各类船舶的设计、建造业务,及国内外各类船舶的监理业务;(2)特种防务船艇、海上应急救援、水域安防监测及船舶智能化设备的研制与销售;(3)新能源应用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天然气车船加注站点运营、能源贸易、新能源“船港航和水上文旅”业务开发等业务;(4)船舶租赁及船舶EPC运营业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船舶行业 在国家政策支持、全球造船市场持续繁荣的同时,船舶行业也面临着美国关税政策及“301”调查等可能引发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变化、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政治博弈和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此外造船业务受到钢材、汇率、劳动力短缺及人工成本上涨、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等压力和挑战。 (二)防务装备行业 2025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以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纲领,推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升级;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上升为新兴产业国家战略,防务装备行业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是在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的发展趋势。海洋是未来防务领域的重点方向,对海洋无人装备与海洋防务装备建设需求有可能提升,智能无人船艇、海上救援装备以及水下安防装备的需求预期会有所增加。 (三)能源行业 2025 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不断丰富,有助于新能源在航运领域加速发展。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 天海防务是工信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上海市民营企业总部、上海市云制造服务平台应用示范企业、上海市设计引领示范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及水下安防专业技术委员会依托单位等。公司多次承担国家重点船舶项目的设计任务,多次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多项产品为行业首创和行业领先并获得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科技评价,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拥有各类技术专利和著作权500多项,通过了QHSE管理体系、民用船舶设计服务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民船设计业务被授予“上海品牌”。公司和子公司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军辅船和军贸船设计、总装、维修、配套以及特种防务装备研制的技术积累和业务架构能力。 (二)设计制造一体化服务能力 公司始终深耕船舶产业,坚持以设计为引领、以服务为核心,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形成设计、制造、监理一体化的业务发展模式,成为行业中的独具特色的、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船舶科技企业。公司综合实力雄厚,设计、监理、咨询、船舶建造、装备制造等业务之间既可以独立运行,亦可以相互支持,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通过业务间的紧密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合力,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建造的个性化、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持续价值。公司收购的船舶资产,进一步完善了船舶行业产业链,有利于新技术研发成果的试验与应用,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团队和人才优势 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积极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核心骨干团队均是具有长期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优秀的技术理论基础,具备凝聚力和进取心;公司历来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多次承担国家重点船舶设计任务以及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员工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及持续发展的空间;公司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提升骨干员工的待遇,设立持股计划等方式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发挥骨干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业务饱满、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为员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公司核心团队和骨干员工队伍稳定。 (四)行业合作及战略整合优势 公司坚持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奉行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长期与国内外航运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主流船级社、先进系统和设备制造厂商等广泛深入合作,推动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通过广泛的行业合作,提升技术、拓展市场、强化品牌、培养人才,汇聚行业智慧,促进公司发展。船舶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重点行业,承载着国家“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以及“深海经济”等宏观战略的重要使命。公司发展战略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和行业转型升级方向,构建了以“一总部三平台”为核心的业务格局,实现了船海工程、防务装备、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同时,公司稳步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不断提升整体运营实力,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点六: 全资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 2022月11月16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津重工”)于2022年11月11日收到扬中市财政局拨的2022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金额为人民币500.00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有关规定,上述补助将计入本公司2022年度当期损益。上述数据未经审计,具体会计处理及对公司2022年度损益的影响需以审计机构年度审计确认的结果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