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环保行业 北京板块 破净股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中证500 创业成份 央视50_ 融资融券 深成500 机构重仓 新型城镇化 净水概念 碳交易 雄安新区 化债(AMC)概念 PPP模式 一带一路 京津冀 央国企改革 节能环保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资源化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生态工程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环境污染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生产膜、膜组件、膜设备、水处理设备、海水淡化设备、给排水设备及配套产品(仅限外埠生产);委托生产膜、膜组件、膜设备、给排水设备及配套产品;销售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设备及材料、膜、膜组件、膜设备、给排水设备及配套产品;水务领域投资及投资管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水处理业务,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公司主要通过研发与制造高科技的核心膜材料、膜元件、膜组器系统、吸附材料等,结合配套工艺技术、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等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业供水、高品质再生水与饮用水、民用净水、海水淡化、湿地保护与重建、城市及流域生态系统、高原盐湖提锂及盐湖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等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前期技术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技术实施与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建设、产品销售、运营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目前公司主要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资源化五大领域深化应用。同时公司重要子公司良业科技主要通过创意设计和集成实施为城市、景区及家用与商用领域提供光科技整体服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新形势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强调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同时对水务行业的投资、建设、运营等提出更高要求。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智慧化、绿色化、集约化成为水务行业核心发展逻辑。其中,智慧水务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全链条效率,水资源循环利用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行业竞争格局现专业化细分趋势。一是政策规范化对水务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防范新增政府隐性债务,要求PPP项目应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明确收费渠道和方式,项目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具备一定投资回报,不因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支出责任。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修订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强调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特许经营项目。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强调规范实施PPP新机制、严格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合理使用特许经营模式、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规范盘活存量资产等事项。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水务特许经营项目提高质量,但更严格的付费机制将限制水务PPP市场增长空间。此外,国家强化《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等水资源管理立法,推行阶梯水价、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机制,推动企业提升用水效率。二是智慧水务成为转型核心方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渗透行业,智慧水务平台整合水质监测、管网漏损检测、用户用水行为分析等功能,实现从水源到终端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三是市场化改革推动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国有企业依托资源与政策优势主导大型项目,民营企业凭借灵活机制在智慧水务设备、农村供水等细分领域快速崛起,外资企业则以技术经验参与高端市场。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关村自主创新品牌企业。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包括产品生产与工艺应用,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全系列膜与设备制造、膜技术工艺应用于一体的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全的膜产品生产商之一和先进的环保设备制造商之一。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承建大规模(10万吨/日以上)MBR工程最多的企业;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膜法水处理技术可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补给用水,已成为我国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节能降耗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的“MBR-DF”技术可以将污水直接处理为地表水II类或III类的高品质再生水,是国内唯一拥有该技术并完成大规模工程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公司自主开发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性能进一步提升,以“UF-RO”为核心的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具有产水量高、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节能降耗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为沿海地区提供优质、稳定的淡水资源。公司自主开发的“高盐废水零排放高效膜集成技术”,浓盐水浓度较传统技术提高约50%,已成功应用于万吨级工业园区项目。公司以聚烯烃基材代替传统原材料,开发出高效选择性纳滤膜,可节约原材料成本50%以上,年产能达500万平方米,实现生产绿色化,并应用于家用净水器、饮用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等多个领域。 此外,公司针对半导体细分领域,开发出高脱盐率、高TOC去除率、低能耗及低溶出的超纯水反渗透膜SC系列,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针对工业领域低盐和高盐两大应用场景,定向开发出两款反渗透膜产品,进一步提升工业零排领域竞争力;开发出基于聚烯烃反渗透膜的正渗透元件,进一步拓展聚烯烃基反渗透膜的应用领域;通过不断调整配方及工艺优化,海水淡化膜收率、脱盐率和脱硼率进一步提升;高效分盐膜GT、GH的收率提升10%的同时,脱盐率提升至99%;苦咸水膜脱盐率提升至99.8%,且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多款产品实现降本增效,产能提升15%-30%。进一步提升国产膜供应链稳定可控,引领国产膜原材料替代进口,联合上游企业、协同攻关,引入国产无纺布、聚砜供应商,在核心原材料国产化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开发出低电阻、高寿命电解水制氢隔膜,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攻克盐湖提锂关键技术,成功开发技术先进的锂离子筛和成套工艺路线,建成锂吸附剂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成功中标紫金矿业拉果错盐湖提锂项目、东台盐湖提锂尾液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等。医药膜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性能接近进口产品,中试线按计划建设,为产品性能优化提供硬件保障。公司自主研发的V-MBR装备加速升级,在具备同时实现节能、降碳和提质的三重效果基础上,成本不断降低并在多个示范工程上成功应用;公司全力推进膜生产线智能化升级,自行设计并建设了绿色低碳及数智化管控于一体的全自动化膜元件生产线等,推动公司绿色低碳与数智化建设。智慧水务发展方面,公司自研精确加药系统累计推广20个项目应用精确碳源投加或精确除磷药剂投加系统,药耗降低20%-30%,自研数据中心完成数据填报系统开发并上线,解决无法自动采集数据获取问题。 创新是公司的灵魂和发展源泉,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继续通过强大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发展前进,立志成为一家有灵魂的创新型环保领军企业。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约3%以上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致力于用核心膜技术紧紧围绕国家解决“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饮水不安全”问题提供务实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1.公司主要研发项目进展情况 公司专注于膜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资源化五大领域,并确保公司处于行业领军地位。 3.报告期,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5项,正在申请且被受理专利27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效专利共计632项。 (二)管理模式创新 公司始终将人才战略放在首位。在人才管理与培养方面,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以行政管理方向作为上升通道的单通道模式,率先在研发、设计等关键流程单元开展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建设,梳理了公司职级体系,明确各管理序列职位与技术序列职位职级,匹配相应的任职资格、职责、薪资福利标准等,促进各类人才成长,保持核心人才稳定性。 在人才吸引与保留方面,公司建立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用人机制,特别是通过强化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科技人才,并根据发展战略,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增强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人才激励与创新方面,公司坚持以绩效为导向,激发团队活力,推动组织能力持续提升。鼓励各单位在管理模式上的不断创新,追求打造高质量管理团队,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点六: 要约收购完成,中国城乡仍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33.40% 公司2022年9月16日发布公告,收购人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拟通过本次要约收购增加所持有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借助中国城乡及中交集团的资源和实力优势,推动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本的放大效应。收购人中国城乡于2022年8月10日公告了《要约收购报告书》,并于2022年8月11日起开始实施本次要约收购。截至2022年9月16日,收购人已按照《要约收购报告书》约定的要约收购条件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的有关规定履行了相关义务,本次要约收购涉及股份的清算过户手续已办理完毕。收购人中国城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210,485,927股,约占公司总股本33.40%,并通过表决权委托方式持有公司总股本7.74%的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