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瑞电子(300976)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消费电子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碳纤维 柔性屏(折叠屏) 华为概念 虚拟现实 苹果概念 特斯拉 智能穿戴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其他电子器件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塑胶表面处理;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皮革制品制造;皮革制品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五金产品研发;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批发;日用口罩(非医用)生产;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物业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住房租赁;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主要从事精密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自动化设备业务,并通过持续强化“材料创新×工艺突破×智造系统”核心能力,成为“端侧AI”与“新能源”领域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消费电子行业 根据第三方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最新预测,全球端侧AI市场将在2025-2029年间实现跨越式增长,市场规模预计从3,219亿元跃升至12,2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6%。随着AI技术深度渗透和场景持续拓展,AI技术正加速赋能电子终端设备升级,推动新型显示技术突破,且智能家居融合、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创新、人形机器人应用等新兴领域不断突破,催生出多样的新型终端形态,为整个电子科技产业链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在此背景下,行业技术演进、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推动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向高性能、轻薄化、集成化技术趋势发展。高端消费电子及新兴AI硬件产品对复杂性能的集成需求,对轻量化材料解决方案提出更高要求。面对需求扩张与技术升级的行业机遇与挑战,公司快速响应客户产品轻薄化升级需求,通过搭建轻量化材料技术平台,构筑端侧AI轻量化结构件的先发优势,以紧抓端侧AI硬件需求爆发的窗口期,并促使公司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的良性循环中持续提升竞争力。 (二)新能源行业 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光伏储能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带动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产品需求快速扩张。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支持和产品力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持续扩容,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突破910万辆,同比增长28%(RhoMotion),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强劲增长——同期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SNEResearch),增速显著高于整车销售,体现单车带电量提升和高端化趋势拉动高精度电池结构件、轻量化结构件等需求。其次,光伏储能领域在政策、技术、成本三重利好下实现跨越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RhoMotion),系统成本下探推动应用场景多领域渗透,为配套精密组件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性增长,带来海量用电和储能需求。新兴增长极与传统新能源市场的协同效应,将为精密组件行业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稳定的优势客户资源 公司秉承客户至上,深耕消费电子行业二十余年,积累了庞大且优质的稳定客户群体,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包括国际知名的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Apple、Sony、Microsoft、Meta、Bose、Lenovo、Jabra、Sennheiser、Sonos、三星视界等,国内外知名的FPC软板客户鹏鼎控股、维信电子、华通电脑、台郡科技、藤仓电子、安费诺等,以及消费电子行业知名EMS客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富士康等。凭借在客户新产品研发与生产中的关键配套地位,以及精密组件产品在各类AI终端硬件中的广泛应用与布局,公司与电子科技各细分领域代表性优质客户的长期合作持续深化。随着AI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及客户高端需求升级,公司有望把握端侧AI硬件市场高速增长的机遇,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增长。此外,公司自2022年战略性布局新能源领域以来,积极拓展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业务,成功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Tesla等全球新能源行业领导企业的供应链体系。通过为头部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并同步强化内部能力建设,公司为后续拓展动力电池、整车制造及储能系统领域的其他优质客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材料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技术优势转化、战略并购以及前瞻研发储备等多措施并举,致力发展成为端侧AI轻量化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基于与全球大客户的长期合作,公司对材料的理解,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沉淀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公司根据技术、材料及市场需求等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技术储备和自主研发布局,并深入参与客户前沿研发过程,为客户提供从材料、设计、打样、批量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历来重视通过研发不断引领创新,公司、子公司获得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资质,是对公司、子公司专业技术水平、研发创新能力、业务发展及综合实力等方面的认可与肯定。截至报告期末,对核心工艺、创新材料、关键技术、设备改良等累计形成专利247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21项、外观专利6项)及软件著作权的自主知识产权26项,使得公司产品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保护,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 (三)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依托智能制造技术构建了贯穿全产业链的精益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综合成本最优。基于ERP、MES等智能系统的深度应用,公司建立了数据驱动的成本管控体系:一方面,通过智能排产系统实现工单集中生产,减少设备调机次数,提升机台效率;另一方面,借助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模块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在供应链环节,智能采购平台实现集中议价和大数据分析,与核心供应商形成战略协同,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在品质管控方面,公司构建了全流程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从研发设计端即导入智能化标准校验系统,确保设计源头的品质可控;生产环节部署在线检测设备和智能追溯系统,关键工序良品率显著提升;通过质量预警平台实时监控各项质量参数,使产品可靠性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公司将持续深化智能制造升级,通过智能制造赋能精益管理体系与品控体系,进一步巩固在成本控制与品质可靠性方面的双重竞争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四)企业文化与组织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用心智造、共赢未来”的使命,将客户第一的理念植入到公司整体运行中,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力求超出客户的预期,以实现“致力成为全球标杆客户的最佳配角”的企业愿景。公司倡导成为“开放、反思、精进”的“达”人,弘扬正能量,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强化企业文化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促进公司内部形成有约束力的工作理念与行为习惯,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协作水平。“坚持客户第一”的企业文化基因,以及全公司自上而下呈现积极正念、团结向上的奋斗者风貌,围绕实现组织目标上下同欲、积极奋进的强大组织能力,构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