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汽车零部件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新能源车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新型金属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领域的技术咨询服务;生产销售:金属制品、带钢、五金、钢带;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精密冲压新材料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用的精冲材料,应用范围覆盖汽车安全系统、座椅系统、内饰系统及动力系统等结构件及功能件。公司也持续关注国家需要和市场紧缺的高端金属材料领域,重点在轴承、机器人等领域进行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布局。公司产品需结合下游客户产品的功能特性、使用环境、加工工艺等进行定制化研发方案设计,经试制后确定差异化的生产工艺路线,并进行批量生产、销售。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政策及技术因素 汽车零部件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高科技行业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要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明确了要促进汽车零部件出口。根据《“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等瓶颈短板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工信部在 2023 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提出石墨烯、OLED、超塑性合金、记忆材料、纳米材料等一系列新型功能智能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升级,为汽车的功能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我国汽车零部件政策出台情况来看,国家正在加速推动汽车零配件国产化,国内厂商将迎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政策利好。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2024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以旧换新等有力政策和产品上的推陈出新,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 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1286.6 万辆,同比增长 35.5%,渗透率达到 40.9%(2021 年渗透率 13.4%、2022 年渗透率 25.6%、2023 年渗透率 31.6%),且在各个价位区间的汽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都呈现出渗透率不断增长的趋势。公司的产品应用于众多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这些品牌的销量增长带动了公司的业绩增长。 (三)下游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加速了精冲材料国产替代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各个价格区间的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2025 年新能源车企延续了激烈的价格竞争,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来自身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在这种背景下,公司的精冲材料作为适用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通用零部件,相比海外供应商提供的同等品质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而且公司相比外资品牌具备更强服务意识,技术服务响应效率及时,供货周期短,因而公司能够享受到行业格局变动下的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是专注于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设立以来,公司注重工艺积累与技术创新。公司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苏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吴江区领军人才企业”、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6项发明专利及59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核心工艺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通过自主研发与工艺积累,公司在核心工艺环节精密冷轧和热处理领域掌握了晶间氧化物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随着公司安徽新建研发中心的落成,公司的研发能力和定制化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2025年3月成立翔楼新材机器人材料研究院,进一步探索冲压材料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创新应用,力争突破原有工艺路径,通过翔楼新材先进材料+精密冲压成型的方式,大幅降低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成本。 (二)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已与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信、法因图尔、富临精工、上海沿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新兴应用领域,公司目前已进入轴承领域核心客户产业链,随着未来公司冲压轴承材料产能增加,公司的客户资源将会进一步拓展到轴承应用更为广泛的高铁、航空、机械设备、机器人领域。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材料、传感器材料、氢能核心设备材料等新兴应用领域。 (三)产能优势 随着精冲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精冲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下游应用行业的增长为精冲材料带来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大的增长空间。产能方面,公司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产能利用率,并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技术优化等手段优化扩充产能。另一方面,公司的新建产能也在有序推进,安徽生产基地已于2025年4月开始投产,预计产能将逐步释放。在产品结构上,安徽生产基地将倾向于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轴承等高端制造领域,在汽车市场基础上开拓高端轴承、机器人等其他下游市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从源头保障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根据同行业公司公开信息,公司经营规模在细分市场处于相对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产能规模属于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未来随着现有产能优化及新产能落地,公司产能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