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软件开发 四川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低空经济 数据要素 时空大数据 鸿蒙概念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智慧城市 西部大开发 云计算 物联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设计;测绘服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分支机构经营】;光通信设备制造【分支机构经营】;电子元器件制造【分支机构经营】;安防设备制造【分支机构经营】;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光通信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安防设备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大数据服务;安全系统监控服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可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式。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式应修改公司章程并经公司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如调整的经营范围属于中国法律、法规限制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基于“智能物联+大数据+AI 应用”协同生态,依托自有的智能数字底座产品和行业应用软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主要为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用户提供智能数字底座产品与服务以及城市治理服务、智慧民生、公共安全与生态三大领域的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
要点四: 行业背景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数字经济核心支柱,2024年其收入规模突破15.2万亿元(工信部2025年1月数据),同比增长13.5%。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21.6%跃升至2024年的44.7%(中国信通院2025年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1、智慧城市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技术迭代加速,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显著扩大。据国家信息中心《202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达35.8万亿元(同比增长32.7%),占数字经济比重超25%;2025年预计突破40.6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2025年5月预测),“AI+城市治理”、“数据要素×公共服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数字经济及AI大模型 根据IDC预测,到2027年,全球的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或达85.7%。预计2027年中国市场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3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86.2%。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AI大模型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已达到147亿元,并且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这一数据表明,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快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行业增速来看,AI大模型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增速较快。近三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的复合增速高达11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大模型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3、AGI+智慧城市 2024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将智慧城市发展推向“全域数字化”新阶段,其本质是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和制度体系的全面革新,实现城市从“管理工具”向“价值创造载体”的跃迁。本轮AI浪潮的推动下,凭借高效推理能力、更低的应用成本及灵活的适配性,基于DeepSeek构建智能体,为城市治理服务提供了解锁“新密码”的钥匙,城市治理服务正从“经验驱动”加速迈向“智能驱动”。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资质种类齐全,且等级较高,具有资质优势 公司所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行业实行资质认证作为准入门槛,高级别资质和资质类别齐全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项目投标竞争中具备明显的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公路交通工程(公路机电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公路交通工程(公路安全设施)专业承包二级、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 (二)优势客户和行业标杆项目的优势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非民营企业客户。公司的上述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等非民营客户的资信条件较好,信誉度、融资能力及还款能力均较高,属于优质客户。 (三)智慧管廊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根据对我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政策发展趋势的研判,从2015年初开始,公司便对智慧管廊领域开展前瞻性的研发和投入。在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后,公司在地下综合管廊领域已取得了技术突破,取得了一系列专利、核心技术,率先研发出了综合管廊智慧管理和运维平台等系统软件,获得了多项荣誉。 (四)技术优势 公司在智慧城市行业和软件与信息化服务领域深耕20余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凭借在城市治理服务、智慧民生、公共安全与生态三大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研发经验,研发了智能数字底座产品,形成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和一系列解决方案。 (五)人才优势 公司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拥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管理和研发团队。公司管理团队具备较强的学历背景和行业经验,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立军、董事/副总经理严波毕业于清华大学,董事/副总经理张志锐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智慧城市或IT行业均拥有2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研究所担任过经营管理或技术管理职位。 (六)协同生态优势 公司依托智慧城市业务延伸数字经济和AI应用,形成“智能物联+大数据+AI应用”协同生态。通过整合生成式AI、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5G、智能物联等前沿技术,推动智慧城市与AI场景双向赋能,实现从传统基建到智能升级的跨越。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曾立军承诺:自君逸数码在中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
要点七: 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管理运营平台升级建设项目等 2021 年 6 月 11 日,公司 2021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上市募集资金运用方案及使用可行性的议案》。公司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3,080.00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 25%。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运用于下列项目: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管理运营平台升级建设项目、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提升项目、研发测试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在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上述项目的投入顺序及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进行适当调整。若募集资金不能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公司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若实际募集资金超过项目所需资金,公司将按照资金状况和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将多余部分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或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存放和使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置换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