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建股份(600248)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工程建设 陕西板块 破净股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DeepSeek概念 碳交易 天然气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油气设服 参股保险 西部大开发 煤化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对外承包工程;建筑材料销售;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针纺织品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工程管理服务;专业设计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动车修理和维护;咨询策划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特种设备制造;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专业作业;消防设施工程施工;建筑物拆除作业(爆破作业除外);货物进出口;建设工程勘察;建设工程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建筑施工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勘察、设计、建材、建筑工业化、房建、路桥、市政、水利、装饰装修、钢结构、安装、古建园林等细分市场领域。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建筑、市政公用、公路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9个,甲级设计资质30个,具有工程投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为一体的总承包能力,在建筑施工领域具备突出的资质、业绩优势和较高的综合竞争力。石油化工工程业务是公司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

要点四: 行业背景 建筑行业正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36745亿元,同比增长0.2%,行业整体增速趋于平稳,但与2024年相比有所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但整体增长温和,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承压,上半年同比下降11.2%,商品住宅和商业服务建筑市场供需两端均显疲软,表明部分细分领域的调整仍在持续。尽管行业整体承压,但内部仍存在诸多可依托的积极因素。产业政策层面,国家正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完成了2.7万亿元的投资,占总投资比重首次突破40%,并计划在2025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倍增,这将为建筑行业提供长期动力。房屋建筑市场方面,国家正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住房品质提升,这将为建筑企业带来更高质量的项目需求;虽然新建投资放缓,但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0202亿元,其中国内贷款8245亿元,增长0.6%。同时,公共建筑领域如科研建筑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教育和医疗基建市场虽然新建投资增速放缓,但改扩建和升级改造需求依然存在,特别是“医养结合”等新兴细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城市更新和运营、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也蕴藏着新的增长点,为建筑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政建设和公路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特别是得益于国家水网建设的推进,水利建设投资规模连续两年迈上万亿台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安装、装饰、钢结构等专业服务领域也在适应市场变化,推动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如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正迎来万亿级市场规模的蓝海,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优势 公司具有工程投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为一体的总承包能力,在省级建工企业中稳居前列、在全国施工企业中名列前茅,是集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建筑服务商。公司深入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先后参与实施了一大批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年年捧国优、岁岁创鲁班”成为常态,优质精品工程创建持续领跑陕西、行业领先,文明工地和观摩现场创建连年占据陕西省半壁江山,尤其近年来高精新特和急难险重等品牌项目显著增多,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陕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二)市场优势 公司在立足陕西本省的基础上,坚持省内、省外、海外三大市场协同发展,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分类制定经营策略,市场优势持续释放。在省内,公司牢牢把握根据地优势,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实现属地化公司全覆盖,紧紧抓住陕西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西安都市圈建设、西咸一体化历史叠加机遇期,强化与省属国企联动,着力巩固提升省内市场占有率;在省外,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以区域公司为辐射中心,重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川渝双城经济圈以及新疆区域,科学布局、深耕细作,形成了一批市场潜力大、发展基础牢固的战略区域市场;在海外,公司深融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走出去”企业加速扩容,市场拓展持续加快,海外品牌辨识度不断上升。 (三)创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深入推进创新机制改革,持续强化创新管理基础,着力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全力抓实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孵化科技型企业,推动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加快科技创新效能充分释放,努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迈向更高水平。近年来,公司累计斩获科研成果数百项,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大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核动能。 (四)资质优势 经过多年优势积累,公司及子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内获得了一系列行业最高等级资质,基本涵盖建筑行业各细分专业领域,具备承担国内外各类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开发、项目管理的综合实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原有资质体系基础上,立足经营发展需要,积极加快配套资质增项升级,子公司陕建十建晋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电力承装、修、试设施许可证等级从四级升至三级,所属企业增项晋级各类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二级资质14项,地质灾害资质3项,为公司开拓相关领域筑牢了资质基础。公司及子公司主要资质包括(但不限于)。 (五)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坚持两链融合战略,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投资、建造、运营”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智慧化运维能力,大力拓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速传统业务数字化、绿色化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协同,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建筑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公司积极响应中省关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召,聚焦“风、光、氢、核、储”等新能源领域,大力拓展EPC总承包和投资带动型项目,同时积极开拓固废治理、污水处理、垃圾资源化利用等节能环保业务领域市场。 (六)人才优势 公司坚定不移走人才强企之路,通过持续加强体系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建强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全面推动人才工作走深走实,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能打硬仗的坚实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公司现有各类中高级职称万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900余人;有一、二级建造师11000余人,其中,一级建造师6200余人。工程建设人才资源优势处于行业前列。

要点六: 发行股份收购北油工程100%股份 2017年12月14日公告,公司拟以5.41元/股,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分立后存续公司北油工程(新)100%股权。北油工程(新)100% 股权预估值为人民币161,280万元,主营业务为化工及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新型煤化工等领域内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及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其2017年-2019年承诺的净利润分别为16,949.44万元、19,184.52万元和19,921.37万元。

要点七: 大股东延长集团所持公司股权或划转 控股股东或生变 2019年6月21日公告,接省国资委通知,因国企改革需要,可能存在大股东延长集团持有的公司股权划转的事项,公司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化,公司实际控制人陕西省国资委不会发生变化。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