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设计(600720)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工程咨询服务 甘肃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中字头 DeepSeek概念 低空经济 新型城镇化 数字经济 数据中心 车联网(车路云)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海洋服务;海洋环境服务;工程管理服务;规划设计管理;专业设计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数字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水土流失防治服务;水利相关咨询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网络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建筑材料销售;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检验检测服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建设工程监理;公路工程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建设工程勘察;水力发电;公路管理与养护;路基路面养护作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登记范围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今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带动整体投资规模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密集落地实施,有效撬动产业链上下游增长潜力。其中,“两重”建设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驱动力。随着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水利、农田、城市更新等领域建设提速明显。此外,我国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并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一大批基建政策加速推进和落地。今年以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等政策加速落实,《农村公路条例》《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等政策持续推出,为交通、能源、城市生命线、土地治理等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设计咨询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环节,其发展也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基础设施多领域投资加速,催生设计咨询产业新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带动整体投资规模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密集落地实施,有效撬动产业链上下游增长潜力。其中,“两重”建设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驱动力。随着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水利、农田、城市更新等领域建设提速明显。 (二)数智化与绿色化趋势加强,AI赋能设计咨询行业发展 2025年上半年,设计咨询行业在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的双轮驱动下,数智化渗透与绿色化转型的协同效应显著增强,行业发展范式加速重构。报告期内,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明确要求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交通物流、城市运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农业等领域绿色化转型,强化BIM技术应用与CIM基础平台研发等,推动设计咨询行业在相关领域向“数字+低碳”的复合模式升级。 (三)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持续构建,应用场景不断深化 随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低空经济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产业图谱更加多元。2025年以来,国家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首次提及低空经济,《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此外,地方试点城市专项法规也密集出台,在加速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拓宽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空中交通、农林植保、消防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促使低空经济向规模化落地不断迈进。 (四)出海态势稳步向好,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在全球基建浪潮、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东南亚、南美、北非、拉美等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不断释放,中国基建企业正加速抢占海外市场。根据商务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93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81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在此形势下,设计咨询行业作为基建产业链的前端枢纽,将迎来海外布局的战略性机遇期,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程,助力相关国家实现基建模式升级,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领军优势 从平原到山区,从水乡泽国到戈壁荒原,公司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出多项中国第一、世界之最,以世界首条高海拔高寒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共玉高速为代表的“中国路”、以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以建设规模世界第一的公路隧道--秦岭天台山隧道为代表的“中国隧”等经典标杆性工程,为祖国大地绘就一条条绚丽彩带。公司跨江、跨海超大跨径桥梁设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设计的跨海大桥世界前10占6,大跨径悬索桥世界前10占5,大跨径斜拉桥世界前10占2,最高峡谷桥世界前10占3。 (二)市场布局优势 依托深厚技术积淀与全球布局,公司海外竞争优势持续增强。公司实控人中交集团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去”的中央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军企业之一,持续为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公司充分利用公路、桥梁、隧道、市政工程、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优势,推动“综合+专业”的技术升级,借助资本化、市场化手段实现海外业务增量发展的前景广阔,代表性项目屡获国际奖项,国际知名度持续提升。在传统业务领域,公司持续深耕“全交通”“全城市”等业务,在亚洲、非洲、南美等核心市场储备了一批高潜力项目,为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新业务领域,依托国内科技创新平台效能,通过平台协同与高端人才引进,以“技术+人才”双轮驱动海外新业务发展,加速布局绿色低碳、新能源等新兴业务,不断提升新业务市场竞争力。技术标准层面,公司积极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战略,深化标准融合实践,加速中国标准属地化与国际化进程,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技术+标准”双轮驱动的国际竞争优势。 (三)科技创新优势 公司具有行业领先的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技术基础深厚,助力设计业务提质增效,开辟数字产业增长曲线。依托BIM及AI技术,实现设计业务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及交付,提升设计业务生产效能,降低分包比例,筑造数字化能力“护城河”。打造设计咨询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人员安排及业务流程,实现资源、人员、时间的最优分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面向客户需求开发交通、市政、能源、城市运营数据库及分析平台,通过“交通+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等技术服务新模式推动数据增值变现。持续加强与头部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服务商的对接,围绕基础运维、云计算和IT基础设施咨询设计等服务领域,挖掘数字产业新基建业务机会。 (四)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依托重大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平台,在长大桥梁、冻土工程、深埋沉管隧道等优势领域努力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通过引进人才、学习培训、实践锤炼等措施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培养工程院院士2人,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名,各类专业员工79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938人、高级职称3361人,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工程师、注册造价师等各类专业注册从业资格人员近2500人次,硕士以上学历员工3469人。 (五)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拥有工程行业各领域最高等级资质,具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咨询综合甲级、公路行业甲级、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甲级、城乡规划甲级、测绘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工程监理、市政行业、建筑行业、地质灾害防治等多项甲级资质和相关乙级资质。齐备的资质为多元业务发展、全周期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形成一体化设计技术集成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综合性技术服务,具备多领域全过程的价值引领能力。公司深刻把握行业变革态势,在高端策划、高端咨询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供给能力突出,致力于推动行业前后端产业融合,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