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工程建设 北京板块 中特估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中字头 HS300_ 环氧丙烷 磷化工 氢能源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新材料 节能环保 煤化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经营项目: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医药、电力、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工程和境外工程的承包;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和服务;工程监理服务;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管线、线路及设备成套的制造安装;质检技术服务;进出口业务;机械设备租赁;工业装置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对外派遣实施与其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所需的劳务人员;销售电气成套设备。(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最新规范表述信息调整)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建筑工程及其工程和工艺技术研发、勘察、设计、投资、建造、运营及服务,是我国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公司工程业绩遍布全国所有省份和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超大项目组织实施能力,采用全球最先进的交付技术和工具,为业主提供安全、专业、智能、先进的工程服务,加快建设研发、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的国际工程公司。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政策加速了传统化工产能的淘汰,成品油需求下降推动行业向低碳技术转型,抑制了市场规模扩张。受行业现状、政策引导、技术趋势和市场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化工项目的建设总体呈现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的显著趋势,新能源材料、低碳技术主导的细分赛道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完整的价值链和齐全的工程资质 公司是我国化学工业工程建筑领域内资质最为齐全、功能最为完备、业务链最为完整、行业内具有突出优势的领先企业,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工程领域的国家队,在油气服务领域稳居全球第一。可提供技术研发、投资融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施工承包、开车服务、检维修服务、运营管理等全过程解决方案。在产业链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形成了相关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自1995年以来连续入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公布的全球最大的250家工程承包商,2024年名列第15位。截至本报告期末,拥有石油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7项和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61项,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6项,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资质8项,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4项,城乡规划甲级资质1项,钢结构、环保、建筑装饰装修等多项专业承包资质。工程监理专业甲级资质27项,工程咨询资信甲级资质15项,工程造价甲级资质4项。 (二)协同发展的相关多元化业务结构 公司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相关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化学工程业务保持国内领先优势,承建大型石油化工、炼化一体化项目经验丰富,精细化工实力逐渐增强。基础设施业务成为公司发展有力支撑,打造了一批园区样板工程。环境治理业务卓有成效,主动参与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环境治理,在土壤修复、污水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烟气治理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实业发展成果丰硕,构建了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实业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支撑主业动力强劲,金融业务有效支撑主业发展,贸易能力稳步提升。 (三)一流的工程服务水平和良好的商业信誉 公司作为国家基本建设的骨干力量之一,凭借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全面的业务资质,承建了我国绝大多数化工和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具有一流的工程服务水平、丰富的工程业绩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投资大、产量高、涉及产业布局的大型化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项目上,已成为业主紧密合作的伙伴,多以全过程承建的方式为业主提供服务,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保持主导作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开展样板引路,建设精品工程。历年来共荣获鲁班奖4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29项(其中金奖23项)和一大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 (四)卓越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丰富的自主研发技术储备 公司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是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拥有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8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工作站。在北京设立了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在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合肥等地设立了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催化剂、清洁能源、碳中和、环保等一批专业研究院,日本筑波、北京房山等实验室和天津滨海、山东淄博等中试基地,构建了“1总院+多分院+N平台”研发平台体系。在传统化工、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绿色环保技术、氢能利用等多个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形成了系列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突破了己二腈、冷氢化法多晶硅、POE弹性体、高端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截至本报告期末,累计拥有授权专利5730项,专有技术348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433项,省部级及以上工法550项。全面推进“科技研发+技术转让+特色实业”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工业化转化应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五)专业的人才队伍和高效的管理团队 公司创新活力迸发、高端人才富集,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人,省级、石油和化工行业勘察设计大师4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6名,拥有一大批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集中了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工程建设领域的主要力量。实施“一十百千”人才工程,构建“科研领军人才引领、专业技术骨干支撑、青年后备人才补充”的“雁阵”人才格局,拥有首席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等“一十百千”人才500余人、“科学家+工程师”科研队伍1200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500余名经理层成员纳入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连续荣获中央企业“考核分配工作先进单位”,实施“四个15%”“两个5年”等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因企施策进行岗位分红、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形成了独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六)全球化的发展布局和资源配置能力 公司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央企业,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承建了大量国际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工程经验。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0多个海外机构,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超大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在境外实施了诸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工程,带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过1000亿美元,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开发和项目执行经验,同业主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扎实推动本土化、属地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七)享誉全球的品牌影响力和担当有为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化学”品牌影响力享誉全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福祉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入选“中国品牌500强”,树立了“中国天辰”“中国五环”等多个优秀子企业子品牌。在开展海外项目和合作的同时,积极践行央企海外责任,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共筑安全生产防线,热心开展社会公益,与当地社区和民众共享发展成果,助力实现国际友谊“心联通”,擦亮“中国化学”名片。秉承“让世界更炫彩、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坚持回馈社会,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快速支援抢险救灾,扎实做好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顶梁柱、国家队的作用。积极践行ESG理念,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中国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50榜单,多篇案例入选中央企业ESG、海外ESG等系列蓝皮书。
要点六: 签署194亿元海外重大合同 2018年5月9日公告,公司所属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与金沙萨省政府签署了刚果(金)金沙萨基础设施建设成套项目及固体垃圾发电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约25.6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4亿元,约占公司2017年度营业收入的33.12%。该项目是公司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签署的第一个助力非洲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市政项目。
要点七: 联合体中标PPP项目 2019年1月10日公告,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所属中国化学联合体中标安徽省安庆高新区山口片综合开发PPP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132.69亿元。
要点八: 签99亿元海外工程承包合同 2019年2月1日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纳霍德卡矿业化肥公司签署俄罗斯NFP日产5400吨天然气制甲醇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46个月,合同总额14.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9.1亿元。
要点九: 与俄罗斯油气控股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 2019年6月6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油气控股股份公司签署《帕亚哈项目合作协议》,七公司与油气控股股份公司将就由俄罗斯“泰梅尔油气股份公司”和“OGH-Nedra 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组成的帕亚哈项目基础设施装置EPC工程总承包工作开展合作,该EPC合同总价约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