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光伏设备 江苏板块 反内卷概念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钙钛矿电池 IGBT概念 储能 固态电池 无线耳机 新能源车 国产芯片 OLED 特斯拉 太阳能 锂电池 新材料
要点二: 经营范围 高技术复合材料(特殊功能复合材料及制品)、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及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配件;从事高技术复合材料(特殊功能复合材料及制品)、功能性薄膜、合成树脂、胶黏剂、胶带的来料加工、检测、批发及进出口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外资比例低于25%)(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油墨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油墨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最终以行政审批局核准结果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以胶粘剂为核心的薄膜形态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同一个技术平台上研发和制造,不断开发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的功能性材料,实现了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和公司持续成长。目前已成规模的应用业务有:光伏材料、光伏电站维修延寿材料、光伏其他材料、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和半导体材料。
要点四: 光伏材料、交通电力(含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材料、消费电子材料 1.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2022 年度全球新增装机预计或将达到 230GW;其中单面发电组件占比约 59.60%、双面发电组件占比约 40.40%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2023 年全球新增装机 280-330GW。预计到 2024 年,双面组件将超过单面组件成为市场主流。2.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2022 年动力电池全国累计产量达到 545.9GWh,较上年度同比增长 148.5%;装车量为 294.6GWh,较上年度同比增长 90.7%。从 2023 年开始,尽管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预计将放缓,但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面的高分子材料国产替代率远未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水平。新能源汽车本身销量高速增长叠加高分子材料国产替代率的提升,公司新材料业务前景广阔。3.虽然 3C 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且近年来终端增速有所放缓,但存量市场规模大,技术迭代快,高端材料原创和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在该业务领域公司的策略是专注于高端材料的进口替代和新技术的配套研发,凭借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能力、丰富的技术工具以及通用的制造平台带来的主动提供解决方案能力,拟将该业务发展为公司又一个成长性业务。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优势 基于公司明确的“差异化或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公司持续强化各业务和各价值链上的竞争力的设计和执行,推行在四个方向上寻找创新点的“四创”运动(老产品市占率提高、老市场新产品、老产品/技术新用途、新市场新产品),自创业以来公司在独有的创新文化中持续实践,在不同应用领域连续地产生世界首创、国内率先的创新成果。公司以“同心圆、细分市场领先、持续创新”战略为核心,基于公司完整的胶粘剂技术平台和包括涂布、流延、挤出、复合、印刷的工程技术平台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和细分市场,加强与不同应用领域的下游行业头部企业的沟通交流以了解客户需求,联合创新,形成针对细分市场的完整解决方案后引领行业和产品的标准建立,并力争成为所进入的细分市场的冠军。 (二)技术和产品研发优势 公司战略性地持续增加技术种类,并使之工具化。公司研发中心拥有9个种类的胶粘剂配方平台、特殊涂料配方平台和工程塑料配方的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包括涂布、流延、挤出、复合、印刷等工艺在内的完整工程技术平台,使得公司得以比同行业竞争对手实现更高的研发效率,为客户提供适用于符合多样化应用场景及产品性能要求的完整开发解决方案。 (三)多元化、平台型企业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以3M、日东电工等全球知名的多元化、平台型材料企业为学习对象。多元化、平台型公司搭建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但一旦具备雏形,能力边界和业务半径拓展将形成正反馈,产品的市场容量和行业天花板将进一步打开,大大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也将愈发突出。依靠非光伏业务板块的快速增长,稳定了公司整体的业务规模,维持了健康的财务状况,有效缓解了光伏行业下行周期性风险对公司整体的影响,证明了公司多元化平台型经营理念的优势,增强了公司在坚持此道路上的信心。 (四)具有基于公司愿景、使命和中长期计划的战略管理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成为多元的细分市场领袖”愿景不动摇。为了实现该愿景,公司在董事长、总经理、CTO、战略企划、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等多个关键岗位上,配置了在国外同类平台化的先进企业长期工作具有专业经验的中、外藉资深人士。前述关键岗位负责人在公司效力时间长,具有统一的价值观,认同公司愿景、使命和中长期计划,且大多为公司内部培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前述背景使公司得以自创业之初便在愿景的牵引下,坚持按中长期发展计划,持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并进行平台和组织的能力建设。公司在内部推行矩阵式组织架构运作体系,成立两个事业群、六个事业部以及各平台管理中心,通过平台中心向事业部赋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公司高效运转。 (五)产品交付能力和成本优势 公司主要采取差异化制造、精益管理、柔性产能等方式,提升公司产品交付能力并建立公司成本优势。在差异化制造方面,公司以“针对不同的产品竞争策略,使用不同的制造策略”为制造战略,①通过提速将已进入到价格竞争的传统KPf光伏背板全部纳入内部独有的“一步法”工艺的生产,以此降低成本,使KPf光伏背板的毛利维持平稳;②采用模块化设备设计和独有的挤出工艺,使POE/EPE/EVA封装胶膜产能放量;③发挥设备自主设计能力,改造老背板设备用于改产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产品,并通过技改,使设备线速得到提升,以最低的成本提升了产能,使公司得以成功抢占市场。在柔性产能方面,公司通过对设备及工艺开发的持续投入,能使用通用设备生产不同品类、不同规格的产品,较好的适应了产品多元、需求波动的市场环境。报告期内,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情况与行业情况,公司提速全球化战略。目前公司在海外第一个生产基地越南工厂一期5GW胶膜产能已经实现满产;2500万平米涂布产线已经于2025年2月试生产,可用于生产背板和3C类胶带产品。越南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公司全球化交付战略方案的正式展开,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及业务情况,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在重要业务地区不断推动全球分布式产能和本地化交付战略的落地方案。 (六)品牌和客户资源优势 目前,公司在光伏领域拥有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一道、隆基、通威、正泰、东方日升、韩华Q-Cells、TATA、Waaree、Victram、夏普、松下等各头部企业客户。在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亦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绝缘材料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客户涵盖国内外主要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拥有欧菲光、歌尔声学、瑞声科技、维信诺、天马、京东方等重要客户。在半导体领域,客户包括安靠、比亚迪半导体、盛合晶微半导体、芯联集成、时代电气半导体、三安光电、盛帆半导体、杨杰科技、乾照光电、德赛矽镨半导体、敏芯微等。 (七)国际化视野 公司创立之初,来自于中日两国的两位创始人便给公司注入了国际化基因,自京都MacroPoly实验室起,随后将创新成果带回中国创建公司,公司的管理团队具有长期在国际化企业工作的经历。公司以创新为驱动力,发明多款世界首创产品,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与诸多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战略企划、研发、工艺、市场、销售、生产等条线上有众多来自欧洲、美国、新加坡、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的外藉员工,为公司带来国际化的文化、背景、能力、视野、理念,使得整个公司组织形成了“应用材料无边界”的全球化文化,为公司成为国际化企业打下基础。 (八)全球化优势 为开拓海外市场,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公司于新加坡设立赛伍技术全资孙公司新加坡赛迈有限责任公司(CYMAXPTE.LTD.),作为海外投融资控股平台、海外财务结算中心。新加坡赛迈旗下包括日本赛迈(CyMAXCo,LTD)、越南赛迈、以及印度、土耳其等销售办事处。日本赛迈是公司的海外研发中心,并从事偏光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应用于消费级光学镜头和眼镜领域。越南赛迈生产基地位于越南北宁省顺成工业园,目前具有5GW胶膜产能以及2500万平米涂布产能,其中涂布产线可用于生产背板和3C类胶带,是公司全球化业务布局的重要基地。印度和土耳其是公司海外光伏业务的主要终端市场,办事处能够及时获取当地市场信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此外,公司着手拓展欧美等地业务,未来公司海外基地以及全球化优势将愈加显著。 (九)组织架构重塑、人才梯队年轻化 2025上半年,公司通过战略管理、组织架构调整等措施推动转型,打造新经济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①优化组织架构。公司引入BLM模型,推进“战略导向型”组织变革,通过战略解码追踪部门流程节点等关键指标,实现组织效能可视化。同时增加事业部和产品线,进一步提升决策效率。②董事长、总经理分工明确:建立“战略-经营”分层决策体系,董事长主导战略规划和风险管控,总经理负责经营计划落地、日常运营管理等,实现“顶层设计”与“战术执行”动态衔接。③人才梯队年轻化。公司第一代干部聚焦战略发展,通过方法论指导第二代干部执行和经营,通过代际协作的创新生态,使得人才梯队年轻化,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年产太阳能背板 3,300 万平方米项目 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17,840.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251.65万元、设备投资6,058.00万元、软件投资100.00万元,预备费620.4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810.72万元。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可使公司每年新增3,300万平方米高性能太阳能背板,为公司缓解当前产能不足提供重要支持。项目建设2年,达产年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160.00万元,项目最后一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269.40万元。本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后)为35.66%,静态回收期(税后)为4.82年。
要点八: 年产压敏胶带705万平方米、电子电气领域高端功能材料300万平方米、散热片500万片、可流动性导热界面材料150吨项目 本项目投资预算为10,316.75万元,包含建设投资1,810.00万元、设备投资5,773.20万元、软件投资40.00万元,预备费396.1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297.39万元。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可年产705万平方米压敏胶带、300万平方米电子电气领域衍生高端绝缘材料、500万片散热片及150吨可流动性导热界面材料。项目建设3年,达产年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452.50万元,项目最后一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67.76万元。本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后)为42.95%,静态回收期(税后)为4.46年。
要点九: 新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创新中心项目 本项目投资预算为9,215.20万元,包含建设投资740.00万元、设备投资5,250.00万元、软件投资1,800.00万元,预备费39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35.20万元。项目通过装修、扩建现有实验楼和办公区域,购置先进的实验、检测、分析、工艺试做、用途工况模拟实验等硬件设备,搭建“全球协同营销+研发协同”的IT系统平台,扩展目前的研发平台内容,帮助公司步入持续创新和持续成长的道路。
要点十: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十一: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