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603799)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能源金属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转债标的 HS300_ 锂矿概念 动力电池回收 固态电池 独角兽 新能源车 小金属概念 锂电池 新材料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销售:钴、镍、铜氧化物,钴、镍、铜盐类,钴、镍、铜金属及制品,钴粉,镍粉,铜粉,氢氧化钴,钴酸锂,氯化铵;金属矿产品和粗制品进口及进口佣金代理;生产设备进口及进口佣金代理。(上述涉及配额、许可证及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范围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

要点三: 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镍钴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大业务在公司内部构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公司还在布局循环回收业务,全力打造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要点四: 锂电产业 新能源汽车发展承载着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重塑能源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过去几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2022年市场渗透率达到 25.6%,产销量连续 8 年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从高速发展阶段迈向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亦在政策的加持下蓬勃发展。2023年上半年,为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我国持续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6 月国务院会议提出延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政策力度;商务部推出“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释放消费潜力。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378.8 万辆和 374.7 万辆,同比增长 42.4%和 44.1%,市场渗透率为 28.3%。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了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巨大商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宣布扩建产能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报告期内,高端数码消费产品的销量整体疲软,但伴随着经济进入加快复苏、重启增长的进程,消费电子需求已经迎来拐点。综上所述,在新能源锂电产业及以 5G 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钴镍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所支持的新兴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公司所从事的产业前景非常光明,管理层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司将致力于持续深化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提升一体化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为锂电产业贡献力量。

要点五: 高效的产业协同 锂电材料行业呈现出“资源开发在境外、研发制造在中国、市场客户在全球”的典型特征,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是行业关键竞争要素。公司基于这种行业特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钴镍锂资源开发、有色精炼、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链条间紧密连接、高效协同,实现从资源开发到镍钴锂化学品到三元材料的协调协同,释放出公司一体化的产业协同竞争优势。稳定的资源保障是公司竞争力的源头,强有力的资源开发能力、高效的矿冶一体化经营能力,为国内制造提供低成本的钴镍锂原料,从源头上增强公司的竞争力;镍钴锂产品的制造能力是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突出的制造优势在巩固公司钴镍锂新材料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为新能源业务提供原料支持,保证新能源所需原料的正常供应;新能源业务整合技术、研发、品管、生产等资源要素,瞄准国际、国内主流市场和目标客户,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打通从镍钴锂资源到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材料全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

要点六: 领先的技术创新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成立了“华友钴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华友钴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友钴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华友钴业绿色钴冶炼技术及新材料开发研究院”、“华友新能源锂电材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天津巴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巴莫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天津巴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多元正极材料新产品开发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以及镍钴锂矿产资源采选冶的创新工艺和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可参与国际竞争的电池正极材料和前驱体开发、评估及应用科研平台。拥有国内同业一流的技术人才队伍,并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创建了联合研究基地,以公司研究院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

要点七: 显著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产销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公司首次跻身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第 321 位,位列《财富》中国 500 强第 349 位。公司战略布局刚果(金)铜钴资源开发、印尼镍钴资源开发、津巴布韦锂资源开发,在新能源锂电材料稳定的低成本原料供应方面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先优势。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本质,聚焦主流市场、主流客户、主流产品,客户结构基本实现全球主流新能源车企、电池客户产业链全覆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与特斯拉签订三元前驱体供货框架协议,深化与孚能、当升、容百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主导产品进入 LG 化学、SK、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供应链。

要点八: 拟63.7亿元投建锂电动力三元前驱体新材料项目 2018年3月12日公告,为充分把握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满足新能源市场对高端动力电池材料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公司从钴行业领先者转型发展成为锂电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导者谋得先机。公司(或通过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年产15万吨锂电动力三元前驱体新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36,982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25.25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1.81亿元。

要点九: 拟与LG化学在韩国投资设立电池材料厂 2023年4月20日公司对外公告,2023 年 4 月 19 日,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或“公司”)与株式会社 LG 化学(以下简称“LG 化学”)、新万金开发厅(以下简称“新万金厅”)、全罗北道及群山市(以下称“地方政府”)、韩国农渔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在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签订了《投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本备忘录”)。备忘录约定,公司与 LG 化学拟在韩国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内投资设立电池材料(金属硫酸盐、前驱体)生产工厂。公司“十四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把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本次公司与 LG 化学签署备忘录,拟在韩国合资建设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是公司按照中长期发展战略做出的安排,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契合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对新能源锂电材料快速增长的需求,顺应了全球市场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将进一步整合各方在产业政策、基础服务设施、原材料、技术与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各方在新能源锂电材料原材料供应、产品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

要点十: 拟1.47亿美元投建年产3万吨电积铜项目 2018年12月25日公告,公司子公司CDM公司拟投资1.47亿美元建设刚果(金)PE527矿权鲁库尼矿年产3万吨电积铜项目。

要点十一: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2019年4月8日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权。预计本次交易涉及的金额将达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目前该事项仍处于洽谈阶段。

要点十二: 拟1.19亿元出售资产 2018年11月13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将三项土地使用权及一项在建工程出售给关联方衢州华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土地转让含税价格为18,873,631.00元,在建工程转让含税价格为100,114,238.32元,合计转让含税价格为118,987,869.32元。本次关联交易有利于公司盘活资产、优化资产结构,理顺管理关系,促使公司现金回流。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