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医疗器械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融资融券 合成生物 科创板做市股 阿兹海默 体外诊断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生物试剂、酶制试剂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生化试剂及耗材、机电设备、电子产品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实验分析仪器销售;实验分析仪器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于自主建立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先后进入了生物试剂、体外诊断业务领域,并可开展抗体药物的研发,是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生物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终端产品与服务输出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试剂材料,是生命科学相关科研与生产活动中使用广泛的消耗性工具之一,具有种类、数量繁多的特点,根据材料和用途可以划分为分子类试剂(酶、核酸等)、蛋白类(重组蛋白、抗体等)和细胞类试剂(转染试剂、细胞系、培养基等)。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试剂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展,已经成为科技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和基础材料。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业务延展性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基于酶、抗原、抗体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及自身高效的研发体系能够快速、高效、规模化的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已成功推出了包含PCR系列、qPCR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转录系列等多个系列的生物试剂以及包含心脑血管、炎症感染、优生优育、胃功能、神经系统等10个系列的POCT诊断试剂,并形成了覆盖科研院校、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分子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制药企业、CRO企业、医院等医疗机构等多种客户群体的客户组合。同时针对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公司可快速响应,及时研发出相应的检测试剂原料、终端检测试剂等产品与服务。 (二)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公司为研发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包括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建设高标准的研发实验室、提供充足的研发场所等。在技术储备方面,公司拥有分子生物学、酶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等多学科技术,建立了多项共性技术平台,多技术平台组合形成了多个生物试剂产品系列、POCT诊断试剂产品系列,并可拓展提供疫苗临床CRO服务、抗体筛选、工艺技术优化等延伸服务,可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需求。依托先进的技术平台、高效的研发效率和充足的研发人员储备,近年来公司每年推出的新产品超过百余种,推动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通过不断进行产品的改进和迭代,公司已实现在多个细分领域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的技术水平,逐步推进进口替代,巩固与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专业团队与人才优势 公司业务的稳定增长与持续创新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自创立至今公司初始核心技术团队较为稳定,在积累丰富研发创新与管理经验的同时,内部培养众多新生技术骨干,满足公司持续性底层技术原始创新与细分领域延展的需求。在人才储备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员工总人数的22.08%,具备分子生物学、酶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等符交叉学科背景。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团队质量、建立海外平台、优化薪酬福利与考核激励政策等方式,进一步获得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与资源,充实人才储备。 (四)客户群资源优势 自2012年成立之初,公司立足于生物试剂领域,首先推出PCR、qPCR系列、分子克隆系列等分子类生物科研试剂,陆续服务国内1,00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超过万余客户。公司始终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多年与跨学科、跨物种、跨应用领域、从基础科学研究至前瞻性技术探索的大量科研客户合作,坚持以“直销+研发支持+销售支持”的业务模式深度参与客户研发与产品使用过程,不断收集客户需求与使用反馈,完善产品性能与服务,在提升客户粘性的同时,捕捉行业趋势、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在公司成立早期,凭借大量科研客户的产品孵化与样本验证经验,根据公司研发与技术优势、市场需要,公司适时向工业客户及新的业务领域拓展,在分子诊断原料、基因测序试剂、体外诊断终端试剂等细分领域积累大量产品商业化、工艺优化、研发支持、产能放大等宝贵经验,使得公司能够在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等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点快速响应,为客户提供原料、终端试剂、临床CRO服务、抗体筛选等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不断巩固加深客户关系,建立长期、多元、深度交互的客户关系。公司客户群体包括高校与科研院所、分子诊断企业、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动物养殖企业、医院与体检机构以及生物医药与疫苗企业等,丰富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与研发创新提供长足的驱动力。 (五)自主可控的核心原料研发和生产优势 关键原料的自产有利于公司在面对市场需求时可迅速开发相关原料及对应产品,把握市场机遇,亦有利于保障公司的供应链安全,不对供应商形成依赖。2020年起,公司实现了PCR系列、qPCR系列生物试剂的大规模生产,为国内分子诊断试剂生产企业提供大量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关键原料。 (六)多种蛋白质表达系统及规模化生产优势 在蛋白质制备领域,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壁垒远高于实验室级别的表达,需保证在工业化制备的过程中不损失蛋白质原有的活性和纯度。公司已建成覆盖蛋白质的分子设计、改造、重组表达、高密度发酵、分离纯化、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线,并拥有大肠杆菌、酵母、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等多种蛋白质表达系统,用于酶、抗原及抗体的重组表达制备,目前已保藏表达宿主百余种、特有质粒百余种,以应对各类产品的制备需求,形成了规模化、多系统的重组蛋白制备平台。经过多年对技术的不断探索,公司实现了聚合酶、逆转录酶、连接酶等上百个品类分子生物学酶原料的规模化量产。同时,利用昆虫、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公司开发了上百个品类的体外诊断用抗原、抗体原料。基于对载体和工程细胞株的改造,公司单位生产效率获得提升,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同时,充足的产能储备保障了公司可快速应对各类突发需求,为公司业务拓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七)营销体系优势 公司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针对生物试剂与体外诊断产品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了系统化的营销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营销服务网络。针对生物试剂,公司在全国及海外20多个重点城市及地区设置直销办事处,自主开展营销工作,并为客户提供服务。公司生物试剂业务依托于上述直销网点,销售团队能够现场解决产品适配性等问题,了解客户及市场的最新需求,有利于积累广泛、稳定的客户群体,并不断提升客户粘性。生物医药业务客户群体快速拓展,客户数量累计超过1,000家。针对体外诊断产品,公司的产品已在全国超过30个省市地区的3,300多家医疗机构形成销售,并积极向海外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已建立了全球化的海外营销网络,将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将更多国产优质产品输送到全球。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