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化学制品 福建板块 融资融券 节能环保 新能源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生物质燃料加工;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加工;再生资源销售;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生物基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质能技术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 公司以废弃油脂为原料进行产品生产加工,实现了地沟油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可再生的零碳清洁能源,同时也可用于生产环保型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工业溶剂、工业润滑剂等可降解生物基绿色化学品,是替代石化材料的极优选择方案。
要点四: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公司以废弃油脂为原料进行产品生产加工,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主要产品生物柴油为生物质能源,归类于可再生新能源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C25)”大类下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C2541)”子类;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规定,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C42)”。随着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积极开发生物能源。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推广试点,推进生物航空燃料示范应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政策中明确提到支持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等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应用推广。展望未来,在全球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以废弃油脂制取的生物柴油减碳效益突出,生物柴油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以生物柴油制备的生物基绿色化学品,作为石化材料在工业和生活领域的新型替代品,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要点五: 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专注于以废弃油脂资源制备生物能源及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立足于“生物质能化一体化”的战略规划,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积极打造全生命周期低碳绿色产业生态链。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资源,通过对生产稳定性、产品质量、资源高效转化、安全与清洁生产、自动化控制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产品附加值和废弃油脂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工艺技术和研究成果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技术团队,是具有产品技术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为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现有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公司相继承担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研究等多个生物柴油应用技术科研项目。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在生物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
要点六: 生产规模优势 公司已构建起以“废弃油脂资源--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为核心的“生物质能化一体化”的产能布局,其中生物柴油产能50万吨/年,生物基材料(生物酯增塑剂、工业甘油、环保型醇酸树脂、天然脂肪醇)产能14万吨/年,产品可应用于清洁燃料、塑料制品、塑胶跑道、表面活性剂等多种领域。未来随着产能逐步释放,规模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要点七: 原料采购优势 公司拥有涵盖国内及东南亚的废弃油脂采购网络、完善的废弃油脂采购管理体系及公允的质量检测标准,与主要供应商保持着长期稳定合作,可以有力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开展。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稳步提升的废弃油脂收购量,使公司的采购价格和供应量保障在行业内具有优势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强化国内外采购网络协同效率,深度融合废弃油脂质量检测和采购决策的精准化,巩固了公司在成本控制与原料稳定供应方面的优势。
要点八: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九: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十: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