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耀科技(688259)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半导体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人形机器人 星闪概念 国产芯片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研发、设计通信高端芯片,通信设备及相关软件,销售本公司所研发设计的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从事本公司所研发设计产品的同类商品的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及其相关业务。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创耀科技是一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专注于通信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持服务。公司致力于结合市场需求,将持续积累的物理层通信算法及软件、模拟电路设计、数模混合大规模SoC芯片设计和版图设计等平台性技术应用在不同业务领域,发展了通信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芯片版图设计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其中,通信芯片包括接入网网络通信芯片、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新一代短距无线星闪芯片、工业通信芯片等。

要点四: 集成电路设计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创耀科技自成立始便专注于通信芯片领域,多年来不断围绕通信芯片的设计与研发积累核心竞争力,发展成为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物理层核心通信算法能力”和“大型SoC芯片设计能力”的公司。 (一)核心业务具备竞争实力,迭代升级保持技术优势 1、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 公司自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时期切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设计领域,积累起技术领先优势,在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能够适应我国低压配电网复杂的电力线特性环境,实现更高的通信速率、更可靠的工作运行状态、更高的抄表成功率以及稳定的远程控制和需求侧管理功能。2023年,国家电网全面启动HPLC+HRF双模通信模组招标,双模通信技术为物联网智能设备节点提供了动态、自适应电力线与无线两种信道接入方式,二者通信信道特征具有互补特性,从而最大程度提升通信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针对双模芯片的HPLC部分,公司不断优化其性能,相比单模芯片,在对抗电力线脉冲噪声和电力线窄带噪声等方面的性能有显著提升。针对双模芯片的无线部分,公司提早布局射频芯片技术的积累,设计了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基带算法和射频模块,在灵敏度、对抗多径、对抗邻道干扰等方面能够满足电网的测试及应用需求,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先进性。 2、接入网网络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 DSL为全球主流有线宽带的接入方式之一,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的终端接入通信中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并且仍在持续演进,公司研发设计的DSL接入网网络芯片已至第四代G.fast技术标准。在WiFi芯片方面,公司的芯片产品属于WiFiAP芯片,主要用于路由器、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WiFiAP芯片支持更高的带宽、更多的频段和用户数量,可实现的通信速率更高,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总体而言,相较台湾厂商,公司的接入网芯片技术具备一定竞争实力,虽较博通尚有一定距离,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3、芯片版图设计服务 在芯片版图设计的工艺水平方面,目前行业内高端芯片主流设计工艺在16nm-5nm,3nm工艺已在小规模试产,中低端芯片设计工艺在40nm-28nm左右,特种工艺和大量成熟的电源管理类芯片设计工艺在180nm左右,5nm/3nm工艺代表了目前芯片版图设计的最高工艺水平,预计未来高端高集成度芯片的设计工艺会继续向3nm-1nm发展。公司芯片版图设计所掌握的工艺水平始终处于摩尔定律实现的前沿,目前,公司已具备16nm/14nm/10nm/7nm/5nmFinFET工艺芯片版图设计能力,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新一代短距无线星闪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 现有的典型的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受限于技术上前向兼容等要求,存在某些技术性能的先天局限,如抗干扰性、可靠性和通信时延,或者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潜力已靠近天花板,如可靠性和高密度部署。相比传统短距无线技术,星闪技术采用了最新的Polar码等5G关键技术和中心调度等创新理念,具备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精定位六个核心技术能力,而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智能制造则是目前星闪瞄准的核心场景。 公司作为首批加入星闪联盟的通信芯片设计厂商、国际星闪联盟理事会员单位,公司推出的TR53XX系列星闪芯片及解决方案,集合BLE5.4及WIFI6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HID鼠标、键盘、多模遥控器、无线定位钥匙、运动相机等智能终端。公司星闪芯片解决方案支持适配PWM3395、PWM3311等主流传感器,支持BLE、USB2.0、SLE三模切换,支持无线1K、2K、4K、8K回报率,支持有线8K回报率,传输距离10-25m,支持Windows、Linux、MacOS、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统。公司星闪SLE、WIFI透传方案,支持SLE/WIFI、SLE/BLE、SLE/WIFI/BLE三种模式共存场景,支持1M/2M/4M物理层带宽,支持最大12Mbps空口传输速率、提供最大150Mbps物理层速率、支持多类型通信接口。公司星闪芯片系列产品已应用在HID鼠标、键盘、多模遥控器、手持设备、机顶盒、扫地机器人、割草机等使用场景,并与相关行业头部客户展开合作。 5、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及解决方案 公司自2022年开始对工业通信领域投入研发,并加入ETG技术协会成为会员。公司获得德国倍福公司(Beckhoff)正式授权并推出首颗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目前该芯片已实现向工业、医疗等领域客户的销售。公司EtherCAT从站控芯片,集成了倍福自动化授权的ESCcore模块,支持2/3端口的EtherCAT通信,包括8个现场总线存储器管理单元(FMMU)和8个同步管理器(SyncManager),64bit分布式时钟,适用于电机运动控制、工厂和过程自动化以及人形机器人关节通信模块等多个领域。它提供的SPI/SQI/HBI接口允许与主机总线进行高效通信,并通过数字I/O模式优化系统成本。 在应用方面,公司研发的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是一款功能丰富的EtherCAT从站芯片,适用于电机运动控制、工厂和过程自动化以及人形机器人关节通信模块等多个领域,对于机器人的网络连接和实时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在实际项目中,可以构建出各种复杂的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 (二)持续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动能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家庭终端接入、工业、电网等对精度、速率、同步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具备较高的研发技术难度。公司持续专注数字、模拟、射频、软件等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860.8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1.07%。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占比,有力推动公司芯片产品技术迭代,为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在半导体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矩阵式平台化管理,多产品线多元发展 研发和设计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环节,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为此设立了数字IC部、模拟IC部、系统硬件部、DSP软件部、网关软件部、嵌入式软件部、预研部和测试支持部等研发部门,并设立电力物联网产线、接入网产线、工业通信产线、新短距无线产线、技术合作产线等产品线。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公司采用矩阵式的平台化管理,以提高研发效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公司矩阵式平台化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对已有技术的复用,对市场需求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为公司内部孵化出适应市场环境的新产品线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公司储备的工业通信、新短距无线通信等产品线研发节点正稳步推进,有望为公司增加新的营收增长点。 (四)良好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保障公司稳定经营 公司接入网网络芯片的终端用户为运营商市场,大型电信运营商对网络设备及芯片产品性能的要求极高,市场准入门槛也相应较高。同时,由于网络设备在使用期间需要持续对软硬件进行维护、升级和技术支持,因此,一旦建立合作关系,运营商对于供应商及产品的粘性也较强。国网、南网作为电力基础设施的运营和建设主体,具有完整的招标投标程序,对芯片质量的稳定性要求也非常高。随着电力通信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对芯片的迭代需求和技术要求也愈发提高。公司作为间接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已经过长期的、充分的验证。同时,公司与主流的晶圆制造、半导体封测、通信设备终端厂商等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保证公司长期稳定的运营,具备抗风险能力。 (五)专业高效的研发技术团队,保持企业长期竞争力 公司高度重视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致力于加大引才力度、完善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准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技术突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公司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员工的尊重植入企业文化之中。公司通过系统化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系统地建立了人才培养、社会及校园招聘、奖励分配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从而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公司已形成了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体系。通过资深员工帮带和在项目中锻炼成长等方式,帮助员工提高技术能力,积累项目管理经验。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如帮助员工解决租房问题、组织全员福利活动、搭建企业爱心帮扶平台、提供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等,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员工福利,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增强员工凝聚力和企业向心力。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