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化学制品 江苏板块 百元股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固态电池 有机硅 锂电池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固体废物治理;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高度覆盖国内市场,同时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电子化学品领域,公司是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UPS电源、移动基站电源、光伏电站、3C产品等领域。在特殊有机硅领域,公司是少数拥有“非光气法生产异氰酸酯硅烷”技术的生产商之一,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卓越的产品品质及优秀的售后服务,公司在国内外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要点四: 行业背景 锂电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和相关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占有率达到44.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锂电池和电解液出货量同步增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的需求同步增长。根据鑫椤锂电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解液国内产量94.1万吨,同比增速54.57%。电解液添加剂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对锂电池综合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主要包括VC、FEC、DTD等,其中VC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添加剂品类,约占电解液添加剂总量40%。在未来锂电池发展要求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背景下,电解液添加剂的用量会进一步提高。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优势 公司视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工艺路线。在VC产品的生产上,公司自主研究新的细节控制技术,开发了新型紫外发光装置,优化了光强和电压参数,使得光催化氯化工艺反应效率提高;独立设计连续精馏工艺及新的抑制产品产生焦油的工艺控制方法,大大提升产品收率的同时改进了产品品质;针对VC产品热稳定性、光稳定性等性能差的特点自主开发出抑制VC变色和变质的方法,保证了该产品在全球的可靠交付。公司主导起草的国家标准于2012年6月1日实施,进一步规范了VC产品在锂电池材料中标准化应用。在FEC产品的生产上,公司自主研发的卤素置换工艺相比传统工艺路线具有生产装备投资少、生产安全性高、产品成本低的特点,同时产品纯度、色度、水分等重点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FEC产品的核心创新技术2012年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公司主导起草的行业标准于2015年6月1日实施。 (二)客户资源及品牌优势 公司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长期为国内外锂电池产业链知名厂商供应添加剂,客户包括比亚迪、天赐材料、国泰华荣、昆仑新材、珠海赛纬、新宙邦等国内厂商,也包括三菱化学、Enchem等海外厂商,产品已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电解液添加剂市场。 (三)环保优势 公司不仅注重对产品的精益管理,对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副产物也进行了精制回收,变废为宝。例如,公司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乙胺盐酸盐回收三乙胺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将三乙胺的消耗降低了85%以上;配套建成了完整的溶剂回收装置,溶剂消耗降低了75%以上。装置的清洁化以及配套齐全的三废处理装置使公司在原辅料的消耗和能耗上具备显著优势,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实现了绿色生产。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