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通用设备 湖南板块 2025中报预减 养老金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AI眼镜 工业母机 半导体概念 太阳能 稀土永磁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超材料销售;稀土功能材料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玻璃、陶瓷和搪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金刚石制品、超硬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的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以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制造、配套核心耗材为主营业务,目前已形成“设备+耗材+加工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主要产品及服务为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金刚石线耗材、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热场系统系列产品、光伏电站五大类,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光伏、半导体、磁性材料等行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消费电子行业 受 AI 技术爆发等因素推动,消费电子产业景气度持续回暖,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仍具有广阔的市场。根据 IDC 数据,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实现增长 1.0%,达 2.952 亿部,实现了连续第 8 个季度的增长。目前,各大消费电子终端厂商不断创新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在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挖掘更多的产业机遇,向价值链高端奋力转型升级。5G、物联网(IoT)、智能设备、人工智能(AI)、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的趋势正在转变这个行业,科技创新正在打开消费电子产业的新蓝海。玻璃、蓝宝石、陶瓷等硬脆材料作为智能消费电子硬件的重要结构件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VR 眼镜、汽车中控屏等与触控相关的电子设备中。 (二)半导体行业 受益于存储、AI 以及大数据相关应用的强劲驱动,半导体硅片市场有望在 2025 年出现复苏,呈现增长趋势。半导体硅片是生产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的关键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基础性的一环。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因其耐高温、耐高压、高频、大功率、抗辐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 5G 通信、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射频领域和以新能源汽车、以“新基建”为代表的电力电子领域。随着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储能、AI 等应用领域的加速渗透,碳化硅半导体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碳化硅材料的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碳化硅材料亦是 AI产业增长与创新的必然选择,并在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与终端应用上均具有巨大潜力。全球主要国家在碳化硅半导体领域继续加大战略布局。 碳化硅产业链主要由衬底、外延、器件、应用等环节组成,碳化硅材料衬底作为整个碳化硅产业链中成本占比最大、技术门槛最高的环节。以碳化硅材料为衬底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制备、外延层的生长、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市场,国内在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加工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大尺寸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加工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碳化硅衬底行业正处于尺寸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行业正在由 6 英寸、8 英寸向大尺寸碳化硅衬底升级阶段,公司应用于碳化硅衬底材料加工的 6-8 英寸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成为碳化硅衬底加工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三)光伏行业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太阳能作为能量的天然来源,其开发及利用具备资源丰富、普及程度高、应用领域广、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随着近年来光伏发电模式的不断创新、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光伏发电已逐步成为全球各国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2025 年上半年,国内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国内光伏行业良性发展,伴随政策的加持以及光伏系统成本持续下降,目前产业链价格已触底反弹,低价销售、恶性竞争情形显著减少,行业内卷竞争正逐步被纠偏,促使光伏行业重回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周期。海外市场方面,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5 年 1月,欧盟正式实施碳关税(CBAM),户用屋顶光伏、阳台光伏等分布式光伏应用保持蓬勃增长,光伏已成为欧盟最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美国市场虽然受政策预期波动有所影响,但市场化装机热情仍维持高涨,光伏太阳能和风能占 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新增发电容量的近 98%,光伏已连续 19 个月成为美国最大新增能源来源。印度保持对清洁电力的高强度投入,部分大型项目在 2025 年陆续安装并网,使得累计非化石装机容量将首次超过化石燃料项目。澳洲、日本等老牌光伏成熟国家也进一步加大对光伏装机的扶持,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加速。根据 Solar Power Europe 报告预测,2025 年全球光伏装机在中性场景下有望实现 655GW 装机量,较 2024 年保持双位数的增速。 (四)磁性材料行业 磁性材料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电能与动能转换、信号传输、电源适配、磁场屏蔽、模拟和数据存储等重要的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的硬度高、性脆、忌温度骤变,机械加工存在一定难度,其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速度,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目前磁性材料及磁材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风电、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家电,军事等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大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通信基站和机器人产业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 55.6 万套,与上年相比增长 14.2%。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磁性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理念,搭建了从基础研究、工艺流程优化到产品应用开发的创新研究体系,以行业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开发为重点,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确保公司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二)快速响应市场及创新成果转化 公司具备较强的快速响应及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能及时把握下游行业技术、工艺变化趋势,公司产品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而进行更新迭代。随着下游客户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增加,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公司研发与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部门高效协同,通过技术改进和优化来满足客户需求,并迅速将产品投放市场。 (三)一体化服务优势 公司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服务及产品品质提升体系,利用自身的先进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售后团队,从售前到售后各阶段,为客户提供测试验证、工艺改进等一体化服务,构建的“设备+耗材+加工服务”业务布局,利用设备、耗材和工艺协同研发优势,为客户设计最优的产品组合、配套最优的工艺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整体服务。 (四)良好的品牌优势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多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客户、与客户共创行业价值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通过深度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洞悉行业发展走向,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与客户共同研究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为客户提供工艺优化方案。目前公司客户涵盖消费电子、光伏、半导体、磁性材料等应用领域,主要客户均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客户的认可使得公司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市场口碑,具有较高的品牌优势。 (五)创新型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对行业有深刻的认知,能够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具有前瞻性的布局能力,保证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转、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和公司的长期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公司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与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创新人才发展模式,通过管理传承、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形成了良性的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了公司核心管理运营团队年轻化和专业化。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为公司今后持续、快速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要点六: 实控人拟半年内至少增持800万元自家股票 2020年2月7日公告显示,自2020年2月7日起6个月内,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杨宇红计划以自有资金不少于800万元且不超过12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公司表示,本次不设增持股份的价格前提,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实施增持计划。
要点七: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八: 股利分配 公司上市后将在足额计提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在符合现金分红的条件且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无重大资金支出发生的情况下,公司当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0%。
要点九: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