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专用设备 福建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低空经济 飞行汽车(eVTOL) 机器人概念 无人机 国家安防 军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消防器材销售;消防技术服务;安全、消防用金属制品制造;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卫星通信服务;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公共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安全咨询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智能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制品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工业工程设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咨询策划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会议及展览服务;物业管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体验式拓展活动及策划;露营地服务;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汽车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民用航空维修人员培训;飞行训练;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民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服务;商业非运输、私用大型航空器运营人、航空器代管人运行业务;升放无人驾驶气球、系留气球;建设工程施工;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国防计量服务;测绘服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一)电力电网消防行业 公司目前参与了“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高稳定性环保泡沫灭火剂研发与示范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关键设施火灾防控NQI全链条技术与集成应用示范》、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特高压换流站智能消防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多个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的研究与工程化推广应用。上述电网行业的加大投资力度,为电力电网消防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5年,公司将紧抓市场机遇,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营销团队的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助力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 (二)储能消防行业 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一系列新型能源消防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能够有效应用在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储能电站等并进行规模化应用,特别是锂电池安全保护应用可以触及到站级、箱级、簇级到PACK级的多层级联动防护策略,集多单元实时监测、智能化集中管理、大容量灭火剂配置、精准PACK级气液两相火灾抑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能够实现全天候火情监测,确保在火情发生时能迅速对起火储能柜进行精准扑救。 (三)交通运输消防行业 公司时刻根据市场增量及客户需求,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与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升级等,不断提升创新产品应用价值;加大营销力度,加强品牌宣导力,积极主动寻求新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可靠的消防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客户所想所需,多维度、全方面促进产品的应用推广。 (四)应急救援消防行业 2025年,公司将努力发挥在智能火灾早期探测报警、应急救援/消防灭火用智能机器人、高机动高效灭火装备、应急救援车、新型多功能灭火剂等自研产品优势,为应急消防队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装备及物资解决方案,助力消防队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参与智慧园区建设,以及城乡社区、商业综合体、文旅景区、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中,打造集智能探测、高效救援、多方联动、全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深化与地方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主体的协同合作,创新构建“多元销售模式+全链条服务支持”体系,致力于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五)低空科技行业 公司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及时挺进低空经济新赛道,深度构建高端、智能、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同时与国内低空领域优势企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拓低空经济新蓝海。公司牵头联合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国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知名企业等单位联合承担国家工信部“大荷载无人机救援装备”重点项目研制,项目重点攻克大荷载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国产化核心操作系统、超视距通信导航等关键技术难题,最终将形成无人机集群协同应急救援技术装备批量化生产能力,促进大荷载无人机应急救援产业全链条、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相继成立了国安达低空科技(华安)有限公司和国翔航空(福建)有限公司,并成功获取“两证一权”(即:《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及空域飞行使用权)。
要点四: 行业背景 消防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作为其基础支撑的消防装备制造业,产品品质直接关乎民生安全和社会财富,深度关联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消防产业虽已达千亿规模,但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碎片化格局。多数企业集中于价值链中低端,面临产品单一、创新不足、技术转化率低等瓶颈,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尚未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然而,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应急管理部门密集出台新规、智慧消防被纳入新基建重点、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新型能源普及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刚性需求等多重利好驱动下,行业正迎来向专业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为拥有技术储备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球消防正在经历向“智慧消防”的深刻变革。智能探测、无人机侦察、远程灭火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响应与救援效率。未来,消防行业将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智慧消防云平台,实现智能预警、资源优化和灾情分析等,并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产品技术优势 公司多年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在特高压换流变高效灭火、储能电站早期火灾防控及惰化抑爆、超高层灭火救援装备、高机动举高灭火机器人、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装备、火情早期侦测预警、无电自启动、多组份混合灭火剂、高效水基型灭火剂、消防装备物联网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并依托核心技术开发形成公司产品。 (二)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智能消防产品研发经验、具备业内突出的研发创新能力,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多种市场亟需的创新产品,并通过积极承担行业前沿科研课题和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持续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和下游潜在需求,前瞻性选择新的技术方向进行技术预研和储备,建立健全了“科技为先,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持续创新机制。 (三)品牌优势 自创立以来,公司一直注重品牌建设,坚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公司陆续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所评为“中国消防产品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极安达”品牌入选福建省著名商标、入选2022中国储能行业十佳消防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等;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中荣获“2023年度最佳储能消防解决方案奖”;在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中荣登“2023中国新型储能消防与安全企业”榜首,并荣膺“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消防安全解决方案奖”;在第八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中荣获“2024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在2024中国工商业储能年度之星中荣获“新型储能消防安全解决方案奖”。公司“国安达”、“中汽客”商号也已在各专业消防市场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声誉。 (四)质量管理体系优势 消防产品质量关乎社会公共应急安全,市场对消防产品的性能参数以及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公司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严格执行ISO9001与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构建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到成品出库的全链条质量管控机制。通过对每个环节的严格检验,精准保障产品在性能参数、运行可靠性、使用安全性及长期稳定性上的高标准,满足市场对消防产品的核心要求,为社会公共应急安全筑牢质量防线。 (五)市场优势 公司凭借技术领先、创新驱动、品牌赋能和品质保障四大核心优势,在工业及特殊领域火灾防控行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形成较大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动态响应市场需求,公司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形成了多引擎增长模式,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韧性,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核心业务领域,公司已与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电力电网消防行业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家级电力企业;储能消防行业领域,合作伙伴涵盖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荆门亿纬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等新能源领军企业;交通运输消防行业领域,服务客户包括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等知名整车制造商。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公司在各细分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高效的消防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六)产品契合行业政策鼓励方向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工业基础发展迅速,国家和行业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陆续出台了多项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要求,对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等提出了较高的安全应用要求,同时,相关行业在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电池箱自动灭火装置、乘客舱固定灭火系统、锂电池储能柜火灾防控和惰化抑爆系统、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等安全防护产品的配置要求也作出了规定,带动了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