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臻股份(603381)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光伏设备 江苏板块 反内卷概念 2025中报预减 专精特新 沪股通 融资融券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概念 储能 太阳能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新型铝镁合金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的研发、制造、销售;光伏组件及铝边框技术咨询服务;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背板、银浆、支架、玻璃)、铝材、机械设备、模具、铝制品、铝锭、耐火材料、钢材、矿产品、硅材料的研发、加工、生产、销售;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边角料的销售;道路货运经营(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核定范围);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绿色能源结构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主要产品包括光伏边框产品、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BIPV)、光伏支架结构件,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领域。

要点四: 行业背景 当前全球化的能源危机正在掣肘着工业生产领域,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转型是解决传统化石能源短缺的唯一途径。在此背景下,全球已有众多国家相继提出了“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发展光伏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低碳发展的稳固基石。2025年上半年,受抢装潮政策影响,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双碳”目标的推进下,叠加海外各国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以及光伏组件价格下降的刺激下,全球光伏装机高增长预期不变。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新增装机容量达570~630GW。中国以270~300GW的新增装机量占据全球近50%的份额。光伏边框属于价值较高的组件辅材,在光伏组件成本结构中,光伏边框占比在14%左右,是光伏组件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光伏产业“降本”、“增效”两大发展目标下,组件厂商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其他材料的边框替代方案,而铝合金材料凭借其本身密度低、易强化、导电性高、利于接地、塑性好、表面处理后抗腐蚀及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寿命长、金属外观优秀、装饰性佳、造型美观、易回收等诸多优点,成为实际应用最为普遍的光伏边框材料,铝边框市场空间将跟随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成长。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一体化生产和规模优势 公司拥有模具设计和生产,熔铸、挤压、氧化、深加工一体化生产环节,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加工深度,从而能更好把控产品质量、提升供货稳定性,并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值。随着公司永臻芜湖、永臻越南项目的稳步落地,产品供应链体系将更加稳固,生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规模优势凸显。同时,公司发挥业务协同效应,进一步强化综合竞争力,稳固细分行业龙头地位。 (二)全球化布局与抗风险优势 针对欧美市场供应链本土化趋势,公司提前布局越南生产基地,规划年产18万吨光伏铝边框,产品直接供应美国、印度以及其他潜力地区市场,原材料均采用国际采购模式,规避潜在贸易壁垒风险。通过建立海外事业部团队,实现订单和服务响应时效有效提升。 (三)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优势 公司积极响应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打造从废旧铝材回收、再生铝生产到光伏边框制造的完整闭环产业链,并成功构建了成本控制与价值增值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目前,公司拥有43万吨再生铝产能,其中永臻芜湖38万吨、常州基地5万吨,通过再生铝制造的再生铝质边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每吨再生铝质光伏边框的生产能耗仅为原生铝的3%,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原生铝的4.5%,每生产1吨再生铝可节约3.4吨标煤、14吨水资源,减少固废排放20吨。公司再生铝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高效循环,减少对外界资源依赖,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还为行业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标杆,推动整个光伏产业向绿色循环经济模式转型升级。 (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管理优势 公司在“提质、降本、增效”战略方针指导下,进行数智化转型升级,通过智能物联、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制造,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运营管理,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力。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规划、智能生产、智能物流,达到基于订单的“交付全流程可视”。运用空中物流智慧运输系统,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端到端的空中运输,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基于全面互联、智能控制、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广泛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与MOM、ERP、WMS、LES、EMS、OA等系统进行对接,并与智慧园区平台对接,将生产制造、人流、物流、车流、能源流、环保、安防与用电安全等全面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互联互通,满足工业4.0和“双碳”节能需求,成为行业内先进的智能制造系统之一,完成光伏铝合金边框自动化生产、制造及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应用和管理。 (五)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精良,制造工艺先进,检测设备齐全,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江苏省五星上云企业。公司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获得江苏省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江苏省标准化试点单位,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等荣誉。公司领先的技术得到行业内广泛的认可,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光伏协会会员单位、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会员单位、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CBDA)标准编制委员会成员单位等多重身份。同时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合作联盟,合作创建了6个研发机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共342件,其中发明专利73件、实用新型专利259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现有授权专利209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187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 (六)过硬的产品质量与高效交付能力优势 由于公司需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光伏边框,与标准工业铝型材相比,光伏边框产品要求生产商更加深入地理解客户的设备与需求,更加贴近客户的业务流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能够保证高效的规模化供货能力。公司已建立了完整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均通过符合GB/T16865-2013、GB/T8753.1-2017等标准要求的质量检测,并且在挤压模具设计、铝型材挤压成型、淬火、时效、拉直矫正、表面氧化处理、深加工等工艺过程中,均执行了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与控制指标,保证产品持续满足客户的品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物料产线不良率、来料不良率、产线投诉率等质量指标,保证产品在交付客户后于质保期间内,满足客户对光伏边框相关要求。 (七)客户资源与品牌影响力优势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光伏组件头部制造商,经过多年在行业内的精心耕耘,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供货能力,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特斯、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协鑫集成、正泰新能、一道新能、REC、Renew、Waaree、SEG、Illuminate等国内外知名光伏组件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期位列主要客户的优质供应商名单。与优质的头部客户合作,不仅能够为公司带来稳定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使公司在业务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生产组织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品牌影响力方面,公司作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主导或参与编制了32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八)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具有一支专业、稳定、高效且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以董事长兼总经理汪献利、董事兼副总经理汪飞、董事兼副总经理HUHUA、副总经理章吉林等为代表的负责生产、销售、研发的高级管理人员,均拥有15-20年以上的光伏行业、铝挤压模具及型材行业从业经验,对光伏行业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有着全面深刻的认识,对行业发展趋势、产业技术方向的把握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工艺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控制、企业运营管理、科技研发管理等各个环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进行高效管理和科学规划,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汪献利、邵东芳):1、本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在本次发行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永臻股份回购该部分股份;因永臻股份进行权益分派等导致本人所持公司股份发生变化的,亦遵守前述承诺;2、本人承诺如永臻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六个月内发生永臻股份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六个月期末(如该日不是交易日,则为该日后第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若永臻股份股票在此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股份拆细、增发、配股或缩股等除权除息事项的,发行价应相应进行调整)的情形,本人所持有永臻股份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六个月。在延长的锁定期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在永臻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永臻股份回购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铝合金光伏边框支架与储能电池托盘项目一期光伏边框工程 根据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其可行性的议案》等决议,公司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境内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5,931.41万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铝合金光伏边框支架与储能电池托盘项目一期光伏边框工程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投资于以下项目:铝合金光伏边框支架与储能电池托盘项目一期光伏边框工程、补充流动资金。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已依据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待募集资金全部到位后,按公司有关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置换本次发行前已投入使用的自有或自筹资金。若实际募集资金数额(扣除发行费用后)不足以满足以上全部项目的投资需要,不足部分公司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上述募集资金的使用,不会产生同业竞争或者对发行人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